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林
【摘要】? 在地理學科中,地圖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地圖能夠通過一定的制圖標準和語言,建立起一套表現(xiàn)地球以及時空變化的規(guī)律,能夠通過更加有效的方式幫助人們理解地理知識、研究地理知識。本文對新課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地圖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促進我國高中地理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地理教學 地圖教學 地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33.55?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01-01
地圖作為地理的第二語言,能夠用一張圖表達用很多文字都難以表達的地理內(nèi)容,因此地圖教學在地理教學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地圖在表達時空分布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方式,承載了很多地理信息,空間以及時間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在地圖上得以展現(xiàn),從而使地圖在地圖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變得必不可少。地圖在地理學科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地圖教學的重視,從而使學生能夠?qū)W會正確使用地圖,提高自身的地理水平和素養(yǎng)。
一、地圖教學的作用
地圖能夠通過一定的制圖標準和語言,建立起一套表現(xiàn)地球以及時空變化的規(guī)律,能夠通過更加有效的方式幫助人們理解地理知識、研究地理知識。目前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地圖教學是重點內(nèi)容。通過地圖能夠展現(xiàn)更加豐富的地理規(guī)律,表現(xiàn)更加細致的地理知識,使地理教學能夠在地圖教學的幫助下取得更好的效果。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學會使用地圖,能夠掌握學習地理的更好方法,從而使地理學習變得更加順利,提高自身的地理能力和素養(yǎng)。因此地圖學習和地理學習處在一種相輔相成的地位,地圖對于地理的教學工作十分有必要。
首先,地圖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對地學習的興趣。學生通常對圖片比文字更感興趣。其次,地圖的識別和查看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能夠從地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然后,通過地圖能夠更加有效地記憶地理知識,幫助學生形成對地理知識牢固的記憶。最后,在高考復習的過程中,擁有良好的地圖學習能力,能夠使備考過程事半功倍,從而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隨著地圖類型的題目在高考中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高考中的地理題型一直處于不斷創(chuàng)新的狀態(tài)。高考地理重點考察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析圖能力,能夠從地圖中快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因此在地圖類題型中產(chǎn)生了各種變換,題目的復雜程度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在高考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地圖相關(guān)能力的培養(yǎng),開展有效的地圖教學,使學生們能夠熟練地掌握地圖的應用方法,更加有效地完成地圖學習,提高自己的讀圖和析圖能力。
二、地圖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地圖的積極性
要想學生們掌握良好的地圖學習方法,需要首先激發(fā)學生們對地圖的興趣。教師要利用學生本來對地圖的好奇心,在開展地理教學工作前,開展相應的地圖教學。讓學生觀看教師給出的地圖,并且從地圖中指出其中包含的元素,教師要能夠通過相應的地圖講解,讓學生們了解地圖散打要素。同時,將學生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地圖,如旅游路線圖、游戲地圖等等與教學過程結(jié)合起來,成功激起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探索地圖,學習分析地圖的方法,使地圖成為自身學習地理的良好助手。
(二)教會學生讀地圖的方法,會讀不同類型的地圖
在地圖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學生要能夠?qū)W會識別地圖中的圖名和圖例,分清不同類型的地圖,掌握不同類型地圖的析圖技巧,從而更好地完成地圖分析。
(1)地理圖表
地理圖表直觀地展現(xiàn)了地圖上相關(guān)信息的規(guī)律,因此學會分析地理圖表是培養(yǎng)學生析圖能力的關(guān)鍵,也是提升學生地理思維能力和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在閱讀地理圖表的過程中,不能夠僅僅停留在信息表面,還要將信息同地圖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2)等值線圖
等值線是地圖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要讓學生首先明白等值線的意義,學會觀察等值線,能夠通過等值線的疏密判斷地圖地形的狀況,從而更好地發(fā)揮等值線的作用。
(3)地理分布圖
地理分布圖是地圖的重要類型,不同的地理分布圖能夠清晰地展現(xiàn)某區(qū)域的海洋、陸地以及經(jīng)緯度。學生要能夠通過地理分布圖,獲取圖中的海洋、大陸位置,辨認圖中的經(jīng)度和維度范圍,能夠清楚地辨別清楚地圖特定區(qū)域內(nèi)的空間關(guān)系。
(4)地理示意圖
地理示意圖能夠通過簡單的符號表明地理的發(fā)展變化以及本質(zhì)特點,因此在地理研究中應用廣泛。所以,學生要能夠通過地理示意圖鍛煉自己的因果關(guān)系思維能力。
(三)要注意地圖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比較,綜合分析地理問題
在學習地理知識的時候,要把地圖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思考,不同的地圖要素之間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并不能夠獨立于其他要素存在。所以,在進行相應地理知識學習和認知的過程中,要能夠充分開展更加全方位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地圖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具備良好的思辨能力。例如,在學習我國南方、北方地理特征的時候,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地圖對兩個區(qū)域進行對比。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對比兩個區(qū)域地形、氣溫、瀕臨海洋、降水量等對我國南北方地理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在分析的古城中,還可以借助于“年降水量分布圖”這類的地圖信息對南、北方地理信息進行歸納,從而完成對地理問題的綜合分析。
(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利用地圖積極思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地理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有意引導學生們對比各種地理信息,使用地圖進行地理知識的整理,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中的問題,從而更好地完成相應的地理學習。
三、總結(jié)
綜上所述,在地理學習中不能夠忽視地圖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地圖來開展對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提高,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學習觀念,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完成相應的地理學習。
[ 參? 考? 文? 獻 ]
[1]伍惠萍.淺析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地圖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1(12).
[2]閆成功.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地圖教學[J].快樂閱讀:上旬刊,2013(11):73-73.
[3]李世財.新課程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加強地圖的作用[J].讀與寫:上,下旬,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