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玲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很多生活問題因為無法精確計算或沒必要進行精確計算而只能根據(jù)估算來完成計算數(shù)值,往大了說可以有某公司某單位在年初時對公司這一年的收入與支出進行預算,往小了說可以有某家庭外出旅游需要帶多少錢等,這就是無法精確的數(shù)據(jù),必須結(jié)合實際情況通過估算才能獲得一個合理的結(jié)果。因此,估算的重要性必須從學生小時候就開始告知學生,讓學生知道估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計算能力、數(shù)理能力。本文就小學生低段估算教學的策略提出討論,希望能與君共勉。
一、構(gòu)建初步估算概念:由點及面,把握本質(zhì)
在沒有學習估算以前,學生學到的數(shù)學無一不是精確的、嚴謹?shù)?,但在日常生活中估算又十分常見,而受到?shù)學精確性、嚴謹性影響的低年級學生往往對估算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例如,在學習了“千克和克”這一單元后,學生對于一些物體的重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用一些工具來進行測量,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是所有物體的重量都必須通過測量得到具體、精確的數(shù)據(jù),如想要得到一個雞蛋的重量,根據(jù)經(jīng)驗可以知道雞蛋重量的單位一般為克,而一般雞蛋的重量即是50克左右,這是對雞蛋重量的一種估算。由此可見,在估算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構(gòu)建出概念的框架及意義,同時,也要讓寫生“活學活用”,不能讀死書。那么,接下來就要重點說一說如何構(gòu)建初步的估算概念。
1.積極創(chuàng)設(shè)估算情境,感受估算意義
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更直觀、更清晰地感受估算的意義。如在學習了“加和減”一單元之后,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讓學生一方面鞏固所學的加法和減法,另一方面讓學生直觀感受估算的意義。例如,學校將準備組織二、三年級的學生去電影院觀看紅色教育性電影,實際上二年級有286名學生,三年級有379名學生,但是學校放映室共有620個座位,此時教師可以問學生放映室的座位是否可供兩個班的學生坐?大部分學生會采用固定的思維方式直接計算275+386=661,并將所得結(jié)果與620做比較,從而得知座位數(shù)無法滿足兩個班的學生需求。但是有少一部分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知道了問題的答案,他們把275和386分別估算為300和400,這樣所得到的結(jié)果是700明顯大于600,同樣得到座位數(shù)無法滿足兩個班學生需求的答案。當這一部分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回答完問題后,其他的學生會感到茅塞頓開,這樣可以有效增加學生對估算教學的興趣。
2.挖掘多種估算資源,體驗估算過程
如在學習了“千米和噸”這一單元之后,教師可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作業(yè),如讓學生到操場用步測或目測等方法,估算一個100米的跑道長度大約到哪,或是估算1000米需要走多少步,再互相交流在估算活動的測量中獲得的最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深入感受和了解估算的過程。在教學中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在教學中只要著重讓學生在思維中形成一種簡單的“估算”的直覺即可,即讓學生初步了解即可,不必讓學生深入挖掘和滲透估算的定義,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簡單的含義尚可理解,但更深入就是一個無法學習的過程。
二、實施低段估算教學:激發(fā)需要,自主參與
1.激發(fā)估算需要,形成初步估算意識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認知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和生活經(jīng)驗的不足,一直以來形成思維定式,平時學習練習都是算出精確的數(shù),無法真正意識到在生活和學習中估算的重要作用,因此,估算意識比較淡薄。要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識,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題材進行教學,讓學生有機會在實際應用中產(chǎn)生估算的需求,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估算的初步意識,認識到實際生活和學習中估算是十分必要且不可或缺的。如在學習了“乘法”一章的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與家長一起逛超市的家庭作業(yè),家長在購物前告知學生需要購買商品的大致價格和單價,讓學生估算出要帶上多少錢才夠,并且讓學生一起看一起買,親身體驗估算在生活中的運用。
2.促進自主估算,培養(yǎng)基本估算能力
在估算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培養(yǎng)估算的能力,但只靠學生或只靠教師是遠遠不夠的,首先要靠教師拓寬教學思路,將一切可以運用估算的生活實例、學習計算等利用起來,促進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然后就是學生要有自主學習自主用估算解決問題的意識。例如,在班級進行統(tǒng)一購書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書的單價和學生人數(shù),提問學生如果教師帶一定數(shù)量的錢夠不夠買,給出的數(shù)據(jù)不能讓學生口算出來,但要好估算,這樣學生就會自主運用估算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三、估算教學實踐后思考:以生為本,關(guān)注過程
在新課程背景下,還是有很多教師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課堂上的主體是教師,并不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教師要明白,課堂上的主體是學生,小學估算課中,教師要注重關(guān)注學生的課堂反應和學生的估算過程,不能只顧上課和學生的計算結(jié)果,同時教師也應該讓學生自由討論,讓學生的思想在估算方面碰撞出新的火花。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估算的重要性以及小學低段估算教學的必要性,小學低段估算教學應當成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因為它不僅是一種優(yōu)化的算法,還是學生數(shù)學思維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估算以高度重視。同時,教師也應該教導學生運用多樣化的估算方法以及選擇合適的數(shù)據(jù)、單位等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