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巨野274900)
黃疸是一種新生兒常見病,當膽紅素水平超過95百分位時,為高膽紅素血癥,應予以干預[1]。超過2/3的足月兒或晚期早產(chǎn)兒會出現(xiàn)高膽紅素血癥[2],高膽紅素血癥尤其重癥易損傷患兒的心、腦、肝、腎等重要器官,可影響聽力,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遺癥。因此,應重視重癥黃疸的早期干預和治療。筆者應用藍光照射聯(lián)合茵陳蒿湯加減治療重癥黃疸患兒45例,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以重癥黃疸入院患兒90例為研究對象?;純壕现匕Y黃疸診斷標準,未結合膽紅素增高,直接膽紅素值在正常范圍。部分患兒總膽紅素值達到了換血療法標準,其父母拒絕換血療法治療。將9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5例。治療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1~28 d,平均(16.5±4.6)d;血清總膽紅素(TSB)342~426μmol/L 27例,427~510 μmol/L 15例,510μmol/L以上3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1~28 d,平均(17.2±4.5)d;TSB 342~426μmol/L 26例,427~510μmol/L 16例,510 μmol/L以上3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程度、TSB水平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依據(jù)《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1]:重度高膽紅素血癥,TSB峰值超過342μmol/L(20 mg/dl);極重度高膽紅素血癥,TSB峰值超過427μmol/L(25 mg/dl);危險性高 膽 紅 素 血 癥,TSB峰 值 超 過510μmol/L(30 mg/dl)。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抗感染、肝酶誘導劑等常規(guī)治療,低蛋白血癥者給予白蛋白輸注等支持療法。應用雙面藍光照射,入院后首次給予持續(xù)性藍光照射治療16~18 h,12 h后應用間隙藍光照射,每天照射8~10 h,隔日1次,7 d為一個療程。4~6 h監(jiān)測1次膽紅素,光療結束12~18 h檢查TSB水平。密切觀察患兒面色、體溫、皮疹等情況,治療期間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應用茵陳蒿湯加減口服。均用廣州一方中藥顆粒,茵陳7.5 g,梔子5.0 g,大黃2.0 g,郁金5.0 g,金錢草7.5 g,黃芩5.0 g,澤瀉5.0 g。濕多浮腫加豬苓5 g,茯苓5 g;腹脹加枳實6 g,厚樸6 g;食積不化加神曲5 g,麥芽5 g;嘔吐加半夏4.5 g,竹茹5.0 g。每日1劑,分2次服用,不能口服者鼻飼或灌腸。治療一個療程后TSB≥205μmol/L的患兒,繼續(xù)給予第二療程治療,直至TSB降至正?;虬踩秶?。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治療1周后TSB水平,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肌酸肌酶(CK)、乳酸脫氫酶(LDH)、谷草轉(zhuǎn)氨酶(AST)等心肌酶水平,治療后不良反應(如皮疹、發(fā)熱、腹瀉等)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TSB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TSB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治療組TS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SB水平比較(μmol/L,±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SB水平比較(μmol/L,±s)
?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肌酶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心肌酶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較(U/L,±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較(U/L,±s)
?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膽紅素腦病發(fā)生。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黃疸可以是新生兒正常發(fā)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癥狀,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現(xiàn),既有生理性黃疸,又有病理性黃疸,還有母乳性黃疸。新生兒溶血癥、新生兒感染、膽道畸形、新生兒肝炎等疾病是病理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不管是哪種疾病引起的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水平上升至205μmol/L后,將引發(fā)明顯的神經(jīng)性毒性,血中總膽紅素水平越高,引發(fā)的毒性越大[3]。新生兒膽紅素水平過高是引起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4],重癥黃疸時過量的未結合膽紅素可透過血腦屏障,侵犯基底神經(jīng)核,導致永久性的中樞神經(jīng)損害。膽紅素腦病的發(fā)生與血中游離膽紅素水平相關,一旦發(fā)生膽紅素腦病和核黃疸,會遺留不同程度聽力、智力及運動發(fā)育障礙等。重癥黃疸不僅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損傷,而且過高的膽紅素可引起心肌細胞結構改變,干擾細胞的正常代謝及功能。另外,過高的膽紅素超過肝臟代謝能力,作為氧自由基堆積體內(nèi),引起心臟損傷,致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對患者心肌損傷程度通常以AST、LDH、CK、CK-MB、α-HBDH等檢驗結果加以判斷,尤其CK-MB是心肌細胞的一種酶,多數(shù)在心肌細胞線粒體或胞質(zhì)內(nèi),而心肌外組織含量相對較低。一旦發(fā)生心肌損傷,CK-MB釋放入血,導致血中CK-MB活性增高,其活性增高水平與心肌受損嚴重程度成正比[5~6]。黃疸程度越重,心肌酶譜升高越明顯。因此應及早治療重癥黃疸,防治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心臟損傷,這有助于改善患兒預后。
綜合臨床報道[7~9]:藍光照射治療(光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無創(chuàng)的治療手段,已成為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首選措施。膽紅素對藍光有吸收作用,進而出現(xiàn)異構反應,代謝為不經(jīng)肝臟代謝的光紅素,由膽汁以及尿液排出體外[10],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消退黃疸,有效地預防膽紅素腦病發(fā)生,可降低腦癱發(fā)生率,減少換血機會,改善神經(jīng)發(fā)育預后等[2]。藍光照射治療首次給予連續(xù)光療有助于迅速降低膽紅素,以免過量的未結合膽紅素損傷患兒的心腦等重要器官,以后給予間斷光療,有利于母乳喂養(yǎng),避免長時間連續(xù)光照引起的副作用,如發(fā)熱、皮疹、青銅癥等。
高膽紅素血癥屬中醫(yī)學“胎黃”范疇,濕熱、寒濕、瘀積為主要致病因素,以濕熱最為常見。《證治準繩·幼科》認為“胎黃之候,皆因乳母受濕熱而傳于胎也?!薄吨T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黃疸候》云:“黃疸之病,由脾胃氣實,而外有溫氣乘之變生熱?!睗駸嶂疤N于脾胃,熏蒸于膽,肝膽氣機受阻,疏泄失常,膽汁外溢肌膚,使肌膚面目皆黃,鮮明如橘,謂之陽黃,濕熱內(nèi)阻,脾失健運,胃失納降,致食少腹?jié)M。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多屬濕熱熏蒸之陽黃,治以清熱利濕退黃。茵陳能清泄肝膽郁熱,且能利濕,梔子清利三焦,大黃瀉熱通便,金錢草增強清熱利尿功效,澤瀉利水滲濕,郁金行氣活血,引諸藥直達病所,使?jié)駸釓男”愣?,由大便而下。諸藥合用,共奏泄肝利膽、清熱利濕之功,促進黃疸消退。
本研究中,將90例患兒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患兒在常規(guī)檢查后均給予藍光照射治療,結果對照組患兒的TSB、心肌酶有所改善,而治療組在藍光照射基礎上應用茵陳蒿湯加減治療,患兒的TSB、心肌酶下降更明顯。藍光照射聯(lián)合茵陳蒿湯加減治療,標本兼治,既減少了膽紅素產(chǎn)生,又促使膽紅素通過二便排出,迅速降低了膽紅素水平,減輕膽紅素對心腦等器官的損傷。隨著黃疸的消退,心肌酶也隨之降低,保護了神經(jīng)功能及心肌細胞,與楊維秀等[11]報道的基本一致。治療一個療程后TSB≥205μmol/L的患兒,繼續(xù)給予第二療程治療,直至TSB水平降至正?;虬踩秶?jīng)臨床隨訪,無一例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發(fā)生。綜上所述,采用藍光照射聯(lián)合茵陳蒿湯加減治療重癥黃疸效果優(yōu)于單一藍光照射治療,且安全性較好,部分患兒避免了換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