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子
在受邀參加人文社“茅獎作家面對面沙龍”之時,作家畢飛宇的內心是害怕的。
他覺得,很多話題聊過無數(shù)遍,自己又必須誠實,所以有些地方只能重復?!澳悴荒苓@個話題上次這樣說,下次又換一個說法。對我來說重復的說話是非常別扭的事情,我堅信沒有一個讀者愿意聽一個人說重復的話?!?畢飛宇如是說。
糾結一番,畢飛宇還是“高高興興地來了”。天氣晴朗的午后,畢飛宇和北師大文學教授張莉、人文社編輯趙萍在SKP書店暢聊小說生活。
對于曾經(jīng)獲得茅獎,畢飛宇一直在重復那句心靈雞湯——“當你做事情的時候,內心干凈是多么重要。”
畢飛宇作為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話題自然從他的茅獎作品《推拿》說起。
畢飛宇說,寫《推拿》的時候,內心十分平靜。而這種“平靜”與他的前一部作品《平原》在茅獎中落選有很大關系。
《平原》出版當年的茅獎開評不遠,很多人都覺得畢飛宇會得獎,當然,他自己也很有信心。然而,結果出來以后,畢飛宇才知道什么叫“死得很快”。當天得知消息后,他一個人坐在沙發(fā)上抽了幾根煙,喝了幾口茶,嘀咕著自己為什么沒有得獎,十幾分鐘后,他慢慢平復了。
“是自己太年輕,對獎看得太重?!彼趦刃膶ψ约赫f,“兄弟你就是一個鄉(xiāng)下孩子,你從鄉(xiāng)村出來寫了《玉米》《平原》,這兩個作品你都寫完了,這一段的生活表達地特別好,你就踏踏實實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什么獎不獎的,你覺得自己有可能得,最后也沒得,沒得以后你痛苦十分鐘也就過去了,不就失落了一下嗎?好好寫。 ”
于是,在寫接下來的作品《推拿》時,畢飛宇的內心建設做得特別好,心里面特別干凈,很安寧,“不考慮什么悲哀、不悲哀的事情”。他提到,寫這部作品時,所有茅獎評獎模式都沒有在他的考量范圍內。他直言,如果在寫《推拿》時候,自己一定要寫出一個符合茅獎標準的作品,恐怕“推拿”這個題材是不能碰觸的。一群盲人按摩師的題材,既不是主旋律,又沒有宏大的“天問”,很邊緣,也并不具備歷史感。“它無非就是寫了那個被所有人忽略、幾乎已經(jīng)不存在的生活……在黑暗的建筑底下有一個巨大的黑暗,我和命運拔河,我把這個黑暗盡可能拉到陽光底下來,然后我得到了茅盾文學獎?!碑咃w宇這樣描述《推拿》。
雖然沒有宏大的敘事,但評論家張莉認為,《推拿》把人與人之間的日常尊嚴、人與人之間的愛情刻畫得入木三分,她直言這是人類永恒性的主題。
對于獲得茅獎最大的感悟是什么,畢飛宇一直在重復那句心靈雞湯——“當你做事情的時候,內心干凈是多么重要?!?/p>
喜歡健身的畢飛宇在圈內被稱為健身達人,很多人覺得他有毅力,也很努力,還有一些人甚至稱他為文壇勞模。提到這點,畢飛宇噗嗤笑出了聲來,大呼“這個扯淡扯得太大” 并告訴在場的觀眾“我一點都不是一個有毅力的人,我一點都不是一個努力的人”。他說:“我甚至認為一般人說的那種努力和毅力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我今天跟你們這么說,中國文壇兩大懶漢,余華和我。大概再也沒有人寫得比我們少了。原來余華說‘我寫得比老畢還要少一些’,因為他的《兄弟》體量太大,現(xiàn)在他的字數(shù)都比我多一些。我55歲,寫了這么多年,寫到現(xiàn)在,我的小說字數(shù)加起來300萬字不到?!?他認為,毅力對于某一天,某一星期或某一個月作用巨大,但相對于一生而言,作用幾乎等于零。說到這里,他拿健身和文學寫作的相通性來舉例子——“毅力基本是和文學寫作無關的事情,它不涉及你的努力,相反它可能涉及你的韌性?!?/p>
他認為,一個人想通過毅力去健身是無稽之談。如果想保持一個很好的身體狀態(tài),活到90歲就要健身到88歲,活到88歲就要健身到86歲……“試問哪有一個人從18歲到90歲如此漫長的歲月里邊,老天爺給你一個人那么多的毅力去干這個事情?我從來不相信毅力,毅力是特別有毒的東西,好多年輕人趁著他們的身體好,中了努力和毅力的毒,傷害他自己一生,他自己都不知道。”
很多人問畢飛宇,你為什么要去健身?提到這個,畢飛宇的興致上來了?!拔蚁矚g?。∥艺嫦矚g,因為我是太熱愛運動的人。我到了這個年紀踢足球,一場球要22個人,小場地也要14個人,再不濟也要10個人,5對5。兩個人足球怎么踢?到了50歲的年紀,你要找14個人或者22個人,你一年也湊不齊一回,弄不起來。你又想玩,你又好動,你又想出汗,怎么辦?只能健身!” 他還進一步解釋,自己健身并不是為了讓自己肌肉好看、體型好看。健身從客觀上會帶來一些改變,但作為50多歲的一個老男人,畢飛宇并不在意這些外在的東西,他繼續(xù)說,“相反,如果你身體的能力達不到,又不能長期的維持健身狀況,十天半個月來一次,很猛烈地來一次,其實對身體的傷害是巨大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