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安慶
摘?要:近幾年來,教育教學的體制在不斷地完善與改革中,在新時代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德育工作也逐漸成為了小學教育教學的重點。尤其是對于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德育的教育工作必定可以本班蓬勃發(fā)展,在實際的小學就任班主任這一職業(yè)是復雜繁多的事項,要對班級做到盡職盡責的責任,也要為學生的瑣碎事件而奔波是非常辛苦的,但是當班主任是一個集智慧與大成為一體的職務,它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
關鍵詞:小學學校;班級管理;班主任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加強基礎的教育規(guī)范也越來越重要了,尤其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這一塊,教學管理教學也不單單只傳授給小學生一些理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品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本班的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這才是小學班主任的管理之本。
一、小學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實踐作用
當前,在小學新課程的標準促進下要求所有的學校以素質教育為主,因此,我們作為班主任要朝著這個目標進發(fā),以此培養(yǎng)小學的素質性人才,對于小學的教育教學而言,本就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為主的,所以對于小學班級管理來說我們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就非常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小學管理的模式下實行“以德治班”的管理方針,可以極大地培養(yǎng)本班學生遵守基本道德規(guī)范,讓小學生具有集體的精神觀念,為培養(yǎng)新時代的人才作貢獻。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我們班主任會“以學生為主”的原則出發(fā)進行,從中結合傳統(tǒng)德育教育的優(yōu)良方針來進行管理工作,讓學生們明白德育管理的有效意義,為了更好地落實教育和管理,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應該實行一種愛與德的管理模式,能使得師生關系得到融洽,彼此熱愛,相互尊重才能管理好班級,才能體現“以德治班”的實踐作用。
二、小學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實踐策略
(一)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小學的管理教育的工作中,受制于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如今的小學教師都會過分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認為好好學習文化知識才是唯一的出路,從而會嚴重影響小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的發(fā)展,此外有些教學質量不佳的小學會在德育教育教學這個方面會略顯松懈的,有些甚至會不聞不問,這樣會導致限制了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使得學生失去了主體意識,自然也就無法推動自身德育素養(yǎng)的形成。
因此,在“以德治班”的管理模式下,我們班主任要學會與其他任課教師相互溝通,轉變其教師的教學管理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將德育與學科相結合,推動學生德育意識的形成。比如,在語文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任課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來幫助學生們建設“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的奉獻精神,以此健全小學管理的教育工作。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認知
在實際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的過程中,我們要適當地與學生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將本班學生的成績與表現相結合來衡量每一位學生,遵循一碗水端平的原則,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與自己的談心,以免他們誤入歧途,以此來推動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
例如,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們班主任是三天組織學生進行德育的主題班會,引導我們的學生以自身的某一件事來進行分析,讓全班學生就此討論并尋其解決的方針,以此來推動班級的和諧發(fā)展,促進學生德育意識的形成,讓本班學生的思想觀念為正,保證小學生健全的人格發(fā)展。
(三)打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班風,落實德育教育
隨著本班德育工作的不斷完善,我們相應的班主任在制定管理制度這一塊要積極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掛鉤,使其打造一個德育向上的班級班風。因德育規(guī)范管理班級會讓小學生的品行,德育素養(yǎng)浸潤他們的心靈,使其得到“全面育人”的目標,將班級的管理機制與德育結合在一起,可使小學生的素養(yǎng)得到質的飛躍,讓學生們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認可與欣賞,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沒有放棄你們,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成為班級家庭的一員,人人都有主人公的意識。
(四)開展活動,踐行德育
德育,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實踐。為了避免有些學生說一套,做一套,學校不僅要從理論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要從實際活動中進行展開,使其緊跟時代的步伐,我校處處把德育文化活動放在第一位,樹立他們的服務意識。我們作為一年級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組織者應當以身作則,同本班的小學生們一起參與德育實踐活動,促其發(fā)展,比如,在每學期固定的節(jié)日里進行實施,“端午節(jié)”組織本班的學生一起來內化德育知識,讓學生們學習屈原那種為國為民的精神,使其得到全面地發(fā)展。
三、形成積極的班級精神
小學班級的凝聚力對于班級管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我們班主任可以教會學生積極地班級精神,讓學生從中體會班集體帶給自身的自豪感,讓本班的班級精神作為我班學生前進的動力,讓學生們能夠從中體現出德育的作用。在實行“以德治班”的管理模式時,我們班主任可以從中結合相應的教學活動來促進德育教育的深入,同時結合學生的性格發(fā)展,讓本班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加以提升,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以及團隊精神。
例如,在小學每年舉行運動會的集體活動中,我們班主任會盡量根據學生的自愿讓他都參與其中,盡量讓全班的學生都上,讓學生體會團結合作的德育精神,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比賽第二,友誼第一的優(yōu)良品質,這可以催進學生的奮進,可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空間,能增強班級凝聚力,便于小學班主任高效的管理班級。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要求新的舉措與突破,要在“以德治班”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這才是班主任的管理之本,從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小學的教室成為育人育才的場所,通過積極有效的教育管理機制,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助其成功成才。
參考文獻
[1]?羅曉翠.“立德樹人”的基石——“恒心、耐心、愛心”——再談如何做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7(08):62-64.
[2]?陳琰.心育與德育的整合——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18):187-188.
[3]?全面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構建德育工作新格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就《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答記者問[J].基礎教育參考,2017(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