傅平
摘? 要:語文學科是學生所需要進行學習的基礎學科,其在課堂當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是需要有興趣作為支撐的。雖然小學生對一些事情都會保持好奇心,但是這個興趣需要有動力去引導。課堂中的語文學習并不是學生想的那樣有趣,一些課文、生詞的學習都是比較枯燥的,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也都是按照教學目標進行,因此都是比較單一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打好基礎至關重要。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如何引起學生的聽課興趣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增加學習動機;把握提問時機;深化知識印象
如今的教育改革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要求也越來越多。對于教師來說,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時刻保持好注意力才是關鍵。課堂互動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言語上的交流,這些言語上的交流也不是單純讓學生去重復教師所說的內容,而是需要有學生自己的思考,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互動當中,逐漸找回學習的動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增加學習動力
課堂中學生有動力地進行學習,比那些沒有動力進行學習的課堂學習效果要強很多,也就是說,課堂中單純進行教學無法使得學生真正有興趣參與到其中。課堂互動就體現(xiàn)在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或者是一些課堂導入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聽課好奇心,在好奇心的不斷引導下,讓學生能夠保持好一個較高的聽課狀態(tài),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課堂中有一個更高的聽課動力。而且在動力的不斷引導下,學生能夠保持好課堂中的聽課興趣,主動進行思考和學習,課堂教學的效率便會更高。
例如,在教授《四個太陽》這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沉下心來,認真聽課,可以設置一個懸念:你們相信有四個太陽嗎?課文的標題為什么叫四個太陽呢?這樣學生就會感覺到特別好奇,想要探索到答案,因此學生就會有了想要進行認真學習的動力。教師在進行分析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就可以減輕一些教學壓力,可以提問學生有沒有在課文當中找到原因,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
二、把握提問時機
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采取一些課堂互動的方式,但是教師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容易忽視幾個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課堂提問的問題。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問題,而不是單純地讓學生回答一些對或者是錯的形式。其次,教師提問的對象也應該有所把握,而不是有所選擇,擇優(yōu)原則。再者,教師進行提問的時間也應該與教學時間相吻合,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選擇在課堂教學的開始設置懸念,也可以是教學的中間,重新喚起學生的聽課注意力,當然這些都是需要教師深刻考慮的問題。
例如,在教授《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補充一些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容,讓學生對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正確習俗了解清楚。接著,教師可以問: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這時,學生會表現(xiàn)出非??释膽B(tài)度,教師可以給學生普及相關故事,讓學生對屈原也有一定的認識。講解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再開始講解課文內容,吸引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同時,在提問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對相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歷史故事有了了解,便于文章的學習。
三、深化知識印象
采用課堂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其實也在于教師提問的問題。教師的問題或者是與學生進行互動的形式需要與教學內容一致,并不能簡單地停留在互動的形式上,這樣也就達不到讓學生深化印象的效果?;釉谟诮處熜枰幸庾R去引導學生能夠自己主動進行配合,去思考課堂教學知識。在不斷思考中加深印象。教師互動的方式也應當能夠被學生所認可,從而愿意培養(yǎng)配合教師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顯然,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還是取決于教師的互動方式。
例如,在教授《靜夜思》這一首古詩時,教師在進行分析古詩之前,可以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能夠先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猜測一下,詩人在創(chuàng)作這首詩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就會根據(jù)課堂中的氛圍進行思考,然后回答教師的問題。教師這時就可以自然而然將學生帶入到課堂講課當中,進行古詩內容的具體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留機會讓學生自己思考古詩的釋義,引導學生進行翻譯古詩句。
總而言之,師生互動實際上也是如今教學當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大多數(shù)的教師在進行應用的過程當中并沒有把握好其本質意義,使得教學效果不佳。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入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考慮什么才是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如何才能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師生互動也并不是簡單的課堂互動,而是在互動中讓學生學習的效果能夠更好。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思考,探索更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謝國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方法的淺談[J].學周刊,2018(21)
[2]楊玲香.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學周刊,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