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河
30歲那年,我和新婚不久的妻告別老家雙雙來到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打拼。
剛來島城的那段日子很苦。憑借寫作的特長,我謀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媒體做采編。所謂采編,其實就是到處拉贊助。盡管已經很努力了,但幾個月下來卻還是業(yè)績平平,進展甚微。而在一家商場做服裝導購的妻,也是收入平平,為此我倍感焦急。眼看就要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我不由得心生退意,既然在這里如此不順,還不如折回老家。
妻卻很堅定,她說:“天無絕人之路,只要堅持住,我相信一切都會有的?!?/p>
盡管這些話怎么聽都像是在喊口號,充其量也就是自我安慰,但它出自一個弱女子之口,尤其當我看到妻目光里的那種滿滿的自信后,當時還是深深地被觸動了。巧的是恰在這時我有幸結識了一位大哥,命運也隨之峰回路轉柳暗花明起來。
大哥是一家企業(yè)老總,因為熱衷公益,電視報紙上常常露臉。早就有意做個專訪,卻一直擔心吃閉門羹,故遲遲未敢貿然行動。打電話約了兩次,均未果,第三次又硬著頭皮打過去,才終于約訪成功。沒想到的是,大哥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學愛好者,尤其對古典詩詞近乎癡迷。共同的愛好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那次不但采訪順利,而且相談甚歡,大有一見如故之感。
大哥長我10歲,企業(yè)做得風生水起,可謂功成名就。他很快就幫我打通了人脈,我的工作自然也隨之變得如魚得水,不到半年就一躍成為了采編部里的佼佼者。
隨著我收入的相對穩(wěn)定,妻也不甘再繼續(xù)給別人打工了,一心想開一家自己的服裝店??伤銇硭闳シ孔饧由蠁淤Y金,我們還是覺得力不從心。大哥知道這件事情后,二話沒說就拿出了6萬塊錢給我,并很鄭重地說:“不許拒絕,我這不是借給你的,這筆錢是專門投資給弟妹用來圓夢的基金,將來我可是要分紅的!”
就這樣,我和大哥一路交往下來,幾乎都是他在幫我。都說朋友是我們今生自己尋找來的沒有血緣的“親人”,而大哥于我又豈止是親人,萍水相逢,竭力相助,且不求任何回報,這無疑就是我生命中的貴人。而且,他還是一次次開啟我人生幸福之門的那把鑰匙。
可我在心里有一絲小困惑。事皆有因果,大哥之所以如此不遺余力地幫我且無求于我,想必也定有其因的??蛇@個“因”又到底是什么呢?
這個小問號一直盤旋在我的心里,百思而不得其解。便在又一次跟大哥小聚時很委婉地道出了我的困惑。大哥一聽便笑了:“那我就先給你講個小故事吧,還記得幾年前在老城區(qū)那家最有名的飯店里的那場飯局嗎?”
大哥的話,瞬間就把我的記憶拉回到了5年前的那個夏天。那是在我和大哥真正認識之前大約一個多月那會兒,一次,我隨我們領導去參加一個飯局,東道主好像是一位歸國華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還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酒過三巡,眾人都幾近微醺后,他突發(fā)奇想,要在座的所有人都得講一個關于自己和母親的故事。
輪到我時,我便講述了17歲那年自己應征入伍時經歷的一件小事。彼時因為家境拮據(jù),所以高中尚未畢業(yè)的我便毅然放棄高考,報名參軍。臨行那天,已經嫁人的兩個姐姐以及姑嬸姨娘的親戚們一共湊了70塊錢塞給我,說是窮家富路讓我?guī)?。我知道當時的家境,便趁母親去灶屋煮餃子的工夫,偷偷將50塊錢藏到堂屋土炕上的草席底下。
3個月的新兵連集訓后,我接到了大姐的信。大姐說,年前臘月二十三那天,娘收拾屋子要掃炕時,掀開草席發(fā)現(xiàn)了那50塊錢,老淚縱橫。次日一早,母親就趕赴縣城用那50塊錢置辦了年貨。在那個吃一頓白面饅頭、看一眼黑白電視都是奢望的年代,全家人方得以過了個還算豐盛的春節(jié)。
記得當時我盡量用了比較輕松的語氣訴說,可最后還是一不小心弄濕了大家的眼睛,更沒想到的是那天大哥其實也正好在座。
大哥說:“我平生交友有一個底線,那就是這人必須懂孝道,當初我就是看好了你是個孝子,加上又有點小才華,志趣相投,所以才鐵了心與你交往的。”
大哥的話不但令我困惑全無,更讓我恍然大悟。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顯然這貴人也不會從天而降的。與其說貴人是遇到的,倒不如說是修來的更準確。試想倘若沒有當初我那個“50塊錢”的孝為,又哪來此后的這個巧“遇”呢?
(民民摘自《分憂》2020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