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
摘要:隨著一些較為先進的地質勘查找礦技術的應用,目前在地質勘查和找礦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鑒于我國地質條件的復雜性,為更好地提高礦產豐富資源,只有將科學技術與礦產資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為新資源與新礦源的發(fā)現(xiàn)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本文從地質勘查的概述入手,結合工作經驗與文獻總結分析了相關地質勘查技術的應用,然后探討了完善地質找礦中地質勘查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地質找礦;地質勘查;策略
1地質勘查概念
地質勘查是地質勘查工作的簡稱。廣義地說,一般可理解為地質工作的同義詞,是根據(jù)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qū)內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調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質勘查工作。例如,以尋找和評價礦產為主要目的礦產地質勘查,以尋找和開發(fā)地下水為主要目的水文地質勘查,以查明鐵路、橋梁、水庫、壩址等工程地質條件為目的的工程地質勘查等。地質勘查還包括不同尺度的區(qū)域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地熱調查與地熱田勘探、地震地質調查和環(huán)境地質調查以及水文地質調查等。地質勘查必須以地質觀察研究為基礎,根據(jù)任務要求,以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工作量,獲得較多、較好地質成果的原則,選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或方法,如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探礦、鉆探、坑探、采樣化驗測試、地質遙感等。狹義地說,在中國實際地質工作中,地質勘查工作劃分為 4 個階段,即普查、預查、詳查、勘探 4 個階段。
2地質找礦的相關地質勘查技術應用
目前,有效的地質勘查技術包括甚低頻電磁法、衛(wèi)星遙感技術、X 射線次級發(fā)射光譜分析技術、GPS 衛(wèi)星感應定位系統(tǒng)及相關技術、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
2.1 甚低頻電磁法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能源的不斷開發(fā),地表礦產資源的不斷減少,所以地質勘查工作越來越困難,因為大多數(shù)的礦藏資源都在高海拔地區(qū)和地形復雜地區(qū),就要選擇成本低、使用方便并且易于攜帶的儀器,而甚低頻電磁法完全符合這一要求,并且它還有很好的地質勘查效果。它是通過濾波處理技術對得出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整理,對勘測的地區(qū)通過已形成的控礦規(guī)律和礦體本身賦予的規(guī)律進行礦體空間賦存部位預測,進而逐漸發(fā)現(xiàn)準確的礦藏范圍。甚低頻電磁法可以簡單有效且準確的定位礦藏空間,但是由于其自身屬于低頻電臺發(fā)射電磁信號,它容易受到日出和日落環(huán)境的影響,信號會受到限制。
2.2 衛(wèi)星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基于衛(wèi)星電磁波技術為基礎的電子航空探測技術,通過對地面巖石層的掃描,將所獲得的信息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整合,最終經過詳細的計算,分析出地質巖石的種類與地下水及其他能源的具體位置,為地質找礦工作提供便利,由于我國的地形地貌呈現(xiàn)西高東低的階梯狀,同時因地質環(huán)境復雜,使找礦工作難度不斷增加,為解決該問題,需要將遙感技術與計算機三維成像技術相結合,通過遙感衛(wèi)星電磁波所形成波譜對地質形態(tài)進行分析,然后進行傳輸,使其能夠清晰的呈現(xiàn)在計算機上,從而降低找礦難度,并確立找礦目標的基本形態(tài),保障找礦的準確性。雖然遙感技術可以對地質巖層的礦山準確的進行描繪,但電磁波依舊存在缺陷,由于其開放源較多,保密性差,使礦物勘探信息容易被竊取,同時隨著電磁波距離的增加,輻射也隨之增加,對地質勘探人員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肋,并且遙感勘探要求必須在無干擾的環(huán)境下進行,因電磁波散集的范圍較廣,容易受到其他信號的干擾,使所獲得的信息準確的降低,分析位置發(fā)生偏移,影響找礦的工作進程。
2.3 X 射線次級發(fā)射光譜分析技術
X 射線熒光技術能輕便快捷的分析礦物質的微量元素成分以及品位和種類。在不同種類的礦物質元素在 X 射線線譜上反應的波長和濃度不同,因此能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它在地質勘查工作中的地位越來越明顯,并且還有良好的勘查效果。X 射線刺激發(fā)射光譜分析技術廣泛應用到地質勘查工作中后,不僅提高了勘查測量的準確性,還對隱藏區(qū)的范圍進行了準確的定位,對隱藏明顯和不明顯礦區(qū)礦產資源的密度和厚度都有詳細的劃分。因此,該項技術一般適用于區(qū)域填圖時礦物種類的分析。
2.4 GPS 衛(wèi)星感應定位系統(tǒng)及相關技術
GPS 衛(wèi)星定位技術是目前找礦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由于礦物質的所處位置難以進行長期勘探工作,因此需要科技手段代替,在短時間內,準確的進行找礦作業(yè),GPS 系統(tǒng)具有三維立體目標定位系統(tǒng),對于所尋找的目標可在覆蓋后進行分析,并確定具體位置,相比于遙感技術,GPS 技術具有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的優(yōu)勢,同時其信號接收穩(wěn)定,在適用性上超過遙感技術,但GPS 技術對于信息的過濾由于單一,遙感技術在礦物勘探時則更加實用可靠,因此在進行找礦工作中,需要積極發(fā)揮 GPS 技術的優(yōu)勢,使 GPS 技術能夠為地質找礦工作作出貢獻。從實際情況,GPS 對于填圖來說,坐標更加精確,對于找礦還需要配合遙感技術來實現(xiàn)。
2.5 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
要想實現(xiàn)找礦技術方法的創(chuàng)新,則要采用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的技術方法。這類創(chuàng)新辦法特別是在老礦山的深部和覆蓋區(qū)的定位測量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雖然這個方法能夠使得地質勘探工作趨向于創(chuàng)新道路,但也避免不了一些不足,就目前來說,磁,重,電法在圈定異常的情況下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對隱伏異常體的邊界和深度圈定的準確率還有待提高。各種非常規(guī)的深穿透地球化學勘查技術在隱伏元素異常應用的效果十分明顯,但在深埋的勘查方面還有缺陷。新思路新方法的得到應用,找礦準確度增加,以便能滿足生產單位和國家的實際需求,它不僅能準確的實現(xiàn)目前礦產資源所在位置還能顯示隱伏構造,并分清楚礦產資源之間的界限,對勘探礦產資源的厚度加以確定。
3完善地質找礦中地質勘查的應用策略
3.1 提高找礦技術的現(xiàn)代性和科技性
地質人員在進行地表深處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時,為降低礦產勘查的難度,應利用先進的地質勘查技術,進而提高地質勘查技術在礦產資源開發(fā)過程中的作用,改進我國礦產的勘查技術。
3.2 做好綜合勘查技術的找礦預測工作
地質勘查人員應綜合運用地質勘查技術做好找礦預測工作,科學采用物探和化探的礦產勘查手段,實現(xiàn)各種手段的密切配合礦產勘查工作,實現(xiàn)對隱伏礦的勘查工作,同時引導地質人員深入學習和分析地質理論和勘查思路,結合工作區(qū)的成礦地質條件和成礦地理環(huán)境,解決地質和找礦的脫離問題,仔細審核地質勘查的設計方案,深入了解物化探信息,保證找礦的準確性。
3.3 完善地質勘查的安全管理制度
為保證地質勘查的安全施工,相關人員應在勘查找礦工作進行之前,制定詳細的安全管理制度。具體要求如下:為保障地質勘查工作的安全進行,地質勘查人員針對地質勘查的組織方面制定出相應的安全管理政策。堅持各項原則,盡量避免礦產開發(fā)過程中的爆破作業(yè),避免礦產勘查工作的危險發(fā)生。為保證勘查設備的點檢質量,地質勘查人員應當做好交接班工作。
參考文獻:
[1]?鄭家貴,殷瑞峰,簡平 . 地質找礦工作中的地質勘查技術探析 [J]. 江西建材,2013,(05):271-272.
[2]?申俊濤,賈瓊潔,郝萌 . 探討現(xiàn)階段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創(chuàng)新 [J]. 門窗,2014,(05):442-443.
[3]?周建華 . 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原則與方法創(chuàng)新 [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3):146.
[4]?黎強 . 地質勘查和深部地質找礦技術分析 [J]. 有色金屬文摘,2015,30(04):46+51.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72619870904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