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 要:自新課改實施后,教師在開展初中科學教學中,應積極響應初中科學教學實踐活動,在此基礎(chǔ)上從學生的實際學習角度出發(fā),將課改的思想融入到科學教學中。詳細的講,情境教學法,就是課改后的一種教學法。對此,初中科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就可以根據(jù)情境教學理論、科學學科的特點,以及班級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規(guī)律,針對性的開展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綜合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特定的教學情境。
關(guān)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科學;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1-0083-01
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如何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是所有初中科學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初中科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幾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特定的情境教學。下面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其進行了簡單的闡述,詳情如下:
1.借助多媒體,再現(xiàn)情境
在新課改背景下,新的教學理念倡導授課教師在教學中,將現(xiàn)代科技運用到教學中。但是多數(shù)科學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師生之間在課堂上更多的是沉默,很少有交談。換句話說,講臺就是教師的專區(qū),以至于師生之間少交流,多了疏遠?;谶@種情況,科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根據(jù)學生們的性格特點,以教材作為媒介,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將教材中的情境再現(xiàn)出來,從而形成鮮活生動的教學氣氛,調(diào)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非傳染性疾病》一課時,為了促使學生可以通過課前研究,可以描述引起冠心病、腫癌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以及可以分析比較惡性腫瘤、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預防措施,找出生活中可以做到,并可以堅持做到的預防措施。筆者在教學開始前,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向班級學生播放了一段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圖,圖中有心血管疾病、腫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等,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隨著我們國家的發(fā)展不斷昌盛,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傳染疾病的發(fā)病率下降了,但圖中的疾病卻成為了當今我們國家主要的疾病。筆者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能理性、樂觀地對待疾病,還能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他們可以在愉快地氛圍中學習科學知識。
2.小組討論,設(shè)置情境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科學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在臺上進行“一言堂”教學,這樣的教學,不僅違背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還無法將學生的科學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初中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融入到教學中,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將學生們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調(diào)動起來,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科學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詳細的說,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將學生按照“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將他們分成若干小組,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各組學生在小組討論同一個問題,促使他們在完成集體任務的同時,完成個人任務。
例如,筆者在教學《能源及其利用》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可以了解能源的分類和現(xiàn)代社會與能源消耗的構(gòu)成情況,以及可以理解能源對于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并可以樹立減少能源消耗,人人有責的意識。在教學正式開始后,筆者將班級學生按照學習成績、性格、性別等綜合方面分成了幾個不同的學習組,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先是為班級學生播放了一段節(jié)能廣告,在各組學生觀看的過程中,筆者向他們提出了如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廣告的意義所在嗎?你們能列舉出我們生活中需要電能的實例嗎?什么是能源?隨著筆者問題的提出,各組學生邊欣賞多媒體中的廣告,邊探究筆者提出的問題。這樣的教學除了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合作探究的精神,還能活躍課堂教學活動氛圍,進而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印象。
3.巧提問題,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在初中科學教學實踐活動中,提問是教師在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然而,教師巧妙地對班級學生進行提問,除了可以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還能活躍課堂氛圍,拉近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鑒于此,初中科學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就可以選取合適的問題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提問,促使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遺傳和進化》時,為了促使學生可以懂得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人類基因組進化,初步了解遺傳與變異在生活中的作用。筆者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先是為學生引出了這樣的一個引子,如:“同學們,美國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和胚胎學家摩爾根,是現(xiàn)代實驗生物學的奠基人,他與他的表妹瑪麗生育了三個孩子,他們的兩個女兒莫名奇妙的智障,兒子癡呆?!彪S著筆者的講解,學生們議論紛紛,在學生們探究的過程中,筆者向他們提出問題:一是大家知道悲劇為什么會發(fā)生在他們身上嗎?二是基因傳遞的特點?三是基因傳遞的自然選擇?這樣的教學,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科學學習興趣,還能為后續(xù)的教育教學鋪墊扎實的基礎(chǔ)。
總之,近年來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了,它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科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課堂學習的興趣,從而為初中生打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馬偉.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shù)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15):80-80
[2]孔寶華.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學周刊,2019(20):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