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建高
摘?要:近年來我國中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指標堪憂,尤其是中學生心理與健康教育,據調查江西省有近百分之七十的中學沒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近半的中學生無法正確回答健康教育相關知識?,F如今中學生課業(yè)壓力增大,中學生健康問題被多次提及,但由于大部分中學對課程數量的要求,所以很難開設專門的健康教育課程。本文通過論述中學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的教學策略研究向省各中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健康教育
一、正確運用室內體育課程
在日常課程教育中常常出現由于氣候問題造成的室外體育課不便,這時的體育課程就會變?yōu)槭覂日n程,許多體育教師會讓室內體育課變?yōu)樽粤曊n或聯系其他學科教師上課,這樣其實是浪費了寶貴的健康教育時間。體育教師可在室內體育課時向學生教學相關健康知識,促進學生對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在教學中要強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減輕學生輕視心理,避免應輕視造成的學習不認真等情況。在室內體育課時可選擇在階梯教室等大教室進行合班健康教學,即減輕了教師壓力又能很好的利用課堂時間,為避免學生輕視,可在課堂上播放相關健康教育視頻,避免學生忽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課堂與文化學習課堂不同,健康教育課堂更加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性,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調動學生熱情,可采取問答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增強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二、與室外體育課融合
由于體育課較其他課程來講課程數量少很多,所以在健康教育中會出現課程數量不足的情況,這時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運用室外體育課時間,在室外課堂中向學生教授知識,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認識,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
(一)與課前準備活動融合
在體育課的課前熱身活動中,教師可在喊口號時向學生教學,如該動作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該動作不標準會造成什么后果等等。在準備活動過程中,有許多學生會不重視,做動作迷迷糊糊,不認真,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其不標準的動作講述該行為的危害,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積極性,避免因不重視造成的身體損傷。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對不重視學習的學生進行私下教育,保障學生學習態(tài)度,避免學生健康教育不足造成的傷害。
(二)與課堂內容相融合
當前中學生體育課程內容多為長跑、短跑、籃球、足球等基礎性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可對學生訓練做出指導,點名訓練對健康的意義及錯誤訓練的傷害,在訓練過程中向學生教授如“運動極點”等健康教育內容,加強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認知,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注意向身體不好無法正常訓練的學生進行額外教學,避免學生學習程度不一。
(三)與季節(jié)相融合
在教學過程中,季節(jié)的變化也可以向學生教授不同的內容,如在春季可向學生教學花粉過敏問題、食物中毒問題等;夏季可以向學生教學中暑急救問題、曬傷急救問題等;秋季可向學生教授溺水急救問題、外傷急救知識等;冬季可向學生教授凍傷處理問題等等。通過對相應季節(jié)極易出現的相關健康問題與學生展開學習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及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進度,在相應情景演繹下進行教學任務往往效果更加明顯。
(四)與突發(fā)事件融合
在體育課堂上常常出現突發(fā)事件,如學生受傷等問題,這時教師不但要及時處理學生傷情還需向其余學生教授相關傷口判斷知識,如在腳受傷后扭動腳踝,如能動則是扭傷,不能活動則需考慮骨折需要送醫(yī)。此類知識在沒有教學模型時學生的理解力可能并不能完全認識,所以不能浪費每一個教學機會。
三、全力宣傳健康教育
社會與學校應合作宣傳健康教育理念,向學生、學生家長及各科教師宣傳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取得支持。學??上蛏鐣暾埿睦磲t(yī)生的合作,幫助學生處理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向學生教授心理健康知識。同時可舉行全校講座,邀請學生家長參與,通過對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的演講,使家長、學生對健康教育重視起來。
這里著重講一下心理健康教育。近年來,心理疾病患病年齡持續(xù)降低,甚至還未上中學就已經確診抑郁癥、躁郁癥、狂躁癥等心理疾病,我們知道,在目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中,心理疾病是一類“丑陋”的疾病,是被人詬病的,甚至許多人會認為心理疾病就是“腦子有問題”。學生家長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往往持不關心態(tài)度,對心理疾病問題也不了解,甚至會在學生提出看心理醫(yī)生時拒絕學生的要求,致使目前學生心理問題越發(fā)嚴重。這需要家長、教師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認知,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四、結語
健康教育在新課改后頗受重視,但由于各種原因健康教育課程進程緩慢。提出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教學相融合既可以很好保障其他課程時間,也可以促進學生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可謂一舉兩得,但目前這只是一個理論,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就目前來看,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合理運用體育課程,增加學生健康教育知識內容是必將實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