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問,我廠水磨石地坪漆地面,每天造成7:30上班,夏季地面總有一層極細的土色顆粒物,有時嚴重一些,有時輕微一些,請問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治?
答:大氣中的顆粒物按照粒徑可分為:懸浮物顆粒TSP(粒徑小于100μm)、可吸入顆粒PM10(粒徑小于10μm),細顆粒PM2.5(粒徑小于2.5μm)和超細顆粒PM1(粒徑小于1μm)。其中PM10、PM2.5和PM1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而且顆粒越細,危害程度越大。
大氣污染狀況與大氣穩(wěn)定度有著密切關(guān)系,大氣穩(wěn)定度不同,高架點排放煙流擴散形狀和特點就不同,造成污染狀況差別就很大。圖1-5為貴廠所觀察到的污染源——隔壁陶瓷廠原料車間噴霧干燥塔和煤氣發(fā)生爐煙氣排放煙囪的煙流形狀。
郝吉明將典型煙流形狀分為五種,即波浪形、錐形、扇形、爬升型(屋脊型)和漫煙形(煙熏型)。圖5和圖3為扇形,煙流垂直方向幾乎不擴散,煙流像一條帶子飄向遠方。從上面看,煙流像扇形一樣展開。而圖5與圖3相比,圖5扇面明顯寬,向下扇頭由于受建筑阻,已經(jīng)開始在廠房外圍和下部出現(xiàn)。而圖3扇面細長,在夜里看,像平流云一樣。這主要是,圖5是由于輻射逆溫,隨著地面輻射冷卻加劇,逆溫逐漸向上擴展,黎明時逆溫強度最強,逆溫層接觸,煙流不能穿越逆溫層,造成煙塵在地面集聚和有限擴散,所以造成嚴重污染。圖3的逆溫層是由于天氣變化,陰雨天氣,空氣上部有冷氣流云層,而地面輻射逆溫強度有不是很低,形成類似于平流效果扇形煙流,煙流高、逆溫層厚且靠上,不會形成對地面構(gòu)筑物嚴重污染。圖4和圖1為漫煙形,由于輻射逆溫,日出后逆溫從地面向上逐漸消失,由于穩(wěn)定大氣從地面向上逐漸擴展,當擴展到煙流的下邊緣或高一點時,煙流便發(fā)生了向下的強烈擴散,而上邊緣仍處于逆溫層中,漫煙形便發(fā)生了。與圖4相比,圖1發(fā)生在陰雨天,由于陰雨,太陽光輻射強度低,地溫上升慢,逆溫層雖然有所上升,但是仍沒有脫離地面,同樣由于逆溫層作用,煙塵在地面集聚和有限擴散,造成較嚴重污染,但是相對圖5要稍微弱一些。圖2為為屋脊型,煙流的下部是穩(wěn)定的大氣,上部是不穩(wěn)定的大氣。日落后,由于地面輻射冷卻,底層形成逆溫、而高空仍保持遞減層結(jié),雖然維持時間較短,但是對近地面污染較小。
從對貴廠夏季造成車間地面污染源——隔壁陶瓷廠煙囪煙流形狀的分析來看,晴朗的夜晚由于輻射逆溫,地面溫度逐步下降,尤其是在靜風條件下和逆溫強度較高的凌晨,由于煙流無法穿過逆溫層,逆溫層有極低,煙流穿過窗戶或屋頂透氣天窗對車間環(huán)境會造成嚴重污染,這是造成夏秋季早晨水磨石地坪漆地面有一層土色顆粒物的主要原因。夏秋季雨季對凈化空氣減少空氣中顆粒污染物有幫助,但是陰天,尤其是靜空條件下,由于云層隔斷太陽熱輻射,會延長早晨和上午地面溫度回升時間,從而會造成輻射逆溫扇形煙流污染時間。
綜上所述,貴公司應該責成隔壁陶瓷廠嚴格執(zhí)行《陶瓷工業(yè)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各項指標,尤其是顆粒物排放指標。由于隔壁陶瓷廠煙囪與貴廠距離在200米以內(nèi),實際上在10米以內(nèi),除了按照要求執(zhí)行煙囪排放口比建筑物屋頂高出一定高度外,應根據(jù)風向玫瑰圖和實際污染危害程度,適當抬高煙囪排放口高度。貴公司應該加強本廠內(nèi)土地100%綠化,原料100%覆蓋,并責成周邊工廠和園區(qū)做好綠化和覆蓋。為了防止夜晚輻射逆溫造成的煙氣流倒灌車間現(xiàn)象不再發(fā)生,請做好密閉措施,尤其是夜晚,陰云天氣和靜空天氣,要延長密閉時間至中午;為了防治大氣污染,尤其是PM2.5以下顆粒物對夜間工人的危害,請夜班工作做好勞動防護,做好車間噴淋降塵措施和佩戴防塵口罩勞保措施,也可以在通風天窗口設(shè)置噴淋雨幕防治煙塵氣流進入車間。
參考文獻
[1] 郝吉明,馬廣大,王書肖主編,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第77-80頁.
(韓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