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及時調整高校體育教育戰(zhàn)略方向,為體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體育學習提供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高校體育教育在內的各個領域都應該進行改革,高校體育教育應在內容、方式、制度等方面深入探尋新的改革之道,以推動高校體育創(chuàng)新改革,促進學生個體積極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
一、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思路
(一)改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
在體育教學改革中,首先要轉變教師原有的教學指導思想,把被動教學轉變?yōu)橹鲃咏虒W。主動教學是指既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向主動轉變。傳統(tǒng)體育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種舊的體育觀念不利于新時期新人才的培養(yǎng)。
(二)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轉移教學重心
終身體育理念的確立和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學生的體質外,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使他們能夠學習科學的健身方法,實現(xiàn)體育自力更生。長期以來,我們的體育教學強調體育技術的精雕細琢。其教學重點是教學和掌握體育技術。另外,教材難度大,不能充分發(fā)揮其自主性。因此,學生的自主活動能力較差。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
(三)強化體育意識,樹立終身體育觀
學生的體育意識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效益和終身體育理念的確立。長期以來,高校學生體育意識淡薄。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讓學生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激發(fā)他們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把教學與快樂結合起來。其次,要營造學校體育氛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最后,改革高校體育競賽制度,多開展小規(guī)模、多層次、多項目、智力與體力相結合的競賽活動。
(四)改革體育教學方法,將競技體育為主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大綱中競技體育項目較多,教材難度較大。其次,每本教材的技術要求太高,環(huán)節(jié)太細,不同年級教材重復嚴重。另外,教材中經常采用“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在體育課上的積極性。最后,體育運動對場地和設施的要求太高,多數(shù)學校難以保證其質量,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高校體育教育的基本改革內容
(一)構建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教學環(huán)境
一方面,在硬件上,要為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而設立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等實體學習場所,以及校園網、QQ群、微信群、公眾號等虛擬學習平臺,深入發(fā)掘現(xiàn)代化教學資源,結合傳統(tǒng),雙向教學。考慮到體育課程對體育器材設備的特殊需求,除了日常授課教室之外,也應改善體育器材設備陳舊、損壞的現(xiàn)狀,及時維修和更新替換。從技術和設備兩項硬性標準入手,確保體育教學能夠以現(xiàn)代化為方向,實現(xiàn)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另一方面,在軟件上,主要開發(fā)和投入使用相應的軟件系統(tǒng)。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現(xiàn)狀是將重力放在硬件環(huán)境上,軟件開發(fā)和應用非常有限,從而導致資源浪費。軟硬件環(huán)境是相輔相成的,共同構建才能營造系統(tǒng)、完善的體育教育環(huán)境。
(二)定期更新體育設施設備
像籃球、足球、排球等課程必須借助設施設備才能進行,也是各大高校的常設課程。頻繁使用設施設備,難免會加快設施設備的損壞速度,出于經費考慮,全部更新并不現(xiàn)實。因此,為了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開展,高校應形成常用設備定期保養(yǎng)、維護、維修的意識和習慣,如籃球架、足球草坪、乒乓球臺以及各類球具等。建議高校以政策形勢來保證體育設施的連續(xù)維護、維修。學生會為責任主體,學校提供資金,各系各班劃分若干小組,以周為期,輪流負責相關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維修,以此延長設施設備的使用壽命。
損壞達到一定程度的體育設施設備,就必須及時更新,確保學生體育課程順利進行的同時,也具有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必要性。建議學校多渠道募集專項資金,可以向政府申請扶持或者向相關社會機構申請經濟上的幫助,或合作于某些企業(yè)等,奠定體育設施設備維修、更新的經濟基礎。
(三)將體育教學真正發(fā)展為體育教育
教育是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其所帶來的積極變化,讓學生真正受益。然而長期以來我國教育重文化課而輕體育課的現(xiàn)象,誤導了學生關于體育教育的認知,從而以懶散、應付的態(tài)度對待體育課。為此,在不同階段的教育中,尤其是高等體育教育中,應以實際行動引導學生意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同時要正確定義體育課的重要性,即在于學生個體身心全面發(fā)展,而并非通過最終考試。
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方向建議
(一)建立健全學校體育組織管理制度
加強對學校體育改革的領導和監(jiān)督,理順和協(xié)調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的關系,消除不利于學校體育改革的各種外部干擾因素,制定相應的措施和政策,確保落實學校體育改革的任務。
(二)建立更加有效的學校體育評價體系
學校體育目標管理與評價體系是學校體育改革的反饋渠道,是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方向。我們要面向未來,為所有學生制定更有效的評價體系。
(三)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學校體育工作者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更新觀念。自覺參與學校體育改革,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正確認識學校體育改革中的矛盾和問題。必須采取具體措施和政策,保證教師素質的提高,加大學校體育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善學校體育設施。
(四)貫徹“分層次教學”模式,體現(xiàn)“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健康第一”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學生對體育教育的不同理解、不同層次、不同慣性,使學生在體育教育的知識、技術、技能、體質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體育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也不同。為了解決“不飽和食品不能食用”的問題,采用了“分層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尹剛.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及創(chuàng)新途徑分析[J].體育時空,2017(9):21-22.
[2]任廷鋒.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32):3.
[3]鄭濤.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8(64):24-25.
作者簡介:
宮長勇(1971-),男,遼寧人,講師,遼東學院,研究方向:高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