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磐石之堅 連理之昌
    ——賴少其與曾菲的丹青之約

    2020-10-20 14:08:44方磊
    收藏家 2020年9期
    關(guān)鍵詞:扇面

    □ 方磊

    圖1 賴少其 壽而康26×69厘米 2000年 賴少其親屬藏

    自古以來,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的丹青眷侶不在少數(shù),元代就有“趙管風流”的故事流傳下來?,F(xiàn)當代有張伯駒與潘素、吳湖帆與潘靜淑、傅抱石與羅時慧、吳作人與蕭淑芳、謝稚柳與陳佩秋等,他們在生活上是情意綿綿的人生伴侶,在藝術(shù)上更是在師友之間。相比之下,賴少其與曾菲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傳奇故事,但更多的是普通人的溫暖與深情。

    賴少其,當代著名的版畫家、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作家、詩人。20世紀30年代,與李樺等人成立“現(xiàn)代版畫研究會”,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并得到魯迅先生的指導(dǎo)。1939年在安徽參加新四軍,與曾菲相識?!巴钅鲜伦儭焙?,賴少其輾轉(zhuǎn)至蘇中解放區(qū),進行軍隊文化宣傳工作,期間,賴少其曾菲重逢并成婚。解放后,賴少其先后在南京和上海負責文化建設(shè)事業(yè),曾菲相伴左右,與滬上書畫名家相交甚廣。1959年后,賴少其在安徽開創(chuàng)地區(qū)文化事業(yè),曾菲夫唱婦隨,相夫教子。1986年,賴少其回歸故里廣州,在曾菲的極力支持下,賴少其的藝術(shù)成就再攀高峰。

    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從抗戰(zhàn)時期的版畫創(chuàng)作到上海時期的花鳥畫創(chuàng)作,從安徽時期的黃山之作到廣州時期的“丙寅變法”,再到生命最后五年的“衰年變法”,賴少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均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藝術(shù)作品,一生作品逾萬件,其中一些作品是贈于夫人曾菲的。賴少其在給曾菲的作品上或鐫革命宣言、或寄語深遠、或樸素告白,無一不是表達自己對妻子的無限愛意。

    圖2 賴少其 曾菲0.9×0.9×2.4厘米 1943年 賴少其親屬藏

    賴少其的臨終絕筆也是給夫人曾菲的,感人至深。2000年11月,曾菲因過度勞累而病倒,為陪伴丈夫,她與賴少其住在相鄰的病房。27日下午,仿佛預(yù)感到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賴少其,坐著輪椅來敲妻子病房的門。曾菲當時患有重感冒,為防止傳染給丈夫,勸他不要進來。賴少其回到自己的病房后,手書“壽而康”(圖1),并請助手送給曾菲,曾菲當即捧字而泣。次日凌晨,賴少其便安靜地離開了人世,這幅書法竟成了賴少其對妻子的最后告白。

    一、革命夫妻,患難與共

    歷史回到1938年秋,曾菲從老家廣東梅縣到達江西南昌,加入新四軍,半年后赴涇縣戰(zhàn)地服務(wù)團工作。期間,賴少其也從桂林來到云嶺,曾菲與同是廣東同鄉(xiāng)的賴少其第一次相遇。個人命運與時代相連,1941年初爆發(fā)“皖南事變”,賴少其被俘關(guān)押在上饒集中營,與曾菲失散,曾菲也以為賴少其已犧牲。1941年底,賴少其從上饒集中營成功越獄后,調(diào)任一師戰(zhàn)地服務(wù)團任團長,恰好曾菲也在此工作,兩人重逢,不勝喜悅,朝夕相處,愛情順理成章地萌芽、開花。1943年秋,他們在戰(zhàn)地服務(wù)團團部舉行了婚禮。新婚之夜,賴少其將親手鐫刻的一枚名章“曾菲”送給妻子,邊款刻記其自作的愛情宣言“月印深潭兩度清,春水綠波相映人。分明無法分光影,要把人心當天心”(圖2)。

    圖3 20世紀50年代的賴少其與曾菲

    賴少其于1941年在上饒集中營初涉篆刻,這枚印章也是其早期作品。觀此印,線條脈絡(luò)分明,意到筆到,十分自然?!霸啤倍指骶咛厣?,章法于遲澀中見暢達、險絕中見和諧,嚴謹而不失天真爛漫之趣。賴少其在28歲時便有較高的篆刻造詣,這與其版畫家的出身不無關(guān)系。其于1934年在《木刻經(jīng)驗談》一文中便介紹了圓刀、三角刀、排刀等各種鐫刻刀法,于1939年在《工作與學習·漫畫與木刻》中也闡述了木刻與石刻在鐫刻刀法上的共通之處:“使用圓刀或圓鑿最應(yīng)注意二點:一是要板底刻得很平不許有半點凸出,一是刀痕不許有連續(xù)的波裝(狀)形,最標準的是刻成淺弧底;這是就畫面的清潔明朗而言的。但有時也不受他的限制,反而利用這起伏的刀痕,造成了濃厚的‘木味’,德國的木刻最會利用此法,也多用此法;中國的金石也以此為刻印的靈瑰”①。賴少其對木刻刀法的精通使其能觸類旁通,探索版畫與篆刻二者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此,版畫創(chuàng)作的豐厚經(jīng)驗為賴少其的篆刻奠定了技術(shù)基礎(chǔ)。這枚賴少其早年的篆刻作品也是夫妻二人近60年不朽愛情的真實寫照。

    二、藝術(shù)伉儷,玉汝于成

    新中國成立后,賴少其在南京和上海主持文藝界工作。1956年,周總理在最高國務(wù)會議上提出在上海成立中國畫院,并委任賴少其為籌委會主任。“因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學點國畫歷史知識,以便做好工作”②。此時,賴少其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開始深入傳統(tǒng),并且與傅抱石、賀天健、吳湖帆、潘天壽、王個簃、唐云、謝稚柳、陳佩秋等名家交游往還不斷、互動頻繁。受賴少其的影響,曾菲也逐漸地融入了這個藝術(shù)群體。當賴少其用有限的薪水去購買漢磚、陳老蓮花卉冊、王鐸書法用于師法傳統(tǒng)之時,曾菲從未反對,而是默默地精打細算,維持家用,撫養(yǎng)幼子(圖3)。曾菲用實際行動支持了賴少其的藝術(shù)追求,不僅表達了曾菲對賴少其的絕對信任,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曾菲超凡的藝術(shù)鑒賞力。

    這對從戰(zhàn)爭歲月里走出來的革命夫妻,在新時代漸成藝術(shù)伉儷,并得到了藝術(shù)界的肯定。對此感觸最深的,當屬傅抱石,他也正是在夫人羅時慧的支持下得以大成的藝術(shù)家。1953年6月,傅抱石繪成扇面《湘夫人》(圖4)后贈于賴少其,并在左上角題云:“近來頗親筆研,得此率奉少其先生、曾菲夫人驅(qū)暑之需,并乞儷政。一九五三夏,弟抱石,金陵記”。同樣,李可染也在舊作《漓江天下景》上題“曾菲少其同志指正”后,贈于賴少其夫婦。此類贈品還有很多,由此可見,藝術(shù)界對這對伉儷是給予認可的,是欣賞有加的。

    圖4 傅抱石 湘夫人 扇面19×50.3厘米 1953年 美國懷石樓藏

    1959年,賴少其調(diào)任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文聯(lián)主席,曾菲也一同來到安徽,在合肥工業(yè)大學工作。在此期間,賴少其開始深入研習新安畫派,并如饑似渴地進行臨摹?!凹依镉性S多被剪裁成長條的宣紙,每天下班回家后,就會在這些宣紙上臨摹古畫。即使是等待飯菜做好前的一二十分鐘也不放過,如此堅持了數(shù)十年”③。不難發(fā)現(xiàn),賴少其后來在藝術(shù)上達到的高度,不僅有著自己的勤奮,背后也有著曾菲的默默付出。

    曾菲對賴少其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給予了一貫的支持,賴少其對妻子亦關(guān)愛有加。1969年,賴少其、曾菲被下放兩地,不能團聚。賴少其惦記著在戰(zhàn)爭年代患上脊椎病的妻子,遂親手打磨了一個小木槌(圖5),送給妻子敲腿捶背。賴少其在槌柄上鐫刻頗具時代感的“挖私根”三個字,并刻“一九六九年夏于大蜀山”。從刀痕上不難看出賴少其深厚的木刻功底,字里行間也見證著伉儷情深。

    圖5 賴少其 銀鋤31×1.5×1厘米 1969年 賴少其親屬藏

    在艱難困苦的歲月里,賴少其飽受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也正是因為曾菲的不斷開導(dǎo),他才得以渡過難關(guān)。其時,賴少其開始結(jié)識當?shù)氐霓r(nóng)民、鐵匠,重拾早年在木刻運動中常用的木刻刀,磨制了一些石頭開始搞篆刻。在20世紀70年代,賴少其自治了數(shù)百方印章,其中有一方是送給曾菲的(圖6)。從其1943年送給曾菲的定情信物,到這方印章,可以管窺賴少其篆刻的大致面貌。賴少其的書法以隸書最具特色,他有副鐵打的對聯(lián)“筆墨頑如鐵,金石擲有聲”,正是其追求的結(jié)構(gòu)樸茂、線條厚重的境界。其吸取鄧石如“以書入印、印從書出”之精髓,篆刻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以隸入印”,此印便具漢印之樸茂古風。在篆刻藝術(shù)上,雖然隸書不如篆書富有變化,致使印制上有所限制,但賴少其把書法中的漲墨、枯筆等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應(yīng)用到篆刻中,遂致“刀有筆意”,創(chuàng)作上便有了自己獨特的面目。后來,賴少其從創(chuàng)作的數(shù)百方篆刻作品中,精選出135方匯集自編成《無逸室印存》。

    三、扇面寄情,林下之風

    同大多數(shù)書畫家一樣,賴少其亦善作扇面,于較小的空間內(nèi)運用藝術(shù)語言,實現(xiàn)藝術(shù)理想,以達到“小中見大”的境界。同樣,這些扇面中也有多幅是送給夫人曾菲的。

    1965年夏,賴少其為曾菲制書法扇面(圖7),其正面用行書寫就“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毛主席詞《婁山關(guān)》。一九六五年夏為曾菲同志書于淝濱”,并落款“老賴”。賴少其在背面用隸書寫就“毛主席詞十六字令。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一九六五年夏為曾菲同志書”,同樣署名“老賴”?!袄腺嚒笔窃茖嚿倨涞年欠Q,賴少其在這一時期的書畫作品上,亦常以此作為落款。

    論其書法,20世紀60年代,賴少其的書風尚在形成階段,其書法從臨習鄭板橋入手,繼而王羲之、伊秉綬。觀此扇面,賴少其行書習王羲之妍美俊健的書風,其隸書則有伊秉綬高古博大之氣象。同時,書家為了充分體現(xiàn)扇面精雅的品格,在字號的大小、字數(shù)的多少、毛筆的選擇、墨法的和諧等諸方面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賴少其的用情用心之深。

    1988年5月,賴少其再次為曾菲制扇面(圖8),并在反面手書“嶺上臘梅已結(jié)子,二月春風似剪刀。一九八八年五月于羊城之木石齋。為曾菲驅(qū)署(暑)”。后于次年五月,賴少其又在正面補臘梅,并題“畫金農(nóng)墨梅一枝,己巳五月于木石齋。賴少其筆”。

    賴少其自20世紀60年代便臨習金農(nóng)墨梅,為了使書法與畫面相得益彰,賴少其同時開始學習金農(nóng)的“漆書”。“但我當時對金冬心的漆書并無研究,是此后,一邊學畫一邊了解金冬心‘漆書’所由來的”④。到了20世紀80年代,賴少其的書法已完成從王體向金農(nóng)體的轉(zhuǎn)換。金農(nóng)被譽為“具金石氣”,“得漢魏風骨”,賴少其從金農(nóng)身上吸取了深厚的養(yǎng)分,并形成了橫粗直細、結(jié)體長方、凝重如鐵的獨特面貌。這是兩位書家在審美上的契合和思想上的共鳴。同時,隸書的厚重更能體現(xiàn)出扇面的典雅,字里行間充滿了靜穆雅逸之氣。畫面上,一枝臘梅從右側(cè)伸出,獨自盛開,整體畫風清雅、寧靜。墨梅的雋永與書法的沉著相得益彰,與扇面精巧的品格也和諧一致。賴少其用深邃飄逸的扇面不僅為曾菲驅(qū)暑,更為妻子增添林下之風。誠然,這兩幅扇面都是較為精到的作品,亦是二者情深意濃、藝術(shù)鑒賞的見證。

    四、天涯游蹤,琴瑟在御

    1980年4月至9月對于“六十五翁”賴少其來說,是其山水畫創(chuàng)作生涯中一個極其特殊和重要的時期。正是此時,他五上黃山,開始將黃山納入自己的主要創(chuàng)作對象,正所謂“為余勢負天工背,索取風云際會身?!?。半年間,他攀遍黃山的各個角落,飽覽了黃山的風云變幻、山石樹木,用古人的筆墨技巧創(chuàng)作了描繪黃山神韻的中堂立軸70余幅。而賴少其每次去黃山,曾菲必然一同前往照顧。據(jù)賴少其之女賴曉峰回憶,“那時候上黃山寫生非常艱苦,母親會給父親準備好饅頭和水?!睘榱私o賴少其補充體力,曾菲會在山下旅館的服務(wù)社買好豬肉,親手燒好紅燒肉等丈夫回來。其時,賴少其創(chuàng)作的《萬松圖》《黃山之贊》(圖9)等諸多佳作,無疑都凝聚著曾菲的心血。

    1980年秋,從黃山歸來后,曾菲又馬不停蹄地幫助賴少其在合肥舉辦畫展,從策展、聯(lián)絡(luò)到作品裝裱,幾乎都由她一力承擔。這是賴少其從藝50年來的第一次展覽,在畫壇引起轟動。之后,賴少其陸續(xù)在上海、福州、廈門、深圳、天津、廣州、香港以及日本、泰國舉辦展覽,曾菲都陪伴左右。此時,曾菲已是賴少其離不開的藝術(shù)知音和鼎力支持者(圖10)。

    20世紀90年代,賴少其先后赴美國、法國進行文化訪問,曾菲更是時刻不離左右。尤其是在法國期間,賴少其突發(fā)疾病臥床治療十多天,在曾菲的悉心照料下,賴少其逐漸康復(fù),并堅持坐輪椅去各博物館、美術(shù)館和藝術(shù)中心觀賞大量歐洲藝術(shù)大師們的作品(圖11)。還與中國旅法畫家呂霞光、浙江美院在巴黎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室”學生和美術(shù)界朋友座談交流,在巴黎文化界產(chǎn)生一定影響。

    五、磐石之堅,連理之昌

    1986年,賴少其離開生活了27年的安徽,回到廣州故里,面對南方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賴少其萌生了藝術(shù)變法的思想。他在《丙寅變法》一文中寫到“即在中國畫基礎(chǔ)上更多地吸收西畫。為了使人耳目一新,多用‘方形’構(gòu)圖,既便利于發(fā)揮中國畫的特長(南宋馬遠、夏圭),也便于吸收西畫技法。融合中西,這是中國前人已經(jīng)用之有效的”⑤。至此,賴少其走出了一條中西融合的創(chuàng)新道路,后世稱為“丙寅變法”。這是對創(chuàng)新中國畫的偉大實踐,是對“筆墨當隨時代”的進一步發(fā)展??墒?,正值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的賴少其卻在1989年罹患帕金森綜合癥,時常全身肌肉酸痛、四肢抽搐,還伴有抑郁、焦慮等癥狀。曾菲便時常為賴少其翻看畫冊和相冊,幫助丈夫穩(wěn)定情緒。賴少其“丙寅變法”變法后的數(shù)百幅作品都是在這種狀況下完成的。

    圖6 賴少其 曾菲2.2×1.1×3.6厘米 1969年 賴少其親屬藏

    1989年5月16日,是賴少其的陽歷生日,恰巧這天也是曾菲的陰歷生日。賴少其寓情于懷,一氣呵成畫了一幅山水畫《磐石之堅,連理之昌》(圖12)贈給愛妻,以磐石和青松比喻夫妻感情的堅不可摧和勁挺高潔。作品深遠法構(gòu)圖,枯筆焦墨寫樹石,樹木再加以石青暈染,深沉幽暗,山間云霧“S”型構(gòu)圖,充滿向上旋轉(zhuǎn)的張力。滿紙枯筆焦墨鋪底,再敷石青藤黃。山石濃墨點苔,局部焦墨重點皴擦,以致渾厚質(zhì)樸之色。上題:“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六日,為老夫七十四歲生日,同年五月一十六日為老妻六十八歲生日,磐石之堅,連理之昌,自作銘之,以志不忘。己巳于羊城木石齋,賴少其。”

    圖7 賴少其 毛主席詩詞 扇面13×41厘米 1965年 賴少其親屬藏

    圖9 1980年12月,賴少其在香港辦展賴少其、曾菲在作品《黃山之贊》前合影

    圖10 曾菲是賴少其藝術(shù)的“第一知音”

    圖11 1992年,賴少其在曾菲的陪同下參觀法國各大美術(shù)館

    圖12 賴少其 磐山之堅,連理之昌63×67 厘米 1989 年 賴少其親屬藏

    圖13 賴少其 山高水流長67×68 厘米 1990 年 賴少其親屬藏

    圖14 賴少其在病榻上作畫

    次年五月,值曾菲生日之際,賴少其又作《山高水流長》(圖13)。高遠法構(gòu)圖,整幅畫面的主體為寥寥十幾片方石,石間用細線加墨點立起筋骨。山石用石黃敷色渲染,突顯山石之明凈,邊角石塊用淡墨皴擦。山間細細留白,枯筆掃過加以淡墨形成飛瀑,山頂和山側(cè)數(shù)株勁松,用赭石點染出熹微的晨光,色彩出挑,遠山仿佛宿墨凝滯,青山遠黛。由塊面和濃重筆墨傳遞出來的拙味完全屬于賴少其的個性,發(fā)揮色彩的渲染和構(gòu)圖的張力來營造空靈飄渺之感。上題“山高水流長。庚午,賴少其。一九九零年五月十六日,老妻正七十,老夫已七十六矣,難得同日生,因記。賴少其?!边@兩幅作品堪稱其“丙寅變法”之代表作,這是其胸中之黃山、夢中之黃山,其中更是飽含對妻子的感激與真情。

    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1992年法國之行后,賴少其基本上只能依靠坐輪椅出行了,但他仍堅持外出寫生。據(jù)賴曉峰回憶,“晚年父親每逢出行,無論是參觀還是寫生,母親就像保護神一樣陪在他身邊?!闭窃谠频恼疹櫹?,賴少其的藝術(shù)生命得以延續(xù),筆耕不輟,仍創(chuàng)作各類書畫數(shù)百幅。

    1996年,賴少其病情惡化,醫(yī)生診斷其生命只剩下一年。然而,在妻子曾菲及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賴少其不但脫離危險,又增壽4年,還在生命的最后時期融合南北技法,完成了適應(yīng)嶺南地區(qū)畫風的“衰年變法”。賴曉峰說:“當時父親畫畫完全靠感覺,他的眼睛已經(jīng)不能跟著手走了,整個左手僵硬變形,所幸右手還能動。母親發(fā)現(xiàn)父親吃了藥容易昏昏沉沉,但一拿起筆,就仿佛忘了病痛,于是提出讓父親減少藥量,用更多時間來創(chuàng)作。”在曾菲的安排下,家人給賴少其做了一個木板,每天由兩個人攙扶著他,讓他在病榻上寫字作畫(圖14)。

    暮年的賴少其每一年畫風都有新突破,他不僅將廣東的蓮花山、西樵山、鼎湖山等蔥蘢景致納入畫卷,更膽大提煉南方山水的形與色,與西畫情趣相交融,通過“衰年變法”進入到一種返璞歸真、大自在的境界,畫藝漸臻化境。此時的賴少其或許想起了他的人生導(dǎo)師黃賓虹?!包S賓虹八十以后,開始眼患白內(nèi)障,至八十九歲,視力幾乎完全消失。而在此時,先生創(chuàng)作最勤。這是因為八十歲以前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播下的種子,現(xiàn)在是收獲的時候了,他心中自有丘壑,不是畫眼之所見,而是寫心之所想,憑感覺寫。他筆力千鈞,反復(fù)涂寫,寫出了奇跡,寫出了為千古所無的風格”⑥。

    圖15 賴少其 生日快樂66×41 厘米 1997 年 賴少其親屬藏

    1997年夏,賴少其創(chuàng)作寫生作品《生日快樂》(圖15),作品墨色濃烈、色彩絢爛、渾厚華滋、暢快淋漓,線條極盡旋轉(zhuǎn)、鋪陳滿紙、幾無留白,情感與力量全面鋪展開來卻不粗糙。筆墨渾厚沉郁、筆情恣肆,皴擦與渲染結(jié)合,焦墨與水墨交融。依靠墨的濃淡干濕焦之變化使作品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用或深沉或亮麗的色彩傳達光影,為畫面帶來了更大的可塑性和更多的可能性。上題“曾菲農(nóng)歷六月七日生日快樂,八十二翁賴少其寫生”。話語樸素,卻是對老妻的真誠祝福。

    圖16 賴少其、曾菲墓碑

    此后,賴少其身體每況愈下,曾菲則守護著賴少其和他的作品,曾菲希望將賴少其的作品匯集起來放到博物館、美術(shù)館,分享給全社會。為此,賴少其、曾菲先后向廣州市政府捐贈了294件作品,包括賴少其作品以及賴少其藏品。以此為基礎(chǔ),廣州藝術(shù)博物院隨后建立。2000年11月,賴少其去世后,曾菲又致力于賴少其藝術(shù)的傳承與弘揚,將賴少其留下的一千多件作品,分成三份,一份捐贈給廣州,一份捐贈給合肥,一份留在家里。也正是有了曾菲的捐贈,合肥市賴少其藝術(shù)館得以于2005年建成。

    2009年10月,曾菲突發(fā)大面積腦梗,有一天突然對家人說:“怎么辦,我忽然記不起你父親的模樣了,怎么辦?”家人找來賴少其的照片,曾菲看著照片仍不住地自言自語:“我記不起你父親的模樣了……”,這成了曾菲留下的最后一句清楚的話。

    2014年2月,曾菲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她與賴少其用一生時間完成了彼此的丹青之約。曾菲去世后,骨灰被送往上海,與賴少其合葬在新四軍戰(zhàn)友們共同的墓園里,墓碑上刻印著賴少其當年為紀念二人矢志不渝的愛情而親筆題寫的詩句:“月光如水水如天,不覺尋梅著衣單。夫妻本是同林鳥,同宿同飛上九天?!保▓D16)

    注釋:

    ①賴少其《圓刀使用法》,《工作與學習·漫畫與木刻》,1939年。

    ②賴少其《我畫山水畫》,《賴少其詩文集》,嶺南美術(shù)出社,2005年。

    ③李培《賴少其:劍膽琴心木石魂·鐵筆江山入夢來》,《南方日報》,2015年2月12日。

    ④賴少其《我學習書法的經(jīng)歷》,《賴少其詩文集》,嶺南美術(shù)出社,2005年。

    ⑤賴少其《丙寅變法》,《賴少其詩文集》,嶺南美術(shù)出社,2005年。

    ⑥賴少其《從黃賓虹先生“雁蕩紀游”想起》,《賴少其詩文集》,嶺南美術(shù)出社,2005年。

    猜你喜歡
    扇面
    郭潔
    書畫世界(2024年9期)2024-12-31 00:00:00
    明 董其昌 草書臨十七帖扇面
    中國書法(2023年9期)2023-12-26 18:03:59
    明 吳寬 行書和沈石田登金山詩扇面
    中國書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清 程邃 行書雙進酒詞扇面
    中國書法(2023年3期)2023-08-23 05:05:49
    扇面山水
    安徽文學(2021年11期)2021-11-09 07:21:58
    有趣的羽扇
    精巧扇面畫
    雷家民作品
    國畫家(2019年5期)2019-12-31 01:27:16
    舒強扇面作品選登
    陜西畫報(2018年2期)2018-05-21 08:39:29
    精美的扇面
    啟蒙(3-7歲)(2018年1期)2018-01-24 22:33:40
    哈巴河县| 绥化市| 甘谷县| 安西县| 襄汾县| 康保县| 灵山县| 四川省| 湖口县| 昌邑市| 孟州市| 湘阴县| 丹江口市| 文成县| 嵊泗县| 赤峰市| 万荣县| 佛教| 镇原县| 青岛市| 赣榆县| 张家港市| 城市| 澄江县| 红安县| 土默特右旗| 应城市| 张家口市| 潼关县| 平顶山市| 乌兰浩特市| 海淀区| 汨罗市| 石家庄市| 射洪县| 齐齐哈尔市| 自治县| 邻水| 铁力市| 永仁县|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