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要】讓每一個學生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生動而有趣的化學,激勵學生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學好化學的信心。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如何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能夠愉快去學習,并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是首要問題。這樣需要在課堂中的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教學至關重要。
【關鍵詞】初中? ?化學? ?情境教學?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075-01
《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到,我們的課程基本理念是,讓每一個學生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生動而有趣的化學,激勵學生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學好化學的信心。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如何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能夠愉快去學習,并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是首要問題。這樣需要在課堂中的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教學至關重要。
所謂教學情境,就是使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產生學習行為的一種環(huán)境或背景,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它是教學信息的載體,能吸引學生愉快的進行思考,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主動積極投入思考、學習,并獲得科學知識。教師如能創(chuàng)設出恰當合適的教學情境,就能將各種比較難的知識點形象化地融入其中,甚至一些比較枯燥無味的知識點也能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記憶深刻,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根據(jù)不同的授課內容,創(chuàng)造不同的教學情境,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課堂教學有哪些優(yōu)點?
一、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讓學生對課堂學習開始產生興趣
在老師們平時的教學中,課堂模式著重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理論性,忽視學生的實際興趣,淡化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主動性,而要學好初中化學首先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的愿意去意探索、分析,所以要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成和發(fā)展學習能力的依托,是學習行為可以持續(xù)運作的主渠道,也是學生自我發(fā)展的支柱所在。例如在物質性質的教學中,氧氣、二氧化碳、金屬等性質的學習,教材都是通過學生的科學探究過程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去體會、去總結物質的性質。
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讓學生積極探索化學知識
探究性為主的學習方式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很重要,科學探究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我們要去認真貫徹和實施的。如何讓學生更好的進行探究性學習就尤為重要。現(xiàn)在學生思維活躍、開放,而且容易開小差,走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這就需要我們想辦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進入一種比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來進行有益于化學學習的思考。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可以比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由此可知,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對我們平時教學有非常重要的幫助,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可以大大提升課堂的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何在課堂里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實現(xiàn)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呢?
1.復雜問題簡單化,微觀問題聯(lián)系宏觀知識
在初中化教材中,有關物質結構的學習,要學習分子、原子、離子和原子結構示意圖等知識,這些都是微觀方面粒子知識,看不見,摸不著,很難去理解。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的學習掌握這些知識點,我們教師有必要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把微觀問題宏觀化。
2.故弄玄虛,故意失敗,讓學生找“茬”
有時候平鋪直述的講解學生容易疲勞,注意力也會不集中,如果我們在講課時故意失敗,制造出一些“事故”來,讓學生糾正,收獲成就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耳目一新,防止疲倦,還可以讓他們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
如在介紹各種實驗室儀器時,就可以故意寫出一些錯別字:把量筒寫成“量桶”,把水槽寫成“水缸”,把藥匙寫成“藥勺”,長頸漏斗說成“長脖子漏斗”等,讓學生找錯誤,然后再加以糾正,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記憶。
演示用制取高錳酸鉀氧氣的實驗時,可以故意讓試管口向上,等試管炸裂后再讓學生來思考為什么,最后來給學生解釋,也可以等實驗結束后不急著取出導管,繼續(xù)做氧氣有關性質實驗,等水槽內水被吸上來使試管炸裂后再來解釋。這樣的教師犯錯會讓學生記憶深刻。
3.利用生活事例開展課堂討論
化學源于生活,服務生活,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例,學生對生活中常見到的現(xiàn)象比較熟悉也容易產生興趣,更容易積極地去思考和探索,能很好地帶動學生的思維,在此大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趣味和輕松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例如,可以在廚房中尋找化學知識,廚房中的白醋、大理石臺、開水壺中的水垢、鐵鍋、鋁鍋,還有小蘇打、純堿、咸菜、胃酸、洗潔精的乳化功能等等都可以用來學習一些相關物質的性質,化學反應等。
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氣體時,為了形象說明它易溶于水可以與水反應的關系,可以用雪碧做道具演示給學生看,打開蓋子前搖晃幾下,打開后會有許多氣泡冒出來,再將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顏色變紅,現(xiàn)象非常明顯,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二氧化碳氣體的學習興趣,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4.善于利用化學實驗,以及實驗小魔術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一種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生活中的酸、堿、鹽”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在實驗室里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景,給學生一些實驗儀器、藥品,讓他們親自動手進行分組實驗,感受酸堿鹽間的反應和性質,最后再有學生討論來總結出一些酸堿鹽的性質。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課上靈巧的設置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便于學生接受和記憶,還可以推動課堂熱烈進行,可以使教師的授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