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摘 要: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合作能力,提高小學生演唱技巧的重要途徑。小學音樂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并且要針對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組織教學,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小學音樂教學實效,本文就以小學音樂教學為例,對其中合唱教學的相關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
作為一種集體演唱形式,合唱能夠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小學音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合理組織學生開展合唱訓練,通過合唱聯系,讓學生體會音樂的美妙,并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以及集體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演唱技巧,奠定學生的音樂學習基礎。
一、注意合唱中的呼吸教學
小學生缺乏合唱的技巧,因此在合唱的過程中常常是吸一大口氣,然后呼氣時就想泄氣一樣,瞬間將氣息釋放出來,這樣就會導致演唱節(jié)奏快而不穩(wěn)。
教師合唱教學中,先讓教會學生呼吸道正確方法,讓學生先樹立呼吸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演唱中的呼吸理解起來存在困難,以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為例,這些呼吸方法相對抽象,學生往往弄不清楚,那么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呼吸技巧。教師從小學生學習特點入手,通過形象的比喻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先以聞花的形態(tài),以及人們打哈欠的狀態(tài)作為比喻,讓學生去模仿和理解,引導學生自然吸入并體會兩肋向下擴張的感覺,作為人類的自然本能,呼吸是人類最基礎的行為,小學音樂教師通過形象的比喻和引導,讓學生兩肩放松,胸腔打開,氣不在呼吸多少,而是要到位。通過這樣的反復練習,鍛煉學生的腹部機構與橫膈膜控制能力。
另外,教師還以傳授學生日常練習呼吸的方法,比如利用聞飯菜的香味,去練習慢吸,用感到困惑的嘆氣,去練習慢呼等等,這樣的小技巧小學生很容易掌握,對于奠定小學生合唱基礎非常有幫助[1]。
二、強化合唱中的音準教學
合唱一項集體活動,其美妙之處在于人聲配合的默契,這是任何樂器都不可比擬的。想要達到良好的合唱效果,必須要保障每個音符演唱的準確性,這就是合唱中的音準。在小學合唱教學中,音準練習是一項基礎內容,由于班級學生多,每位學生的基礎情況都不同,在音準教學中,教師應該首先對整體音準進行訓練和校準。
(一)單聲部音準
單聲部音準教學是相對容易的,首先教師要提高學生聽音樂的能力,從C大調音節(jié)開始,通過反復的練習和長期的堅持提高學生音準。通過變節(jié)奏練習進行音節(jié)練習,比如加上附點,三連音等等,通過這樣的邊節(jié)奏練習,強化小學生音準,并且這種趣味性的練習,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保障合唱教學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科爾文手勢幫助學生進行音高練習,學生按照教師手勢高低的引導找打高音位置,通過直觀的視覺演示,對學生到音準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和聲縱向音準練習
和聲是合唱中一種常見的形式,和聲音準教學同樣是合唱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小學合唱教學中,隨著音樂教學深度的增加,合唱中會開始采用和聲。教師要通過單聲部旋律的鋪墊,引導學生逐漸掌握找到和聲音準的方法,教師可以采用演唱音程、構唱音程等練習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聲、體會和聆聽和聲效果,利用科爾文手勢輔助教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手指調整呼吸和繁盛,從而更好的提高自身和聲音準。
三、采用多維度合唱學習
(一)合唱小品
在小學合唱教學中,教師在保障了學生音準與呼吸學習質量的基礎上,應該展開多維度的訓練和教學,保障學生合唱效果。在音樂教材中融入了更多合唱素材,教師根據學生特點可以通過合唱小品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合唱練習。教師結合教材與學生興趣,創(chuàng)編小品,利用合唱小品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合唱的興趣,而且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氛圍,豐富小學音樂教學形式,促進學生音準、呼吸、節(jié)奏等基本素養(yǎng)的形成[2]。
比如:《山谷靜悄悄》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布谷鳥聲”作為主題設計一個二聲部合唱小品,在此起彼伏的布谷鳥聲中,加入強弱的對比,既好聽,又有趣,學生被這種生動的教學形式所吸引,對合唱練習會更加積極,進而主動配合展開合唱學習。
(二)精英帶領
在合唱中教師應該利用演唱技巧強,基礎較好的學生,帶動全體學生聯系。選擇班級中的聲部骨干,以其作為核心力量展開合唱訓練和教學。以這些優(yōu)秀的合唱力量為主組織合唱小組,通過這些學生的帶動,強化合唱中各個聲部之間的聯系,提升合唱整體和諧型。聲部分配可以合理互換,每個學生的都可以獲得高低聲演唱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消除合唱練習的苦悶,而且也能夠帶動全體學生的合唱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集體意識。
(三)節(jié)奏訓練
節(jié)奏是合唱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學合唱教學中合唱訓練必不可少。教師可以將節(jié)奏劃分為簡單的類型,這樣便于學生理解和學習。如:教師可以將一拍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XXX,XX,XXXX,X。然后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大聲讀出胡蘿卜、青菜、兩只蘑菇、蔥。其中,青菜可以分為XX,X·X,XX·三種;胡蘿卜也可以分為XXX,XXX,XXX三種,學生熟悉了這些分類之后進行游戲。教師提示節(jié)奏,教鞭指在哪里,學生就要馬上念出來,教師節(jié)奏有慢到快,這樣不僅能夠達到提高學生節(jié)奏感的目的,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反應力,強化了課上師生交流互動。
結? 語
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小學音樂教師在合唱教學中除了要傳授學生合唱的技巧,而且還應該通過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等,培養(yǎng)學生團體合作意識和能力,在促進學生因素素養(yǎng)發(fā)展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為學生未來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本文從三個方面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進行了研究,旨在助力于我國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伏鏡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路徑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9):197.
[2] 張雨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路徑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