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摘 要】 目的:研究比較不同劑量洋地黃類藥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差異。方法:從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間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樣分組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30例靜脈注射西地蘭注射液0.2mg+0.9%氯化鈉注射液20mL,觀察組30例在其基礎上加入西地蘭注射液0.2mg,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0.0%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6.7%,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發(fā)現嚴重不良反應,各項檢查均正常,雖有部分患者出現惡心、頭暈癥狀,但并未影響治療。結論:采用小劑量洋地黃類藥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獲得較為明顯的臨床療效,安全可靠,因此建議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洋地黃類藥物;西地蘭;劑量;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長期嚴重心肌缺血而引發(fā)的心肌急性壞死,為心臟急癥的一種,也是造成中老年心臟猝死的原因之一。AMI患者表現為劇烈、持久的心悸心慌、胸骨后疼痛及發(fā)熱等癥,嚴重時由于心肌大面積梗死容易造成機體器官急性淤血,引發(fā)心力衰竭[1]。此次研究以我院收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不同組別后,采用不同劑量洋地黃類藥物對其進行治療,對比其臨床療效差異?,F在對其臨床資料回顧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間我院收治的6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抽樣分組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其年齡處于45~78歲之間,平均年齡(54.25±12.56)歲,病程在1~17h,平均(2.6±15.6)h;觀察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其年齡處于47~80歲之間,平均年齡(55.56±12.82)歲,病程在1~20h,平均(2.9±5.9)h。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可用于組間比較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對照組靜脈注射西地蘭注射液0.2mg+0.9%氯化鈉注射液20mL,注射時間20min,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西地蘭0.2mg靜脈注射。治療過程中,所有患者均行抗凝、抗血小板、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調脂、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治療,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不耐受患者給予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如非必需,所有患者均應避免給予除洋地黃類藥物以外強心藥物。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治療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為患者心率正常,心功能改善2級,各項臨床癥狀均消失;有效為心功能改善1級,合并有輕度活動受限,各項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無效為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甚至有加重跡象。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相關數據均錄入表格,用軟件SPSS21.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用(x±s)描述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百分數描述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以P<0.05為研究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7%,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無嚴重不良反應,血常規(guī)、肝功能檢查正常,僅有少數患者出現了頭暈、嘔吐現象,但未對治療造成影響。
3 討論
心力衰竭是AMI患者一項常見并發(fā)癥,患者極易由于心功能異常而影響心排血量,引發(fā)組織器官灌注不足等現象,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3]。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進一步加快,患心力衰竭的患者越來越多,有研究顯示[4],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31%患者會由此失去生命,其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對其開展有效的治療很有必要。
有關研究顯示[5],小劑量洋地黃藥物不僅可起到強心作用,同時還可起到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功能、抑制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心率等作用,因此建議將其用于癥狀明顯的心力衰竭加重患者。此次研究中對照組給予洋地黃藥物西地蘭0.2mg治療,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西地蘭0.2mg,該藥物具有作用持久、與血漿蛋白結合度高、在人體內蓄積性高等特點,可促進患者更好的恢復。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同時兩組患者使用洋地黃類藥物西地蘭治療,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提示在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中采用小劑量洋地黃類藥物治療效果確切,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采用小劑量洋地黃類藥物治療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獲得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然而,此次研究所選樣本量較小,并且目前在AMI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洋地黃類藥物還存在一定爭議,因此還需進行大量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靜.曲美他嗪聯合β受體阻滯劑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9):63-64.
[2] 王帆.新活素聯合小劑量速尿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4):95.
[3] 余望仙,鮑耀平,郭俊云.小劑量倍他樂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13):15-17.
[4] 韓景艷.不同劑量培哚普利治療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心肌能量消耗變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01):174-175.
[5] 王廣軍.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給予小劑量速尿配合新活素的臨床應用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7):3219-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