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秀英
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大年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17年1月8日去世,年僅58歲。
人們深深敬仰、懷念這位“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當代科學家。
“黃老師傾盡畢生心血的地球探測項目還在繼續(xù),我們時刻都在懷念他,他的為人處世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奔执髮W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大年生前助手于平在電話里告訴記者。
她沒有過多傾訴思念,“我們只想全力以赴把研究工作推進下去。黃老師生前十分低調(diào),一心撲在科研上,我覺得只有做出成績才是對他最好的紀念?!?/p>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多年來,黃大年的事跡在神州大地被廣為傳頌,激勵著無數(shù)人奮力前行。
2009年4月22日第40個“世界地球日”當天,我國啟動了“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但在向地球深部進軍的路上,缺乏高精度地球探測儀器裝備掣肘相關技術的發(fā)展。
彼時,海漂18年之久的黃大年已蜚聲中外。作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他是劍橋ARKeX地球物理公司研發(fā)部主任,帶領著一支300人的團隊,從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動平臺高精度地球重力和磁力場探測技術工作。
2009年底,當聽到祖國的召喚,黃大年立即決定回國。同事們的含淚挽留、妻子賣掉診所后的痛哭、女兒獨在異鄉(xiāng)的孤獨都沒有讓他停下歸國的腳步。
參與“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是黃大年回國后的第一項重要任務——擔任專項第9項目“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項目”的負責人。在他的帶領下,400多名科學家創(chuàng)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碧钛a了技術空白。
他帶領團隊用5年時間完成“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項目”,讓我國深探儀器的技術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地面電磁探測系統(tǒng)工程樣機研制工作取得顯著成果,為產(chǎn)業(yè)化和參與國際競爭奠定了基礎;固定翼無人機航磁探測系統(tǒng)工程樣機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nèi)無人機大面積探測領域的技術空白……
人們難忘他作為戰(zhàn)略科學家的高瞻遠矚。黃大年推動成立吉林大學移動平臺探測技術研發(fā)中心,以航空重力梯度儀為核心,建立立體探測系統(tǒng)。
回國僅半年多,黃大年就統(tǒng)籌各方力量,繪就了一幅宏大的新興交叉學科藍圖。2016年9月,一個輻射地學部、醫(yī)學部、物理學院、汽車學院、機械學院、計算機學院等的非行政化科研特區(qū)初步形成,黃大年擔任吉林大學新興交叉學科學部首任部長。這個戰(zhàn)略設想涉及衛(wèi)星通信、汽車設計、大數(shù)據(jù)交流、機器人研發(fā)等眾多科研領域。
人們心疼他的分秒必爭。永遠坐最
晚一班航班,手術前一天還在談工作……
黃大年辦公室墻面上有著一張巨大的日程表,直觀地說明了主人的忙碌:赴西北地區(qū)指導地方科技建設、教育部“長江學者”評審……
日程表上的時間停在2016年11月29日。上面潦草地標記著“第七屆教育部科技委地學與資源學部年度工作會”。那天凌晨2點,北京飛往成都的最晚航班剛一落地,黃大年就被急救車接走。經(jīng)過簡單檢查后,他逃出醫(yī)院,“因為第二天的會太重要了”。
他的眼里只有工作。傍晚時分,黃大年的夫人張燕常拿著切成小塊的水果來辦公室看望他?!包S老師總是說,放那兒吧,正忙呢,你先回去?!秉S大年的學生馬國慶說,雖然師母會要求看著他吃完,但經(jīng)常還是無奈地走了。
人們感念他的不求私利、無私忘我。他將科學放在第一位。一回國,黃大年就攪動了國內(nèi)學界。自然資源部科技發(fā)展司司長高平曾說:“大年不講‘關系,不搞‘你好我好大家好。他是學界的一股清流?!?/p>
作為國家多個技術攻關項目的首席專家,黃大年經(jīng)手數(shù)億元的項目經(jīng)費。怎么分配這一筆錢,他的發(fā)言權(quán)最大。有和他相熟的專家來找黃大年要經(jīng)費,黃大年卻說:“在科學上,我沒有對手,也沒有朋友。”
黃大年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他已經(jīng)走遠,但他又從未離去。他精神的火炬,還在照亮無數(shù)人前行的道路。
◎ 來源|科技日報(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