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亮 巫興平
【摘 要】 目的:探索中藥配方顆粒熏蒸坐浴用于混合痔術后治療的療效。方法:將60例混合痔術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采用中藥配方顆粒坐浴治療,對照組應用1:5000ml高錳酸鉀坐浴治療,比較2組患者術后疼痛、水腫程度及出血時間的差異。結果:2組患者術后疼痛(術后第3天),水腫程度(術后第5天)比較,差異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出血時間為(3.87±0.78)d,對照組術后出血時間為(4.40±0.97)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混合痔術后應用中藥配方顆粒外洗劑坐浴治療能明顯減輕肛門疼痛、水腫,減少出血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混合痔術后;中藥配方顆粒;坐浴治療
痔瘡為臨床常見病,目前臨床針對三期-四期或已出現并發(fā)癥的痔以手術治療為主,但由于肛門特殊解剖位置,術后易出現創(chuàng)口疼痛、水腫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患者術后換藥恐懼心理。近1年來,我院引進天江藥業(yè)中藥配方顆粒機外洗坐浴、對術后疼痛、水腫取得滿意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60例混合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診斷均符合《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1]中相關標準。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0-65歲,平均(40.73±10.43)歲。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18-67歲,平均(40.13±12.07)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手術治療 兩組患者均采用鞍床下混合痔外剝內扎術,術前半小時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治療。
1.2.2 術后治療 1)觀察組:采用中藥配方顆粒外洗方,主要藥物組成:大黃30g、芒硝30g、蒼術15g、川芎15g、紅花12g、金銀花15g、苦參30g等組成,方法采用天江藥業(yè)中藥顆粒機加工萃取制成顆粒制劑,每次1袋兌入1500毫升溫開水坐浴,每天5-10分鐘,早晚各一次,7天為1療程。2)對照組:采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總入1500ml溫開水坐浴,每次5-10分鐘,早晚各1次,7天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疼痛程度評分。(2)水腫程度評分。(3)創(chuàng)口出血時間。
1.4 評價標準 疼痛程度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l analog scale VAS)[2] ,對兩組患者術后第1、3天疼痛程度進行評分。0分:無疼痛;1-3分輕微疼痛,不影響睡眠;4-7分:中度疼痛,輕微影響睡眠;8-10分:疼痛劇烈嚴重影響睡眠。
水腫程度評分: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第1-5天創(chuàng)口水腫情況。1分:無水腫;2分:水腫范圍直徑<1㎝;3分:水腫范圍直徑1-2㎝(包括1㎝);4分:水腫范圍直徑2-3㎝(包括2㎝);5分:水腫范圍直徑≥3㎝。
創(chuàng)口出血時間:創(chuàng)口出血時間以天(d)為單位。出血消失標準為創(chuàng)口敷料干燥,排便時無出血,或者便后手紙糞便少量帶血。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及水腫評分比較
1)疼痛VSA評分比較:術后第一天,觀察組與對照組疼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三天,觀察組與對照組疼痛差異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水腫評分比較:術后第一天,觀察組與對照組水腫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五天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2.2 術后出血時間比較 觀察組術后出血時間為(3.87±0.78)d,對照組術后出血時間為(4.40±0.97)d,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痔瘡術后患者出現局部水腫、疼痛出血是痔瘡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由于局部早期炎癥,局部感染(或)手術操作等原因,痔術后約30%患者會出現肛管和(或)肛緣水腫,延緩創(chuàng)口愈合,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3-4] 。祖國醫(yī)學認為痔多屬濕熱風燥、火邪傷脈動血,氣血郁滯而成的病機。采用中藥熏洗療法,歷史悠久,而且(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用藥熏痔的記載。近年來藥理研究表明,中藥局部熏洗法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且能促進細胞分裂與肉芽組織的增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創(chuàng)口的愈合,故局部熏洗療效明顯起效迅速[5] 。中藥配方顆粒俗稱“免煎中藥”,是將中藥飲片經過科學工藝加工萃取制成,中藥坐浴使中藥成分借助熱力直達創(chuàng)面,具有明顯消腫止痛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方中中藥大黃、黃柏、金銀花清熱解毒,芒硝、蒼術、苦參燥濕軟堅消腫止癢,川芎、紅花活血行氣止痛生肌之功效,中藥配方顆粒方便、快捷、經濟、無特殊要求,易于患者接受,避免患者住院期間煎藥的煩惱。本研究結果表明應用中藥配方顆粒外洗,療效確切,效果優(yōu)于高錳酸鉀溶液,值得基層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外科焚毀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病專業(yè)委員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結直腸肛門病專業(yè)委員會、痔臨床診治指南(2016版)[J]中華外科雜志,2006.9(5):461-463
[2] 高萬露、汪小海、視覺模擬疼痛評分研究的進展[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3、42(12):144-146
[3] 王越振、劉屹、劉異、等混合痔術后肛緣水腫的防治[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24(1)85-86
[4] 鮑虎豹、段秋莉、王延峰、痔術后肛緣水腫的原因及防治進展[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15、24(34):3867-3869
[5] 任鳴放、中藥熏治療法在肛門疾病中的應用[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3、9(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