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預測閱讀單元的教學為例,論述預測閱讀單元的教學目標定位及實施方法,建議教師精準定位預測閱讀目標,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逐步提升學生的預測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預測閱讀策略 預測閱讀單元 教學目標 定位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29-0051-02
為了達到閱讀目標所采取的方法和技巧,我們稱之為閱讀策略。運用閱讀策略開展閱讀,可以使我們準確而又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對其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部編版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單獨設(shè)置了閱讀策略,包括預測閱讀策略、提問閱讀策略、提高閱讀速度等。其中,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是預測閱讀單元。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習得預測閱讀策略呢?
一、預測閱讀策略的教學目標定位
(一)體現(xiàn)趣味性
有趣味是促使學生愛上閱讀的重要因素,在預測閱讀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只有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一邊讀一邊預測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情,他們才會主動愛上閱讀,并能夠主動運用預測閱讀策略進行閱讀。
如在教學《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在風中飛舞的樣子,然后再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這么長的胡子可能會給他的生活帶來哪些樂趣和煩惱。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就被激發(fā),并在邊閱讀邊預測的過程中享受到預測帶來的快樂。
(二)體現(xiàn)層次性
部編版語文教材在編排上采取的是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組合的方式,精讀課文在前,略讀課文在后,這樣的編排形式有助于學生把精讀課文中掌握的閱讀方法遷移運用到略讀課文中。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教材編排同樣遵循了這個原則,充分體現(xiàn)了閱讀的層次性。因此,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從這些特點出發(fā),讓學生經(jīng)歷“學習預測—練習預測—獨立預測”的全過程,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預測能力的提升。
例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精讀課文,《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和《不會叫的狗》是略讀課文。同樣是略讀課文,它們也有各自的特點,在《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中,課文主要以省略號為結(jié)尾,旨在讓學生能夠仿照文本的樣式去想象、續(xù)編;《不會叫的狗》則是為故事提供了三種結(jié)局,并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預測故事的結(jié)局可能是怎樣的。這充分體現(xiàn)了“由扶到放”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教材編排思路,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依托教材文本,揣摩編者意圖,體現(xiàn)出預測閱讀的層次性。只有明確目標定位,教師的教學才會有的放矢,省時高效。
(三)體現(xiàn)合理性
合理即存在,存在即合理。在學生初次學習預測時,很容易出現(xiàn)一些天馬行空、不合常規(guī)的現(xiàn)象,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合理與準確是有一定差距的,合理就是要求學生在預測時能夠按照文本的發(fā)展去猜想、推測。學生預測的結(jié)果可能與教材中的結(jié)局一樣,也可能會不一樣,作為教師,要保護學生預測的童心與積極性。對預測結(jié)果與故事結(jié)局一樣的,教師自然要給予肯定;對預測結(jié)局與文本不一樣的,教師千萬不能打擊學生預測的積極性,而是要以引導和鼓勵為主,如可以讓學生與大家交流探討,找出存在的問題,這樣才不會打擊學生的預測興趣和積極性。
以《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一課為例,有學生預測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可以做繩子,做各種各樣的漁線、風箏線等,這些預測都是合理的。但也有學生預測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把大象吊了起來,這樣的預測會顛覆人們的認知,讓人產(chǎn)生一種不可信的感覺,這是由于學生沒有順著文本思路合理預測而導致的,對此,教師在引領(lǐng)學生預測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引領(lǐng)他們朝著合理的方向去想象、猜測、推理。
二、預測閱讀策略的實施
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導語中提到“猜測與推想,使我們的閱讀之旅充滿了樂趣”,在語文要素中提出“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猜想”的預測要求。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怎樣才能把預測閱讀策略的教學落到實處呢?
(一)借助課文題目預測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與文章內(nèi)容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順著題目去預測,是預測閱讀的好方法。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中,課文題目旁邊寫著“老屋總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嗎”,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題目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預測“老屋總也倒不了”可能會是什么原因。根據(jù)教師的引導,有學生說因為老屋建造的時間長了,不結(jié)實了,自然會倒下;有學生說“老屋不會倒下,因為題目中就先說老屋總也倒不了”,等等。這樣教學,從題目入手,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生接下來的課文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再如,《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的課后練習中有一道題是:“讀讀下面這些文章或書的題目,猜猜里面可能寫了什么?!辈⒘谐隽恕抖阖堌埓笸酢贰断穆宓木W(wǎng)》《帽子的秘密》《柔軟的陽光》《團圓》《小靈通漫游未來》等題目,對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后習題引導學生總結(jié)從《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中學到的根據(jù)題目進行預測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根據(jù)題目猜一猜這些書里面可能會寫些什么,然后再讓學生就預測內(nèi)容進行交流;也可以讓讀過這些書的學生告訴大家他們預測的內(nèi)容準確與否。這樣教學,可以夯實學生的預測基礎(chǔ),促進學生預測能力的提升。
(二)借助課文旁批預測
旁批即課文旁邊的批注。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中,首次出現(xiàn)了旁批的形式,這些旁批不僅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指引,讓學生用預測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因此,教師要學會利用旁批指導學生閱讀。
如在“老母雞來找老屋”這部分內(nèi)容的旁批中寫道“我想老屋可能會不耐煩了”,讀到這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讀一讀課文旁批,再想一想:自己讀到這里時,想到了什么?自己的預測和文中小讀者的想法一樣嗎?從而使學生明白預測不是憑空毫無依據(jù)地胡亂猜測,而是有著一定的依據(jù)。這樣借助旁批來引領(lǐng)學生預測,給學生搭建了預測閱讀的支架,使學生逐步習得預測閱讀的方法。在學完這一課后,學生已經(jīng)懂得了旁批的作用。在學習《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和《不會叫的狗》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邊閱讀邊在旁邊寫下自己的預測或者想法。這樣教學,學用結(jié)合,學生進行旁批的過程也就是展現(xiàn)預測思維的過程,它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完整地暴露在教師面前,使學生逐漸樹立主動預測的意識。長此以往,可以使學生的預測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依據(jù)故事情節(jié)預測
故事情節(jié)是最吸引學生的地方。如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吸引自己的情節(jié),卻發(fā)現(xiàn)它戛然而止時,會很自然地激發(fā)出好奇心。因此,教師要巧設(shè)懸念,鼓勵學生預測接下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以讓學生滿足強烈的好奇心的同時,通過驗證預測的過程產(chǎn)生一種特別的成就感,最終逐步養(yǎng)成邊閱讀邊預測的好習慣。
如在《不會叫的狗》一課中,文中寫道:“它很詫異:那個獵人準是發(fā)瘋了,竟然對狗開槍!它跑啊,跑啊……”并為學生呈現(xiàn)了三種結(jié)局。教學這篇課文時,事先教師不要讓學生預習課文,在課上再讓學生讀課文。讀到這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另外的書本蓋住下面的結(jié)局,先自行預測。預測完畢,再讓學生打開蓋住的部分,對照一下自己的預測和哪種結(jié)局一樣。如果預測的和課文完全不同,教師再鼓勵學生和同伴交流自己預測的想法、理由。這樣教學,有預測、有比較,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預測閱讀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增強了預測閱讀的興趣。
總之,預測閱讀策略是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的閱讀策略,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把握編者意圖,明確預測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再從題目、旁批、故事情節(jié)等方面引導學生預測,并鼓勵學生把掌握的預測閱讀策略運用到課外閱讀之中,從而使學生的預測閱讀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作者簡介:梁水芬(1970— ),女,廣西興業(yè)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