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疫情影響,學生上課方式從線下改為線上。面對教學方式的改變,根據實際授課情況,本文對線上教學中存在的利與弊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倡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方法。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2020年春節(jié)期間,我國突然爆發(f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受疫情影響,我校的教學模式從線下改為線上。如何快速把“課堂教學”轉換到“線上教學”,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挑戰(zhàn)即機遇,我們本著化危機為契機的想法,面對教學方式的改變,迎難而上。
一、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
線上教學將課程與師生使用率極高的手機相結合,學生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進班。課前,可以利用微信服務號進行課前推送、點名;課上,學生對每一頁PPT可以點擊“收藏”和“不懂”按鈕,教師也會收到匿名“不懂”數據的反饋,進而調整課程節(jié)奏及重點講解。此外,教師如果把彈幕功能打開,還可以看到學生的提問、觀點,甚至吐槽。線上教學的這些特色功能可以成功的將手機這一“課堂公敵”轉化為課堂的“抬頭利器”。
盡管線上教學存在眾多優(yōu)點,但其與課堂教學存在較大區(qū)別。當前在線教學與平時課堂教學相比,學習環(huán)境變了,組織方式變了,教學關系變了,管理方式變了,技術方式變了。所以我們不能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的方式。我們要對線上教學的利弊進行分析,采取合適的解決方法。
二、線上教學的不足
《大學物理》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1],課程內容復雜難懂。通過一個階段的線上教學,發(fā)現如下不足:
(一)師生交互性不強
傳統(tǒng)課堂可以實現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老師能夠根據課堂情況及學生表現實時的調整課堂節(jié)奏,活躍課堂氣氛。然而,線上授課無法實現學生和教師的在線實時互動。這樣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無法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不能隨時的調整教學節(jié)奏,導致學生卡在一個問題上之后便很難進行下面的學習,這樣也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督促
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對于目標明確的學生而言,他們在線上教學中“如魚得水”,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個性化、自主化學習。但是對于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有沒有全程注意力集中的聽課,是否及時的做了筆記,教師無法做到全員兼顧,因而也無法通過學生的反應做出相應的對策,在失去老師的約束和監(jiān)督下,會出現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學習無目標無計劃、渾渾噩噩、浪費時光。
(三)學習氛圍不濃烈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由老師統(tǒng)一授課,這樣的授課方式可以讓學生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專心做一件事,并且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的這種面對面互動及眼神交流可以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2]。對于線上教學而言,學生自己在家中獨立學習,缺少一種學習的環(huán)境與氛圍,學生比較容易放棄。
三、應對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一)全程彈幕開啟
為了讓教師更多的關注到每一位學生、提高師生互動性。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將彈幕全程開啟,每講完一個知識點之后,詢問學生是否聽懂,不懂可以通過彈幕或者投稿來進行提問,然后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這種方式可以制造一對一的感覺,像單獨輔導一樣的講課,容易產生一種親切感,有效克服直播教學的疏離感,增強直播教學的臨場感、觀眾感。
(二)授課過程中不定時的隨機點名
在傳統(tǒng)課堂中,對于上課走神或睡覺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點名回答問題的方式對其進行提醒,時刻督促學生學習。同樣,對于網絡授課,教師可采用線上教學的隨機點名功能,在授課過程中可以不定時地進行隨機點名,點到的學生通過彈幕回復是否在位,這樣可以彌補學生簽到之后不聽課的缺陷。
(三)回放課程
重復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都是通過專家或同行聽查課的方式了解自己授課的短板與問題,然后進行改正。采用線上授課,在課程結束之后會形成視頻,教師可以在任意時間、地點不限次數的回聽自己的授課內容。以一個學生的角度來分析自己的授課,及時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回放功能,根據自己的特點隨時隨地的學習。
四、總結
綜上分析,無論采用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都無法完美的呈現教學效果。線上線下不可分開,線上離不開線下。網絡只是一個學習工具而已,線上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大量的學習活動在線下完成。只有將線上線下相結合,即技術與教育相結合,“以線下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借助線上教學的多種手段,豐富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保持教師的引導、督促作用,才能更好的適應當前的教學趨勢。
參考文獻
[1]?康穎.大學物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2]?張影.淺談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新式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