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紅
摘 要 網絡信息安全作為推動高校網絡系統(tǒng)安全運行、穩(wěn)定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管理水平,保護高校人、財、物信息安全。這就需要從技術層面、管理層面保障高校校園網絡與信息安全,從而實現高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诖?,本文首先提出保障高校校園網絡安全的技術手段,進而探究加強高校校園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 校園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近些年,我國高校大力推動智慧校園的建設工作,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背景下,高校網絡業(yè)務數量也不斷增多。但大部分高校雖然構建了校園網絡,但對校園網安全問題關注度不夠,如2017年“比特幣勒索病毒”導致很多大學生畢業(yè)論文被鎖,這種重應用、輕安全的管理方法,無法實現校園網的健康發(fā)展目標??梢姡斀窠逃到y(tǒng)網絡安全防護性能較為薄弱,網絡速度慢、網頁篡改、系統(tǒng)遲鈍、信息泄露等現象較多,校園網安全形勢十分嚴峻。這就需要進一步強化校園網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1 校園網信息安全防護技術
1.1 物理安全防護
定期做好機房供電、制冷、消防、防雷等環(huán)節(jié)管理工作,完善配套設施,派專門管理人員負責硬件設施的管理工作,包括維護、清掃、維修等。
1.2 網絡安全防護
網絡安全防護主要是預防病毒、流氓軟件、垃圾郵件等,提高校園網的病毒預防能力。在校園網絡的關鍵區(qū)域建立防火墻,使用病毒殺查技術,加強外網的訪問控制和入侵防范。特別是在服務器、核心交換機之間要部署web防火墻,避免病毒通過網頁下載攻擊校園網,重要信息要借助VLAN和專網等隔離。
1.3 主機安全防護
主要是對校園網信息系統(tǒng)服務器展開管理,定期對服務器性能展開巡查,將服務器中的可疑文件、可疑程序、可疑賬號等全部清理。將不使用的對外接口、對外服務器關閉,避免外部入侵攻擊。還要封鎖SQL注入、SSL溢出漏洞,更新系統(tǒng)補丁,合理挑選代理服務器。在服務器上安裝防毒套裝軟件,防止病毒、垃圾郵件、流氓軟件等破壞校園網和系統(tǒng)。
1.4 應用安全防護
嚴控校園網的訪問對象,強化校園網的準入管理工作。在校園網系統(tǒng)上線前做好漏洞掃描工作,使用開源滲透工具對系統(tǒng)展開黑盒滲透測試。滲透測試中,服務器只對擁有滲透資格的工作人員開放服務,這樣存在漏洞的系統(tǒng)不提供服務。用戶在獲取了滲透報告后,制定出可行的整改報告,校園網監(jiān)控中心驗證可行之后即可上線。對校園網安全漏洞修復,在web服務器中通過抗DDoS、SQL注入、木馬等防范技術,起到防病毒、防篡改、防攻擊等功能[1]。數據庫保持獨立性,與業(yè)務系統(tǒng)之間分離設置,同時做好賬號管理工作,分級、分類給予賬號權限,采用嚴格的口令管理,保證口令強度、復雜性,口令必須要是字母和數字共同組成,并限制口令錯誤輸入次數。定期對系統(tǒng)日志信息進行審計,保證各項信息的可追溯性、查詢性,避免賬號被黑客盜用、惡意使用等。
1.5 數據安全防范
保證數據中心的安全防范性能,建立數據備份、恢復機制,通過自動備份、人工備份結合方案,統(tǒng)一存儲數據信息,避免數據信息被篡改、泄漏、盜取等。重要信息必須要采用容災技術,防患于未然。
2 校園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2.1 加強網絡管理,全面落實責任
在校園網絡信息安全管理中,必須要強化組織領導工作,落實工作責任,成立網絡安全管理小組,做好分工、明確崗位權責,主管領導對整個校園網安全管理工作負責,采用分級管理制度,層層落實校園網安全防護任務。還要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據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防護要求,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校園各個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性,開展信息專項治理工作,對現有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構建校園網登錄登記制度、重要信息查詢制度、備份容災應急演練等,實現校園網安全運行的長效機制。
2.2 加強安全巡檢,提高應急能力
校園網通常是24小時連續(xù)運行,增加了非法攻擊概率,這就必須要展開網絡安全監(jiān)測方法,提高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構建校園網安全應急預案制度、重大事件處理制度,對整個校園網系統(tǒng)進行預警,及時處理內網存在的潛在威脅。定期開展網絡應急事件的演練工作,對信息系統(tǒng)進行測評。通過對輸入非法代碼、惡意指令、非法登錄、惡意文件上傳等滲透攻擊進行阻斷、防御[2]。特別是要對數據庫信息進行備份演練、恢復演練,在數據庫多場景損壞下完成數據驗證,實現信息數據的容災。嚴格遵守24h實時巡檢要求使,特別是要加強網站主頁、登錄頁面的查詢力度,第一時間找出其中存在的異常情況,完善應急響應機制。
2.3 執(zhí)行信息審核制度,保證信息安全
校園網絡對外服務的重要窗口是網站和信息系統(tǒng),同時也是外部攻擊的渠道。高校各個職能部門需要設置專門的網站信息編輯工作人員,定期對網站欄目進行維護管理,更新管網所發(fā)布的信息內容,對網站、鏈接健康情況進行驗證,避免校園網被黑客利用成為“僵尸網”。同時,還要落實“三校三審”制度,通過正確引導網絡輿情、組織師生混編信息管理小組、構建網絡輿情監(jiān)控平臺,對微博、微信、貼吧、論壇等公共網絡社區(qū)全天監(jiān)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校園網絡中存儲著高校數據信息以及師生資料等,很多不法分子會利用這些信息數據獲取個人效益。這就需要全面加強校園網絡的安全防護管理工作,通過采取先進的安全防護技術,全面開展校園網絡安全管理工作,這樣才能夠提高校園網絡安全性,更好地為高校、師生服務。
參考文獻
[1] 楊梅,甘露,張林濤. 校園網絡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實踐探討[J]. 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3,(1):112-116.
[2] 楊巍立,陳飛. 高校校園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 亞太教育,2016,(33):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