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瑜 張又祥 翁志媛 于力
(廣東省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 廣州510180)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行性病毒(甲型、乙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臨床常見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明顯增高。根據(jù)《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修訂版)[1],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建議發(fā)病48 h內(nèi)盡快予神經(jīng)氨酸酶抑制劑(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治療,其作用機制為高選擇性地與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經(jīng)氨酸酶結合,阻斷病毒顆粒的釋放,減少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目前臨床常用NAI有奧司他韋、扎那米非和帕拉米韋。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奧司他韋和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治療流行性感冒患兒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確診流行性感冒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沙醫(yī)院住院的患兒共46例,分成觀察組20例和對照組26例。觀察組男12例,女8例;年齡2個月~11歲,平均(2.84±0.70)歲。對照組男18例,女8例;年齡2個月~8歲,平均(2.55±0.46)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修訂版)[1]流行性感冒診斷標準;流感病毒快速還原檢測陽性(鼻拭子);半年內(nèi)未接種過流感疫苗。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疾病或腦炎;近期使用過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治療中途中斷,簽字出院。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接受常規(guī)檢查和治療。對照組:按體質量給予奧司他韋膠囊(國藥準字J20090076)口服治療,2次/d,<15 kg患兒30 mg/次;15~23 kg患兒45 mg/次;>23 kg但≤40 kg患兒60 mg/次;>40 kg患兒75 mg/次。療程5 d,復查流感核酸轉陰后停藥。觀察組:予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70004)治療,1次/d,60~90 d嬰兒8 mg/kg,91 d~11歲兒童10 mg/kg,靜脈滴注。療程1~5 d。體溫降至37.5℃以下且持續(xù)≥24 h予停藥,重癥病例療程可適當延長。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抗病毒療程、平均住院天數(shù)、體溫恢復正常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治療費用。
1.5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治療<48 h體溫降至正常;有效,治療48~72 h體溫降至正常;無效,治療>72 h發(fā)熱無好轉??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0%,與對照組的96.15%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兩組抗病毒療程、平均住院天數(shù)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 兩組抗病毒療程、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平均住院天數(shù)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抗病毒療程、平均住院天數(shù)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s)
表3 兩組抗病毒療程、平均住院天數(shù)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s)
?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
2.4 兩組治療費用比較 奧司他韋(達菲)膠囊75 mg/粒,20.49元/粒,對照組平均療程(3.90±0.71)d,總費用65.36~94.67元;帕拉米韋氯化鈉(力緯)注射液0.15 g/100 ml,132.00元/瓶,觀察組平均療程(3.79±0.90)d,總費用393.36~630.96元。觀察組總費用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流感發(fā)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易引起暴發(fā)流行。兒童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未完善,患流感后癥狀比成人更為嚴重,全身反應明顯,易合并細菌及支原體感染,若治療不及時,并發(fā)癥多,可引起嚴重后果,甚至死亡。在流感患兒中,多數(shù)為門診治療,口服用藥依從性差,常合并高熱不退、抽搐、胃腸炎、肺炎等,或合并重癥感染。
兒童流感治療指南[1]及專家共識[2~3]中推薦,對癥治療基礎上盡早聯(lián)合奧司他韋治療兒童流行性感冒,能迅速緩解臨床癥狀,縮短病程,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臨床療效確切。賈艷琪等[4]對NAI治療兒童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了Meta分析,結果表明,NAI可明顯減短兒童流感癥狀的持續(xù)時間和流感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說明NAI治療兒童流感確有效果。帕拉米韋是一種新型的NAI,作為NAI唯一的靜脈劑型正逐漸應用于臨床流感治療中。有研究表明,帕拉米韋對流感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奧司他韋[5~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抗病毒療程、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平均住院天數(shù)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帕拉米韋與奧司他韋兩種藥物治療流感,臨床效果基本一致。兩組抗病毒治療費用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口服藥和靜脈用藥各有優(yōu)勢,口服藥性價比高,根據(jù)“能口服不靜脈”治療原則,適用范圍更廣,而靜脈用藥適合不能口服,或不適合口服用藥的特殊患兒[7]。
另外,兩組中各有1例治療無效(退熱時間超過3 d),觀察組治療無效的患兒并發(fā)支氣管肺炎或合并細菌及肺炎支原體感染,用“璜卞西林+阿奇霉素”治療,退熱時間長與診斷時間和藥物起效時間有關。對照組治療無效的患兒并發(fā)EB性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退熱時間長與診斷時間和加更昔洛韋治療的時間有關。以上2個病例均住院天數(shù)長,結局是好轉出院。兩組病例中,治療3~5 d后,復查流感核酸均轉陰。需要注意的是,與奧司他韋相比,帕拉米韋是一種新型的小分子環(huán)戊烷類結構藥物,有更長的半衰期,是一種效果較為確切的藥物,但是其成本也要高于奧司他韋。如果選擇帕拉米韋治療,患兒治療費用一定會增加,這就需要與患兒家屬溝通,讓家屬酌情選擇。
綜上所述,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治療流感患兒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安全性及耐受性好,是流感治療的有效方法。帕拉米韋作為NAI的唯一靜脈制劑,特別適用于危重癥、口服依從性差、合并胃腸功能反應等患者。當然,靜脈輸液費用更高,可能帶來額外的經(jīng)濟負擔,以及穿刺和輸液的風險,治療前有必要充分與患兒家屬溝通,獲得同意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