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途徑,提出在閱讀前運用思維導圖發(fā)散學生思維、在閱讀中運用思維導圖發(fā)展學生閱讀技能、在閱讀后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主動思考與積極表達等教學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 思維導圖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29-0116-02
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弱化了語言的思維培養(yǎng)功能和表達交際功能,學生閱讀過后只掌握了一些詞匯,停留在理解閱讀材料字面意思的層面,缺乏對閱讀文本的整體把握,更沒有辯證地去深挖文本內(nèi)涵,有部分學生甚至對英語閱讀課產(chǎn)生了厭煩情緒。思維導圖將學習內(nèi)容圖像化,多彩的顏色和形狀各異的圖式能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習者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邏輯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本文筆者以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若干閱讀教學設計片段為例,闡述思維導圖在閱讀課的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階段的各項活動中的應用。
一、讀前運用思維導圖發(fā)散思維,溫故知新
詞句的積累對語言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閱讀前教師往往是通過圖片或者單詞表教學生詞,學生只能被動地獲取新知,遺忘速度很快。思維導圖可以分類呈現(xiàn)舊知識、梳理詞匯之間的關系,學生通過觀看思維導圖可以聯(lián)想到更多的內(nèi)容,充分激活舊知識,自然地從舊知過渡到新知。同時,以清晰的詞句體系構建的思維導圖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預測文本的內(nèi)容,學生在預測的過程中主動探索,有助于發(fā)展自主閱讀習慣和掌握泛讀這一閱讀策略。
以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Module 4 Unit 2為例,閱讀課前,教師以本課標題healthy living為中心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說出影響健康的幾個方面:eating,sleeping,exercise等,以此作為思維導圖的次標題。接著,教師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寫出這三個方面的相關詞匯,復習已有的詞匯。教師繼而用how,what,why等引導的問題進一步引入本課生詞、短語和句子,進一步擴充次標題內(nèi)容。按照這樣的邏輯順序建構詞匯記憶網(wǎng)絡,新知與舊知結(jié)合,學生能更高效地識記生詞。最后,教師讓學生猜測文本將會從哪些方面介紹健康生活,激發(fā)學生通過主動閱讀驗證自己猜測的興趣,為后續(xù)的閱讀鋪墊。
二、讀中運用思維導圖建構系統(tǒng)性內(nèi)容圖式,發(fā)展閱讀技能
閱讀教學的目標不只是要學生尋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和掌握語言知識(read for language),還包括提高閱讀技能(read for skill)和增加生活樂趣(read for enjoyment)等,為學生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根據(jù)課程標準,閱讀技能包括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快速閱讀的能力,即略讀(skimming)、尋讀(scanning)和細讀(intensive reading)的能力。
略讀(skimming)是獲取文章的全貌和中心思想的閱讀策略,需要讀者擁有能夠迅速抓住關鍵詞和主題句來獲取中心大意的能力。在日常的閱讀活動中,略讀是獲取主要信息的策略,可以有效幫助讀者從泛讀的內(nèi)容中篩選出精讀的內(nèi)容。對于應試者而言,略讀是幫助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高質(zhì)量地完成閱讀考試的“法寶”。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略讀能力對于閱讀者的應試能力和繼續(xù)學習能力都尤為重要。細讀(intensive reading)是求證預測內(nèi)容、深入理解文本和獲取細節(jié)信息的策略。在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通過設置一定難度梯度的閱讀任務,如問答題、判斷正誤題、補充表格等形式檢測學生獲取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學生獲取的信息比較散亂。如果教師能在以上練習之后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學生回顧在閱讀中獲取的信息、語言點等內(nèi)容,教學將會直觀形象又具有系統(tǒng)性和啟發(fā)性。
以教學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Module 5 Unit 2為例。學生通過瀏覽標題“Cartoon heroes”獲悉文本的主題是卡通角色,而且不止一個角色。教師由此引出略讀任務:文章中介紹了哪幾個角色?學生通過閱讀各段首句,迅速找到答案,并且發(fā)現(xiàn)文本中的一個段落介紹一個角色。我們提取出五個卡通角色作為思維導圖的第一組分支主題。接著,教師讓學生圍繞這五個角色發(fā)散思維進行預測:介紹一個卡通角色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學生思考后給出looking,character,story,opinion等答案。教師隨后鼓勵學生去閱讀求證。在這個基礎上,學生能夠清楚地意識到接下來的閱讀中需要關注什么內(nèi)容、獲取什么信息,閱讀效率因此提高。在閱讀的最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羅列出五個卡通角色的外形、性格、相關故事梗概以及人們對這些角色的評價等信息,如圖2。教師清晰地了解到學生對文本細節(jié)的掌握程度,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三、思維導圖助力讀后復述,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表達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輸出,復述是閱讀學習后常用的口頭輸出方式。閱讀后的短時記憶在復述的作用下,轉(zhuǎn)化成長時記憶。但是復述需要學生擁有理解材料、重組材料和組織語言的綜合能力。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復述,學生面對的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材料,而是一份有趣的圖畫。思維導圖重點突出,能夠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情境,有效幫助學生記憶和聯(lián)想,提高復述效率。更重要的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結(jié)合思維導圖進行不同層次的復述,哪怕是學習能力較弱、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根據(jù)思維導圖有話可說。此外,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形式多樣,可以作為很好的教學素材。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各種形式的思維導圖的亮點,在課堂內(nèi)外,通過線上線下等途徑展示這些作品,肯定學生認真閱讀、主動思考、積極表達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
圖3、圖4是學生學習九年級上冊Module 2 Unit 2后繪制的思維導圖。圖3不僅準確且完整地復述課文內(nèi)容,并且將歷史和文化部分較難理解的詞匯圖片化。長期堅持這樣閱讀、復述和思考,學生就可以養(yǎng)成在閱讀后思考的良好閱讀習慣。圖4看似簡單,卻將感恩節(jié)的歷史、慶?;顒印⒐?jié)日意義等內(nèi)容言簡意賅地呈現(xiàn)出來。豐富的色彩、簡單的版面設計、準確的關鍵詞和關鍵句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愿意嘗試讀一讀和說一說,完成閱讀和復述活動。
思維導圖的應用對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多彩的畫面能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豐富的組圖模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既培養(yǎng)了學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又發(fā)展了學生分類組圖的邏輯能力。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張鼎昆,徐克茹,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楊延從.任務型閱讀的整體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6)
[3]徐青青.淺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單詞記憶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21)
作者簡介:韋健萍(1983— ),女,壯族,廣西隆安人,大學本科學歷,文學學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英語教學。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