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摘要】 ?隨著新形勢社會的到來,“以人為本”成為了各階段學校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立德樹人”成為老師們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在素質教育深入以后,德育工作在老師的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這關系到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關系到學生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的形成。而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建設的基礎,其道德品質更是不容忽視。因此,老師要主動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尋找豐富多樣的德育手段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與行為習慣,進而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新形勢下“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
【關鍵詞】 ?新形勢 小學生 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 ?G623.1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9-115-01
引言
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起步階段,是思維習慣、個性特定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在此階段加強小學生基本的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注意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小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真正將德育工作落到實處。為了做到小學生的德育工作,為了滿足新形勢下的教育要求,我們要深入探究新形勢下的德育工作方法和思路,讓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得到切實有效地開展。本文針對如何在新形勢下對小學生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的措施提出了建議。
1.教師以身作則,樹立道德榜樣
老師是小學生除家長親人外接觸最多的人,而且老師對學生起著教育引導的作用,因此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小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要想讓自己的德育工作有效開展,老師就需要及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榜樣。例如,在遇到特殊的重大社會公共事件需要全國人民共同配合時,老師就需要約束自己的行為,積極遵守政府的規(guī)定,加強社會公共意識,積極配合政府人員完成工作。而且在社會需要志愿者參與協(xié)助的時候,身為黨員的老師應當沖在第一線,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活動,如值班站崗、安撫百姓等?;蛘咴谔厥馇闆r下學生無法返校學習,老師需要在網(wǎng)上進行授課時,老師需要為學生做出榜樣,依舊對供血教學保持高漲的熱情,努力自覺工作,認真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不讓特殊情況影響到自己工作教學的積極性和質量。這些種種行為都能夠讓學生看到老師身上的道德素質,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從而更直接的打動學生,加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小學生道德意識的養(yǎng)成。
2.優(yōu)化學校的德育環(huán)境
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與積極性,能夠給予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為了提高對小學生開展的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小學學校可以在新形勢下利用各種教學條件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讓學生在德育氛圍濃厚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這對于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學校在校園中可以張貼各種具有激勵作用的標語,利用課間時間通過廣播播放一些積極向上的歌曲;老師在講課期間也需要積極挖掘課本中的德育素材并通過情境課堂、小組合作等形式有效滲透;在每周一學校堅持開展升國旗活動,培養(yǎng)學生敬愛國旗、熱愛祖國的道德意識?;蛘咴谔厥鈺r期學校通過網(wǎng)課形式教學時,在遇到特殊節(jié)日如清明節(jié)時,學校可以讓老師組織學生開展一場線上的班會活動,在班會中老師通過展示一些動畫視頻為學生講述清明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來歷與意義,進而促進小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與喜愛。這樣不管在線下還是線上學校都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和優(yōu)秀的德育文化,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道德意識的形成,促進小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
3.開展實踐活動,增加鍛煉機會
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活動中,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個性,讓學生的道德思維與道德行為得到正確的應引導,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因此,在針對小學生開展德育工作時,老師可以積極開展一些實踐活動,給予學生更多的鍛煉機會,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逐漸形成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與良好的道德習慣。例如,我校曾組織過學生參與志愿者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校出現(xiàn)了許多優(yōu)秀志愿者代表如朱樂兒、嚴子藝、徐欣、朱業(yè)桃、陸靜雯、陳鈺瑩等。學生在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的過程中會能夠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能夠體會到社會和諧友愛的重要意義。這樣學生在活動過后會逐漸養(yǎng)成助人為樂、和諧友愛等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除了學校組織的志愿活動,老師也可以自主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如在植樹節(jié)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植樹活動,學生在參與植樹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大自然生命的脆弱與美好,進而促使學生完成愛護環(huán)境,保護樹木,愛護大自然的優(yōu)秀道德意識。這些實踐活動的開展既能夠使學生放松身心促進小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又能夠滿足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
結語
總而言之,對小學生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是滿足新形勢下教育要求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小學老師要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對小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并通過各種途徑如提升自身道德素質、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優(yōu)化學校的德育環(huán)境、開展社會活動、增加學生鍛煉機會等手段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質,進而幫助提高小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加強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教學任務,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堅持與努力。
[ 參 ?考 ?文 ?獻 ]
[1]肖永基.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生德育培養(yǎng)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31.
[2]周海倫.淺談如何提升小學德育教育的實效性[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01):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