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云
摘要:目前初中課外閱讀的必要性已經(jīng)達成共識,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難落到實處。通過調研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造成這樣的現(xiàn)狀主要原因有三個:閱讀材料良莠不齊,難易不等;學生閱讀時間少,閱讀興趣不濃;課堂內外延伸的局限性,英語課外閱讀的功利化。針對此現(xiàn)象教師在課外閱讀中可以采取以下指導策略:依據(jù)教學現(xiàn)狀,推薦閱讀材料,幫助學生制定閱讀目標;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使閱讀變成“悅讀”;積極開展教學方法探索,強化英語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等從而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發(fā)展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關鍵詞:課外閱讀;閱讀興趣;閱讀指導
一、引言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曾說過:“國民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著國民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一個民族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直接關系到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強弱”。(孫熒,2014)閱讀,是一個人也是一個民族思索的過程,也是對生命和生活進行比照的過程,是一個知識和經(jīng)驗積累的過程,更是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英語課外閱讀是英語教與學各個階段重要組成部分,鼓勵學生課外閱讀英語并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能力是教師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學生提升英語能力最為重要的推手。
在現(xiàn)在全國多個版本的英語教材中,閱讀模塊都是教學的主要模塊。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2)對英語閱讀從“讀”的策略、能力、閱讀目標和閱讀量等提出了具體的分級要求。從三級(即初一年級)開始到五級(即初三年級),要求課外閱讀量從4萬要累積達到或超過15萬詞。說明新課程標準非常重視英語閱讀 ,同時對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語言學家克拉申畢生研究二語習得,提出了解決方法-”習得“:他認為語言不是“學”會的,是自然習得的。語言不是學習知識-記住-熟練的過程(即顯性學習)。而是在語言環(huán)境中去理解語言傳遞地信息(比如聽一個有趣的故事,看一篇有趣的文章或進行一次有意義的交談),然后這些語言知識(詞匯的含義、用法、語法)就自然習得了。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除了教材中的閱讀模塊外,教師有必要讓學生開展大量的英語課外閱讀。
現(xiàn)時至今日,學界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的必要性早已達成了共識,但是如何針對英語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策略指導,成為廣大英語教師和教育研究者共同思考的問題。筆者在教學的初中學校的三個年級的200名學生進行了關于英語課外閱讀的問卷調查,問卷涵蓋的內容有對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與目的,課外閱讀的時間量,課外閱讀的材料的類型,閱讀材料的獲取渠道,閱讀技巧的使用以及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等方面。通過此次調查研究,筆者發(fā)掘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并針對問題結合教學實踐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指導策略進行探究。
二、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從此次問卷上看出,大多數(shù)初中生在被動的參加英語課外閱讀,甚至認為英語課外閱讀就是做英語閱讀理解考題。學生一味的機械的做題,興趣低下,感覺茫然無味。造成這種現(xiàn)象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原因:
1.閱讀材料良莠不齊,難易不等
圖書市場滿是五花八門各種英語讀物,但是良莠不齊。有些閱讀材料老舊甚至與學生實際生活無關,文章中的詞匯量也遠遠超出學生認知范圍;有些閱讀材料雷同,沒有階段性,語篇過長,無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面對斑斕滿目的閱讀材料,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選擇。調查發(fā)現(xiàn)63.5%的學生閱讀教材配套的閱讀理解練習題,40%的學生還會選擇閱讀英語報刊和雜志,46.5%選擇英語閱
讀易讀本,還有9.5%不知道如何選擇閱讀材料并未購買課外閱讀材料。館對于農(nóng)村的學生來說,有課外閱讀材料的人更少。
2.學生閱讀時間少,閱讀興趣不濃
閱讀時間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對閱讀、對書籍的看重程度。中學生由于考試升學的壓力,作業(yè)的壓力,閱讀的習慣沒有得到培養(yǎng),閱讀的激情沒有得到張揚,因此,投入到課外閱讀的時間是少之又少,許多學生根本就不閱讀課外書籍,只是“啃”教科書。調查結果顯示在這200個學生中,每周花3小時以上做課外閱讀的學生僅占8.5%。由此可見,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偏少,而閱讀能力的提高除了教師課內組織的閱讀外,需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而課外閱讀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初中生的課業(yè)壓力大,作業(yè)多,但是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以時間的投入為支撐
在此次調研中,雖然有54%的學生肯定課外閱讀可以促進英語學習的進步,但真正對英語課外閱讀有興趣的少之又少。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1%的學生非常喜歡英語課外閱讀,56%的學生表示幾乎不喜歡英語課外閱讀。不喜歡英語課外閱讀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初中生詞匯量不足,特別是對于多種意義的詞匯很難全部記憶,看不懂長句、復雜句較多的文章,導致英語課外閱讀效能感低,無成就感;另一部分是學生在進行英語課外閱讀時,只能從字面上理解它,因為欠缺對英美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背景知識,對于理解課外閱讀文本也存在困難。
3.課堂內外延伸的局限性,英語課外閱讀的功利化
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缺乏老師的閱讀策略指導。調查結果顯示,4%的學生表示了解閱讀技巧(跳讀,掃讀,群讀,預測,推斷等)能根據(jù)在英語課外閱讀中針對不同的題材選擇不同的閱讀策略,20.5%的學生表示從不會這些閱讀策略。學生的閱讀技巧不強 ,也可能阻礙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而由于教學的評價體系沒有改變,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受到社會的和自身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對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積極性不高。為了提升學生的應試成績,繼續(xù)沿襲較為陳舊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教師“滿堂灌”,學生不是教學的主體而是觀眾。教科書上的閱讀材料,由于講解語法和語言知識而被分解的支離破碎,語篇閱讀教學成了一場夢。而課外閱讀又耗時長,見效慢,造成教師也懈怠了相關的閱讀指導,只是用以應試為目的教學方法,重視培訓學生的解題思路,但在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方面的培養(yǎng)用處不大。
三、面對問題的指導策略
面對以上問題,很多學校和教育研究者都在對英語課外閱讀方面進行大膽的改革和嘗試,定期開展英語課外閱讀指導研討會,通過公開課,講座,比賽等形式提升廣大英語老師的課外閱讀指導的能力,促進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筆者在此次調研中,摸索出如下英語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1.依據(jù)教學現(xiàn)狀,推薦閱讀材料,幫助學生制定閱讀目標
在推薦閱讀材料之前,教師應幫助學生理順課內和課外的關系,課外閱讀對課內知識有補充和促進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必須把它們緊密地結合起來,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內學習的延續(xù)。其次,興趣是成功的原動力,作為教材延伸形式出現(xiàn)的課外閱讀,材料要有其發(fā)展性,體裁要多樣化,要講求趣味性和時效性。另外,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的元認知結構,注意材料的內容,把握語言難度,經(jīng)常能夠結合當前課本所學內容。我們深知,淺易的內容有利鞏固基礎知識,引起興趣;較難的內容便于啟發(fā)思維,增添知識。因此,閱讀材料的難度適中,由淺入深,逐步升級。一般情況是,生詞不太多,篇幅不太長。如果生詞太多,看一句要查好幾次詞典,就難以把主要精力用在理解文章的內容上,閱讀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面對語言基礎和學習能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個人閱讀目標,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選擇適合它們能力的閱讀材料的建議,并從閱讀內容到閱讀量都設置好每學期,每月甚至每周的閱讀任務。例如:教師可以為初一年級學生選擇的閱讀材料,以短小精悍,幽默有趣為主。比如,在《全國外國語學校英語系列教材》的《英語閱讀與寫作》(初一年級)中有一系列的豐富生動,幽默有趣并涉及政治、經(jīng)濟、天文、航天、地理、文學、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方面的閱讀材料,不僅使學生重溫了許多經(jīng)典兒童故事,而且享受到了閱讀的快樂。Little Red Coat《小紅帽》,The Sleeping Princess《睡美人》, The Frog Prince《青蛙王子》,Popeye the Sailor《大力水手》,Snow White《白雪公主》,Cinderella《灰姑娘》,Gullivers Travels《格列弗游記》等等都受到了初一年級學生的喜愛。并將一個班級里的學生分成幾組閱讀小組,設置小組學習任務,制定閱讀卡,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助,互譯,互講,互評可以讓學生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不感孤獨和畏懼。(易立,龔艷艷.2018)
2.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使閱讀變成“悅讀”
初中生課外閱讀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畏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在閱讀中獲得快樂,閱讀之后獲得幸福,才能排除這個心理障礙,順其自然,達到閱讀目標。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醒芯勘砻鳎骸芭d趣能極大地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tài),對符合興趣的學習,人們能長期堅持,絲毫不感疲勞,同時還能達到最優(yōu)化的學習效果?!痹诖舜握{研中45%的學生希望設置專門的課外閱讀課和設置固定的英語課外閱讀時間,88%的學生希望能參加英語課外 閱讀的相關活動。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老師可以設置專門的課外閱讀課,通過英語歌曲的賞析,英語電影的欣賞,讓學生多了解西方文化的特點,用幽默的英文廣告和日常生活中各類商品的英文標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設立英語社團,通過開辦每月讀書分享會,英語演講,講故事比賽等課外閱讀成果展示活動來喚醒學生的閱讀熱情;還可以設置小組合作機制,評比小組優(yōu)秀讀書筆記,鼓勵學生做好好詞好句的摘錄,每天摘錄10個好詞好句,老師每周抽樣,設置評比標準,表揚優(yōu)秀小組和個人等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以上活動都可以激發(fā)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興趣。英語課外閱讀有固定的時間,穩(wěn)定的成員,活躍的練習方式,使閱讀真正變成“悅讀”。
3.積極開展教學方法探索,強化英語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
從初中學生的課外英語閱讀現(xiàn)狀看,許多學生在如何“讀”的問題上,存在諸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有的學生只憑興趣,凡有生動情節(jié)的內容就讀,其他內容就不讀;有的學生將課外閱讀當作教材的精讀內容進行閱讀;有的學生讀了文章,基本沒有什么收獲,即沒有積累知識,也沒有吸取技巧。因此,教師要引導他們學會讀,即所謂的“授之以漁”。
由于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因此傳授一些必要的語法知識是很重要的。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劃分句子結構。應給學生分析講解什么是英語閱讀中英語句子的語法結構。這有助于初中生在閱讀過程中劃分遇到的長句結構,即劃分清楚主謂賓以及主句和從句,并針對性地多做長句分析的練習加以鞏固。
其次要進行成組視讀閱讀方法的訓練。成組視讀是在閱讀過程中,把所讀的句子盡可能分成意義較完整的組群,在閱讀時將整個組群的單詞作為一個整體一起閱讀,不能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進行閱讀,目光要盡可能少地停頓。在閱讀訓練中,要讓學生常常注意保持意群的組合劃分,要注意讓學生保持一定的閱讀速度,不能讀得太慢 。(卿霏,2010)。
再次,要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時使用一些必要的課外閱讀技巧。應教會學生在開始閱讀時就要去尋找全文的主題思想和整體結構。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要過分看重個別單詞、個別句子的理解。碰見生詞,只要不影響理解就應跳過,不能因出現(xiàn)個別生詞就影響到對通篇文章的理解。要鼓勵學生使用猜詞法,即根據(jù)文章的上下文和構詞法對新詞進行猜測。要讓學生明白課外閱讀的主要使命,課外閱讀的目的是獲取篇章信息,讀完一本簡易讀物之后,不要問自己記住了多少單詞,而應問自己是否了解了大意。應提醒學生注意,課外閱讀不像課文學習,學生可以放松些和隨意些(卿霏,2010)。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課外閱讀的推動是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整合閱讀材料,閱讀者,指導者,閱讀環(huán)境等因素,以學生為主題出發(fā),優(yōu)化閱讀活動的設置,引領學生感受課外閱讀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發(fā)展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孫瑩,曹渤海,張國輝,高建勝.”新閱讀時代大學生閱讀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生物技術世界?.(2014):163.Print.
[2]易立,龔艷艷 .”基于閱讀圈的初中英語課外閱讀展示[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8).Print.
[3]卿霏.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探究與實踐[J].校園英語?.(2014):163.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