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溫成才
課前預習是目前初中數(shù)學學習的一種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手段,更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改革后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數(shù)學教師必須認真對待課前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預習的好壞決定著一堂課的好壞,也決定著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本文將結合筆者個人多年帶領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方面的經(jīng)驗,談談個人看法。
第一,預習方法欠缺。初中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還不成熟,尤其是課前預習方法不成熟,一些學生不知道具體怎么預習,不清楚是看課本,還是做題,或是記公式,于是就簡單地看看課本上要上的教學內(nèi)容,或簡單復習一下所學的內(nèi)容或公式。還有學生即使想預習,也不知道從何入手,要預習什么,怎么預習,方法欠缺,效果不佳。
第二,預習任務不明確。在許多次聽課結束時,筆者總能聽到這樣一句話:“今天的預習任務是預習下一節(jié)的內(nèi)容?!敝缶蜎]有了下文,那么下一節(jié)課要教什么呢?具體預習內(nèi)容是什么?預習到何程度?要書面完成嗎?學生往往會一頭霧水,不知該預習什么。
第三,預習時間緊張。預習非常重要,師生都明白,學生也想每天進行課前預習,可是,學生忙于處理一天的各科作業(yè),沒有預習的時間。各科教師都要布置一大堆的作業(yè),并要求學生一定按時完成,做完這些作業(yè),學生哪有時間和精力去預習呢?
第四,管理松散。一些教師只是要求學生預習,沒有具體的預習辦法,學生預習和沒有預習一樣,預習好和壞一樣,沒有比較,沒有檢查統(tǒng)計,長期下去,學生就會放松自己,不重視課前預習,學生預習的質(zhì)量就會下滑或學生干脆不預習。
教師要設法解決和消除課前預習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使課前預習順利有序地開展下去,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學校對課前預習要高度重視。既然課前預習是各科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定一堂課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開展自主學習的好方法,那么從學校領導到一般教師,都應該高度重視課前預習。在制定學校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時,從管理制度落實到具體的行動方法上,從具體細節(jié)入手,制定一系列有關課前預習的具體管理、考核、比較的辦法。如作為學校領導,首先自己要認真學習有關課前預習的理論知識、先進的管理辦法等,然后應該從理論上對各科教師進行思想疏導,使全體教師都深刻認識到課前預習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性,使所有學生明白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同時,為了使教師和學生都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都投入課前預習活動中,可以在學校層面上制定一些相應的措施,如在教師的業(yè)務考核制度中融入課前預習的考量,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進行一些有關課前預習的比賽活動或營造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促使學生預習,逐漸養(yǎng)成預習的學習習慣。又如,在教師的“五課”活動和教研活動中,都設計預習環(huán)節(jié);在校園、走廊、教室里張貼預習的宣傳,使預習滲透到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經(jīng)過一定時間全方位的預習的宣傳滲透,師生定會重視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
第二,預習任務要明確、具體、可行。初中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限,不可能對自己的學習或預習都有一個明確的任務導向,不可能都自覺約束自己按時完成預習任務。此時,教師預習任務的布置就很重要了,不能籠統(tǒng)地布置預習的任務,要把預習內(nèi)容看成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像平時備課一樣對預習任務進行詳細的設計。首先,要了解本班學生的學習實際、性格特征、特長、弊端等,使設計的預習案切合學生的實際,照顧到學習好的同學和學習趕不上的同學,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進步或收獲。其次,設法使數(shù)學預習知識問題化,把數(shù)學知識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并結合生活實際,引領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自覺學習課程內(nèi)容,或與同學商量解決,共同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不懂的去主動請教教師和同學,解決這些問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集中解決或討論學生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后,布置的預習任務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不能太簡單或過難,要求要切實可行,學生通過努力能夠完成即可。
第三,教給學生預習的可行方法。學習方法非常重要,尤其是數(shù)學學習。通過觀察可知,一部分學生數(shù)學預習的方法有問題,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布置預習任務時,要對預習內(nèi)容進行明確、具體的要求,要多教一些具體的方法。如對于數(shù)學計算題,先認真看懂課本上的例題,然后再模仿例題進行練習題的計算,如果出現(xiàn)問題,再回頭看例題,弄懂例題的各環(huán)節(jié),再繼續(xù)做題,做一定量的題后要進行歸類,明白這一類題的做法。又如,對于數(shù)學中的推理證明題,首先要認真讀題,理清題中的已知或未知條件,尋找可利用證明的公理、定理、定義等,想不起來的,要翻看課本,尋找要用的公理、定理、定義等,沒有記住的要進行記憶。推理過程中要邏輯清晰、思路敏捷,不能拖泥帶水。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班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一對一的學習方法的指導;也可以根據(jù)學習情況,實行班級幫扶計劃,讓學習好的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一些幫扶和帶動,使學生共同進步;還可以在班級中開展預習心得交流會,讓學生暢所欲言,交流自己預習的心得,通過交流,使一部分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
第四,給學生足夠的預習時間。學生的學習時間是寶貴的,也是有限的。教師布置作業(yè)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盡量少布置或不布置課后作業(yè),適量布置預習作業(yè)。各科教師要統(tǒng)籌安排、合理布置,盡量不要占用學生的預習時間,要相信學生有能力可以自己完成任務,使學生有充足的預習時間。只有預習時間保證了,預習的任務才有可能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第五,預習計劃要周密。預習是學生每天的學習活動,是長期堅持的一項任務。因此,學生在進行每天的預習時,要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時間有計劃地進行,明晰什么時間預習什么學科,大概預習多長時間,完成什么任務等都要有計劃,不能無目的、無計劃地盲目預習。同時,教師也應該指導學生根據(jù)學習任務、課程表制訂一周的預習計劃,這樣學習目標明確、時間合理有效,學生的生活也會有序進行、有條不紊。
總之,教有法而無定法,教師要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不斷摸索,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在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相信學生一定行,課堂教學效率就一定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