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婷
摘 要: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科目,它的教學效果對于學生來說影響重大。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在其應用能力上,怎樣做到課堂上的有效教學就成為快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制勝法寶,本文就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進行一個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途徑
作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必須受到應有的重視,閱讀能力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閱讀也是當代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是進行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但是由于當前高中教學緊張,很少有學生愿意花課后時間去進行語文閱讀的訓練,因而導致當前高中學生在語文閱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本人結合多年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經(jīng)驗,探討一下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與諸位同仁分享。
一、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
在當前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的重點是高考閱讀,所有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都是以考試閱讀為中心的。教學過程大都是先介紹文章寫作背景、作者生平,其次是要求學生朗讀課文,然后是分段概括層意,最后再是分析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刻板,還保留著應試教育式的閱讀教學痕跡,與填鴨式的教學沒有很大區(qū)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沒有自主權利的參與者,久而久之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并對閱讀失去興趣。
2、教學內(nèi)容單調(diào)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將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局限在統(tǒng)一的教材與考試試卷之間,顯得極為單調(diào)。這種教學局限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通過對當前的高考閱讀得分進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這一塊失分較多。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考試成績。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閱讀材料也只是圍繞考試而選定的,學生不能夠根據(jù)自身的喜好來自主選取閱讀材料,因而學生的閱讀面比較窄,閱讀積極性不高,甚至對閱讀產(chǎn)生排斥心理。
3、教學方法陳舊
語文閱讀是具有靈活性的,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可以進行多角度解讀。但是以往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只是講和練、問和答。只有當學生的回答與教師的標準答案一致時,才會進入新一輪的問題討論。標準式的答案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沒有自主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不夠實效靈活,不能使學生進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同時也會使閱讀的價值得不到開發(fā),甚而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
4、學生閱讀缺乏主動性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被動接受,提不起興趣,導致思維遲鈍,自學能力差。又由于高中學業(yè)繁重,學習壓力大,學生的學習漸漸變得機械化。如果閱讀教學課沒有吸引力,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動力,學生是不可能花時間去主動閱讀的。課堂閱讀也不過是應付老師的形式而已,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沒有多大感悟,往往是過目就忘,因而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
1、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語文閱讀教學是靈活的,教學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而不應該只拘泥于一個套路。比如在教授小說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例如,在教學孫梨的《荷花淀》時,我運用多媒體先為學生呈現(xiàn)有關“白洋淀”的視頻片段,學生津津有味地賞析視頻,我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地進行閱讀內(nèi)容的導入;然后,我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并配合輕柔、舒緩的音樂來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2、豐富教學內(nèi)容
長久以來,由于語文閱讀教學是為高考服務的,所以教學內(nèi)容較為單調(diào),滿足不了學生提升自己的要求。為了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不斷豐富教學內(nèi)容。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學內(nèi)容也要與時俱進,教師應注重延伸性閱讀的重要性,在閱讀教學中引入課外書籍,選擇一些符合學生發(fā)展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的書籍,增強閱讀對學生的吸引力。
如在進行《論語》的閱讀教學中,我利用當今的國學熱適當引入于丹的《論語·心得》中獨到的解讀來幫助學生對經(jīng)典深入理解?!坝信笞赃h方來”是《論語》中的名句,這句話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解釋。其中“朋”字古語的解釋是“朋友”,今義中還有“同類、類似”的意思。我將古語的解釋與當前的新解進行比較,通過不同時代、不同環(huán)境下的語句解釋,讓學生對其內(nèi)涵有一個更為深刻的了解,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活用教材,探究言外之意
高中語文教材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因而教材質(zhì)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當前語文教材的編寫是遵循了一定規(guī)律的,因此要加強對教材資源的利用,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的內(nèi)在潛力,利用其價值服務于課堂教學。教材中的經(jīng)典文本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并得到廣泛認同的,因而對經(jīng)典文本細細品讀,理解文中深刻的內(nèi)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作為高中閱讀教學的經(jīng)典文本,《過秦論》就應當去細細品讀。我的細致講解和富有感情的朗誦,可以讓學生領悟其中的道理,品味深刻的人生哲理?!叭柿x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作者對當時局勢的總結,且體現(xiàn)出的道理是古今通用的。我認為不僅要讓學生明白書中闡發(fā)的道理,而且要讓學生能夠將這種道理靈活地運用于實際生活中。這也是作者寫作此文的言外之意。
4、發(fā)展自主探究式學習
所謂自主探究式學習方式就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能夠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因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不同于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比如運用課前討論等方式,讓學生當家做主,在自主討論中進行交流合作,發(fā)散思維。
綜上所述,新的發(fā)展形勢下,要求高中教師對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進行改革。所以,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革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高中語文課堂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柴樹梅,李青云.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5):117-118.
[2]吳智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今日科苑,2009(16):226-226.
[3]黃淑熙.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教學探索[J].語文學刊,2011(10):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