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偉
摘要: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蓖ㄟ^課堂提問,可以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技能等的掌握情況;可以開闊學生思路,啟發(fā)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突破難點;可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調節(jié)教學進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感情,構建和諧課堂,促進教學相長。同一問題,提問的角度不同,提問的時機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樣。課堂上,教師若能根據具體的情況形成各種不同的問題情境,就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現象、專題或概念上來,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的目的。
關鍵詞:思維;教學過程;教學結構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物理課堂提問時機的把握與實施問題。
一、新授課導入時提問
新授課中所講的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續(xù)、發(fā)展和提高。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教師根據新課內容正確設計導入性的提問,就能將舊知識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上來,這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使學生不感到突然,產生對新課有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積極思維,為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例如:在講“動量”概念引入時,我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
(1)遞給你弓箭你敢接,而射出的同樣的弓箭你為什么不敢接呢?
(2)空中的氣體分子具有很大的速度(可達105m/s)。它們無時無刻不在撞擊著我們最珍貴的最薄弱的眼球,為什么你卻沒感到絲毫的難受?
這樣一問就擊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迫切地希望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積極地與教師一起共同參與課堂活動,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二、在講解重點和難點問題時提問
系統(tǒng)而周密的課堂提問能引導學生去探索達到目標的途徑。教師緊扣教材重點、難點和關鍵,分析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邏輯順序和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按照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設計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的認識逐漸深入、提高。設計問題時,在知識范圍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設問、后反問、再追問,最后得出概括的結論,使學生把握思維的正確方向,提高概括能力;教師再提出一系列小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一堂課往往就是這樣的幾個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問題組合,構成一個指向明確、體現教學思路、具有適當思維容量的“問題鏈”,打通學生的思路,使學生有序地思考,獲得知識,建立知識系統(tǒng),掌握學習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遷移。
課堂上要善于捕捉學生的“憤悱”狀態(tài),在學生“心欲知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時,不失時機地用問題的鑰匙開啟學生的思維之門,尋找學生思維的最佳突破口。提問時要注意語言表達,語音語調、輕重快慢等,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變化,使提問的針對性更強,提問效果更好。
物理上有些知識的整體性較強,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范圍太大,學生不容易回答完整。這時可采用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的分割提問,一個個小問題解決了,原來的大問題也就解決了。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提出問題后,學生的回答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司空見慣的,學生對問題不理解或回答不上也不鮮見,教師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千萬不能死搬教條或有急燥情緒,要隨機應變并冷靜處之,實現預設與生成的有機結合。千萬不能不顧教情學情生搬硬套,要靈活機智,在提問時,根據情況變化,隨時改變課前設計好的問題,做到有針對性地發(fā)問,特別是當學生答不出時,不能一個勁地追問學生,要及時調整方案,或改變提問方式,或降低問題難度,或鋪設思考臺階,或分解問題要素,或提供啟發(fā)信息等,以適應變化了的情況,確保學生能思善思、思而有得。
另外,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神態(tài),當課堂進行大半時,學生的精神往往有所不振、注意力不夠集中。根據這種情況應及時提出問題,使學生注意力回升。例如:在力學“摩擦力”一課中,當介紹完摩擦力概念、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摩擦力的方向判斷后,向學生提問:“請大家設想一下,如果現實生活中沒有摩擦力將會怎樣呢?”這時學生的學習情趣倍增,想象得到發(fā)揮,課堂氣氛及時得到調節(jié)。課堂如同一個舞臺,課堂教學如同一場游戲,要把握時機把教學內容推向高潮,讓學生情緒激動起來,要讓學生有積極參與欲望,讓課堂教學活躍起來。
三、課堂結束時引申式提問
課堂結束時,對于需要進一步引申的問題,教師不直接做答,而是指出疑問讓學生課后充分思考求得解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墒箤W生進一步消化知識,使知識系統(tǒng)化、綜合化、結構化達到鞏固、加深的目的。設計一些學生平時不注意和易混淆的但又十分重要的問題,還應經常設置障礙,引學生“上當”,然后分析“上當”原因,增強學生的“免疫力”。
總之,課堂提問具有很大的藝術性,有藝術的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環(huán)節(jié),準確把握合適的提問時機,不但能鞏固知識,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而且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問題作為出發(fā)點,把握準確的提問時機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認識沖突,使學生產生迫切的學習心理,教師及時為學生布設解決疑難的階梯,從而造成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顯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