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
提及糖尿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血糖太高,要降血糖,殊不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僅要控制好血糖,更要警惕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尤其是在高溫天氣,更易出現(xiàn)低血糖。有學者認為,高血糖的危險是以年計的,低血糖的危險是以秒計的。低血糖不僅是老人和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最大的絆腳石,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險。醫(yī)學上將低血糖定義為:健康人血糖<2.8毫摩爾/升,糖尿病患者血糖≤3.9毫摩爾/升。人體內(nèi)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一種,就是胰島素,而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很多,包括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性激素、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一旦發(fā)生低血糖,人體為了保護重要器官的運轉,會本能地動員升糖激素去對抗胰島素。但是,升糖激素除了升高血糖,還有升高血壓、收縮血管的作用,于是會導致心腦缺氧,從而誘發(fā)心肌梗死、腦中風。因此,糖尿病患者、老人更要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fā)生。
一般人血糖低于2.9毫摩爾/升時,會出現(xiàn)心慌、手抖、出汗、饑餓難忍癥狀。而平時血糖較高的糖尿病患者,當血糖降到6~7毫摩爾/升,就會出現(xiàn)上述狀況以及焦慮不安等,且血糖下降速度越快,癥狀越明顯。對老年人來說,低血糖的危害甚至高于高血糖,它會造成血糖大幅度波動,損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促發(f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時可致命。
低血糖是一個善于“偽裝”的危險“選手”,人們很容易將低血糖錯認成以下疾?。?p>
冠心病——低血糖有時會導致出冷汗、面色蒼白、心前區(qū)不適等表現(xiàn),好像心絞痛發(fā)作一樣。這是由于血糖降低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促進了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的釋放,誘發(fā)類似心絞痛癥狀,其實不一定是心臟的問題。
腦血管病——低血糖發(fā)作時會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肢體無力、言語不清、肢體偏癱等表現(xiàn),也可表現(xiàn)為類似癲癇發(fā)作時的雙眼上翻、肢體抽搐等癥狀,會被錯認為腦血管疾病。
精神病——低血糖還會表現(xiàn)出一些精神癥狀,如脾氣性格大變、舉止異常等。這是由于腦細胞所需能量幾乎完全來自血液中的葡萄糖,當血糖濃度過低時,腦功能便會紊亂,嚴重時會形成類似精神疾病的癥狀。
低血糖發(fā)作時的“升糖”策略:懷疑低血糖時應立即測定血糖水平,無法測定血糖時要暫時按低血糖來處理。輕度低血糖但神志清醒,可以吃 15~20克糖類食品,如幾粒糖果、幾塊餅干或喝半杯糖水。最好服用葡萄糖,可以達到迅速緩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幾分鐘后低血糖癥狀就會消失。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在上述步驟之后需要每15分鐘監(jiān)測1次血糖,如果血糖水平仍然小于等于3.9毫摩爾/升,需再口服15克葡萄糖。如果血糖水平高過3.9毫摩爾/升,但離下頓飯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話,可適當吃些米飯或饅頭等食物以防止低血糖再次發(fā)作。
值得強調的是,預防低血糖不同患者方法不同:對于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一天要檢測血糖3~4次??诜请孱惢蚋窳心晤惤堤撬幍奶悄虿』颊撸惶鞈獧z測血糖1~2次。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可以,如果發(fā)現(xiàn)血糖偏低,一定要加以注意,找醫(yī)生調整藥量。
(編輯 趙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