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宇
摘 要:課堂提問是師生互動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引導學生有效閱讀的一種手段。初中階段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過渡時期,閱讀教學作為學生知識獲取和形成感悟的重要途徑,承擔著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關鍵作用。而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探究興趣,能夠引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思路,使得語文閱讀的整體效率得以增強。本篇文章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問的有效策略進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存在整體銜接性差、問題設置過于隨意、提問語言不恰當?shù)鹊葐栴},這些問題使得提問對閱讀教學的引導效果大大下降,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提問的有效性,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理解文本,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充分探究,從而能夠實現(xiàn)高效閱讀課堂創(chuàng)建的目標。
一、尊重學生主體
在新課改理念下,充分強調(diào)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中心地位,這就要求教學設計要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主。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同時學生也是相互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在知識儲備、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教師要充分重視提問設計的層次性,確保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得到提升。另外,教師的提問還要能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能夠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的發(fā)揮,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思維。
例如,在講授《背影》這篇文章時,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融入到問題的探究活動中,教師選擇了學生熟悉的生活作為切入點,使得每一位學生都有發(fā)言的積極性。師:“說起背影,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見到的背影是誰的背影呢?”生:“最常見到的背影是媽媽在廚房做飯的背影?!鄙骸笆前职烛T自行車載我上學的背影?!鄙骸笆抢蠋煴硨ξ覀冊诤诎迳习鍟谋秤?。”師:“生活中有這么多背影,有溫暖的背影、寬厚的背影、也有讓人泛起淡淡憂傷的背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體會背影背后的深沉的父愛?!蓖ㄟ^這樣的問題,能夠自然地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點題,并拉近了文章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為后續(xù)的閱讀探究奠定了基礎。
二、重視提問語言
在課堂提問中,教師的語言是問題提出的主要途徑,也是影響學生思維想象的突出因素。冗長、模糊的提問只會影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從而浪費課堂教學的時間;甚至有些提問語言詞不達意,完全擾亂學生的正常思維,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上的語言表述十分關鍵,語言表達要準確,問題與問題之間要有連貫性和條理性,從而產(chǎn)生積極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故鄉(xiāng)》這節(jié)課時,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理解文中對人物的描寫,從而學習到人物描寫的方法,能夠通過任務感受到作者背后蘊含的深刻含義。這時,教師的問題設計就要以人物的描寫為主,注重對人物的分析和評價,師:“與少年閏土相比,如今的閏土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變化,發(fā)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呢?”這樣的問題既表明了教師自己的觀點,也引導了學生的探究方向,從而能夠使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進而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痛苦生活的現(xiàn)實,感受到封建思想、等級觀念對人的迫害,進而體會到作者對舊的社會制度的批判。
三、巧設問題要點
課堂提問作為教學設計的有效手段,在提問時要以教材文本為出發(fā)點,以解決教材內(nèi)容中的重難點知識為目標,層層深入進行問題的設計。在提問設計時要注重豐富提問的形式,避免隨意設計問題,造成提問的無效性,能夠善用思考型問題的使用,并以教材文本為基礎,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的環(huán)境,在適當?shù)臅r機下進行課堂提問,以此來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探究,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例如,在講授《孔乙己》這篇文章時,這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寫人的小說,主要描寫的任務就是被科舉制度殘害的“讀書人”孔乙己。為了使學生閱讀更加具有針對性,掌握文章的關鍵內(nèi)容,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之前提出問題,師:“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對于喜歡魯迅先生作品的讀者來說,是在眾多小說中最具鮮明特色的人物之一。那么,孔乙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在小說中,魯迅先生又是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的呢?”通過這一問題,能夠為學生指明閱讀的思路,讓學生圍繞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進行閱讀,找出文中都描寫了孔乙己的哪些方面,又是如何表現(xiàn)其鮮明的人物特征的。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作為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是學生和文本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梁。課堂提問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要能夠充分與學生進行互動,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提問語言的表達,使得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問題,并且投入到閱讀活動中;還要豐富提問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興趣,同時增強問題的針對性,使得學生的閱讀探究的目的性更加明確,進而達到思維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明敏.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以提問促思維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0):76.
[2]成玲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J].名師在線,2019(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