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健康建設如火如荼,卻迎來了影響全球的冠心病毒疫情。隨著疫情的控制,各大高校也紛紛開學,但為了學生的健康安全禁止非校內人員進入校區(qū),采取了封閉式管理。高校為了保障學生就餐安全,也出臺并落實了食堂防疫防控的就餐管理制度。但學校食堂千篇一律的菜單卻沒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求。校園外賣又卷土重來,即使在封閉的校園里也能將校外的外賣送到學生寢室。
此前,外賣行業(yè)頻頻被爆出線上宣傳“高大上”,線下制餐“臟亂差”的現象。此外,外賣商家的經營形式、數量和分布特點使網絡外賣食品安全監(jiān)管具有更多特殊性。外賣市場中外賣商家數量龐大,但大多規(guī)模小、分布分散,許多外賣商家沒有實體店或店鋪位置隱蔽,所以說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網絡訂餐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如外賣食品店無證經營、可能成為了地溝油的重要出處、垃圾食品的主要渠道等。為了更好的了解校園外賣食品店的的真實情況,組織對30家可以點外賣送入校園的食品店進行了9個方面的內容調查。
二、調查研究思路和方法
1.? 在大眾點評網、美團,餓了么等訂餐平臺,隨機選高校附近可以點外賣的餐飲店,做好記錄:地點、經營范圍等;
2.? 查找和分析一家合格的餐飲店應該具備的條件;
3.? 按照外賣店的地址,找到這些店進行現場調查,按照合格餐飲店的要求,主要查看:是否有營業(yè)執(zhí)照(注意有效期);是否有衛(wèi)生許可證(注意有效期);工作人員是否有健康證(注意有效期);消毒設施是否開啟,正常使用;衛(wèi)生條件如何;打餐包裝的一線的工作人員是否戴口罩;送外賣的人員是否有配送證;市場監(jiān)管部門是否有定期檢查標識等9個方面。
三、根據調查結果進行現狀整理和建議
30家網絡餐飲服務店基本情況調查總結表格1.
根據表1可以看出所調查的30家食品店都有《餐飲服務許可證》,且在許可范圍內依法經營,從業(yè)人員都有健康合格證明,也有市場監(jiān)管部門定期檢查的標識。但也有20%的食品店存在食品加工場所不夠干凈整潔,打餐包裝的工作人員沒有帶口罩,以及操作人員沒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等食品安全隱患。整體而言,從調查結果看這30家校園外賣食品店的現場情況還是較好的。
根據圖2可以看出在調查的30家店中有13家是完全合格,但其中有12家有1項沒有符合要求,3家有2項不符合,2家有3項為否,由此可以看出網絡外賣店的品質參差不齊,而且大多數外賣店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為了減低外賣食品安全隱患,規(guī)范網絡訂餐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同時,也要加強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同時科普宣傳讓學生意識到并協(xié)助監(jiān)督外賣店的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外賣食品店要自檢自律意識到食品安全衛(wèi)生的重要性。
四.本次調查存在的不足之處和建議
1.? 調查的外賣食品店數量不足,可能不能充分反映其真實情況;
2.? 調查的內容存在標準不明確的問題,如第5項食品加工經營場所內外是否干凈整潔,這個干凈整潔的具體標準是什么,沒有具體說明;
3.? 調查的外賣店類型不夠豐富,所調查的30家外賣店均具有實體店,不能代表現在很多居民家廚的網絡外賣情況。另外,在調查中發(fā)現,學生大量點單的外賣店有很多都沒有在公眾平臺上,而是通過自建微信群,QQ群能進行在線點單,而提供這些服務的有很多是已畢業(yè)的本校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如老學長外賣,沒有顏值有美食的學姐美食等等。通過在校時積累的經驗,熟悉學生的需求習慣,對接校內有打工意愿的學生,在疫情期間也能將外賣無縫對接到學生寢室。
因此,建議增加調查數量和外賣店類型,以及明確內容標準,同時建議工作人員調查記錄情況的同時,也要告訴店家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的建議,并宣傳食品安全衛(wèi)生的重要性幫助外賣店自檢自律。不要讓調查只是一次了解情況,而是讓每一次調查都能幫助減低外賣的食品安全隱患。
五.總結
總而言之,本次調查工作真實反應了校園外賣店的現場情況,從是否有相關執(zhí)照,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工作人員健康衛(wèi)生情況等9個內容進行了調查分析,這些外賣店的總體情況是令人放心的,但如何將食品安全隱患降到最低,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學校師生的監(jiān)督和外賣的自檢自律。
作者簡介:陳佳佳(1991年-),女,漢,浙江溫州人,碩士,初級,研究方向:食藥學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