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娟
摘 要:語言是進行溝通和表達的重要途徑,在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基本語言表達,尤其在當今時代,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整體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給與學生適當表達機會,使學生更好地走向未來的工作崗位?;诖耍疚膶⒅饕撌鲂W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希望給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一些啟迪。
關鍵詞:學生;培養(yǎng);語言表達;小學語文教學
一、學生語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語文能力是每個學生必須做到的,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們的思想感情加以培養(yǎng),讓學生真正熱愛自己祖國的文字,從而傳承我國的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語言是影響最大的溝通工具之一,它也是學生們發(fā)展的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對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做出引導,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語文知識并積累語言交流方式,真正地提高自身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在此,學校老師要輔助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采取科學的,適合學生們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學生不斷進取。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一)課內與課外教學工作需做好
其實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要學生放開且大膽地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的還是學校老師的引領,所以語文老師應注重學生們在課內與課外的語文表達能力。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自對成功的體驗,因此,學生要做到大膽嘗試,才能感受到成功帶來的體驗感。第一,老師在課堂上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要尊重學生,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進行教學。老師要盡量讓自己講話的時間有合理性--不能太長,避免以老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但需控制好整個課堂的秩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如:講解抒情文章,在此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想象來闡述主人公的思想,從而促進學習。由此,學生可以進行主動的表達。第二,要注重學生課外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如: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演講比賽,學生以分組的形式參賽,學生要真正地將自己的感想進行闡述,才能保證演講比賽的效果。從而可以給學生們樹立起學好語文知識的信心和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以及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因此,老師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們積極利用課內與課外的時間對自己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
(二)對課堂內與課堂外的閱讀工作要做好
小學階段的學生記憶力都是很好的,所以對學生的記憶與表達要足夠重視,要讓學生具備有效記憶、準確表達的能力,同時這兩種能力都是要儲備大量的語言材料才能得以實現(xiàn)的。通過閱讀訓練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但在課堂上,老師還是要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的詞匯積累不斷增加,語感不斷提升,并將教材中的語言內化,最終轉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在此過程中,老師要對自身的語感和語韻把握正確,才能有效引導學生閱讀,在閱讀中不斷提高學生閱讀韻味。課外時,可以要求學生閱讀一些相關的素材,讓學生大聲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還可以要求學生們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然后在課堂上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并說明哪里寫得好。此過程可以豐富學生素材與語言的積累,實現(xiàn)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對語言表達要營造良好的氛圍
突破學生的心理障礙是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最好的方法,只有突破學生的心理障礙才能幫助學生正確地表達。所以,在課堂上,對語言表達要營造良好的氛圍,才能有效形成互動,在此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們大膽地就自己的想法進行發(fā)言。第一,老師要給學生們樹立起自信心,可通過學生參與互動的活動中來進行鼓勵,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可知,語言表達即是一項動態(tài)過程,也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老師在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們主動溝通交流和互動,以拓展學生的語言空間,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二,老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尊重式教學,要多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意識與積極性,再通過思維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以及學生語言表達體驗的積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三,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要建立在良好的基礎上,才能在兩者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同時也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因此,只有讓學生能真正做到敢于表達,才能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
(四)對家庭和社會的學習資源要做到有效開發(fā)與利用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之所以擁有優(yōu)秀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因為從小受到了家庭或社會相應的訓練與影響。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所受的影響與訓練一般都來自家庭與學校以及環(huán)境內的小社會。小學生處于發(fā)展的前期,在很多方面都尚未成熟,容易受周邊的影響且模仿。因此對小學生的培養(yǎng)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第一,和學生家長的合作要加強,才能讓家長對學校的培養(yǎng)計劃全面了解并掌握,同時也方便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配合。要極力引導家長與學校之間進行合作,共同努力,對生活資源需做到充分利用,對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素材進行有效挖掘,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然而然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在課外時讓學生多學習電視中的語言表達技巧與方法。第二,老師要鼓勵學生多與人交流,不要害怕與其他人交流,應主動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多接觸社會且與他人分享生活中的趣事。第三,老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們多創(chuàng)造鍛煉口語表達的機會,因此,要營造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由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相關的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活動,如:班上學生分批輪流上講臺講解或者分享一個故事或者一個笑話等活動,同時老師要定期給家長傳授一些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技巧與方法。
二、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對語文成績有提高的作用,同時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很重要。所以,在教學中老師與家長要共同努力,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國莉.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J].學周刊,2019(35):27.
[2]金露敏.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63+89.
[3]冉曉燕.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6(11):129.
[4]尚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J].科技資訊,2014(01):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