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任永
摘 要:在面向當前素質教育理念同新課程改革穩(wěn)步推進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新的改革目標與任務,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設計中注重學生自主意識和主體意識的發(fā)揮,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育和開發(fā),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深度挖掘化學學科奧妙,自主夯實化學學科基礎。因此,本文將針對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展開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夠為進一步助力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和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相關參考思路。
關鍵詞: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核心素養(yǎng);教學實踐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價值分析
縱觀近年來新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我們不難發(fā)現,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方法已經遠遠不適應當前新世紀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和標準,尤其對于化學學科的教學來說,由于學科具備一定的自然屬性和實踐特性,這也使得在高中化學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理論與實踐相連接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和引導,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對于教材物質變化規(guī)律和概念等學習內容和學習核心進行把握,在通過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通過實踐驗證理論。與此同時,在高中化學教學展開的過程中,課程標準要求對于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上的全面培養(yǎng)與發(fā)展,這也意味著高中學生需要學習多個門類和多個維度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進行有效調動。在高中化學教學展開時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育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注重對于學生興趣和愛好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進一步為學生主動學習并探究化學學科奧妙與內涵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綜合而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對于化學學科課程教學標準和任務的圓滿落實具備一定的促進作用,還能夠以宏觀系統(tǒng)的角度實現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的有效提升,指導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知識進行提取和掌握,從而實現高中學生良好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強化學生自信,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
在面向當前新課程標準和改革措施穩(wěn)步落實與推進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要想有效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開發(fā),首先要從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入手,通過加強學生的自信心,為學生在后續(xù)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奠定良好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和劃分的過程中,要對于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心理動向和學習狀況進行綜合考量,將這一環(huán)節(jié)作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的重要過程。特別是對于學生在化學學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要進行及時的解答,對于學生在化學學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水平低下和不足的方面,應及時給予關心和指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的愛與關懷。與此同時,部分學生在面對高中化學學科知識概念和變化規(guī)律等核心內容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思想認知上的桎梏,往往會盲目地產生畏難心理,甚至在高中化學學科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心,此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多設置一些留白的空間,指導學生進行自行的思考和解題,輔助認真指導和耐心講解,并從學生好的方面入手,對其進行表揚和獎勵,在有效強化學生自信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驅動學生自主探究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對于傳統(tǒng)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現狀和不足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以往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往往課堂上會出現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究其根本,是因為學生學習興趣上的不同,才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在高中化學課堂學習中探究和參與意識上的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就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驅動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中開動腦筋,自主探究,并通過主動進行各類化學實驗驗證并解決自身在課堂學習以及生活常識中存在的疑問。例如,在教學“鈉及其化合物”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便可以通過結合爆炸新聞等時事熱點,進行課堂引入,在開始階段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本章節(jié)內容的探究興趣,在后續(xù)實驗的展開過程中,指導學生自主思考或開展合作探究,對于實驗環(huán)節(jié)和實驗儀器進行改進。在這一過程中,充分改變了傳統(tǒng)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被動地位,有效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在驅動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的同時,實現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三)增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中化學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扮演好傳道授業(yè)解惑者的角色,更要以良好的師生互動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掌握自主學習與自主研究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師應帶領學生對于教材知識內容進行分類和梳理,使學生能夠在宏觀層次和角度上明晰知識重難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學習。其次,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帶領并指導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知識內容進行加工制作,輔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的知識框架和思維體系。例如,在教學“水溶液中的三大守恒”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請進的形式,帶領學生構筑思維導圖,通過對于中心提點和分支內容的填充和問題互動,有效構筑輕松愉快的化學學科知識加工制作情境,幫助學生參與到知識鏈的總結和歸納中來,從而指導學生對于知識進行記憶和提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對于知識體系的有效夯實與構建,為后續(x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歸納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實現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促進和培養(yǎng)。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進行有效培育和開發(fā),就必須發(fā)揮好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指導和引領作用,通過設置一定的留白空間,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實現主體意識的發(fā)揮,從而以進階式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設計,樹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海洋.基于理科綜合考試的高中化學教學的思考[J].化學教育,2010(2).
[2]蘇建立.高中化學教學需要系統(tǒng)思維[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4(7).
[3]趙向軍.高中化學教學如何為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成長奠基[J].化學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