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貝貝
當今是信息時代,影視資源越來越豐富,這讓很多的家長和老師都頭痛不已,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一天到晚都沉浸在電視劇、電影上,根本無心向學。所以,最近有不少的報刊雜志都在抨擊當今泛濫的影視作品。影視作品是否真的對學生百害而無一利呢?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只要運用得當,影視作品可以在語文教學中起到顯著的作用。
一、營造氣氛
影視作品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設置的情景,幫助學生初步感受課文,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魯迅先生說過:“用活的電影來教學生,一定比教員的講義好,將來恐怕要變成這樣。”在新課標中“前言”部分是這樣表述的:“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里提到的“現(xiàn)代技術”就包含有影視技術。
在課文《安塞腰鼓》的教學中,我截取了20世紀80年代的電影《黃土地》(1984年,陳凱歌導演)里面關于安塞腰鼓的表演片段,用它來導入課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看完這個片段之后,不僅可以用“場面震撼”“火爆”“豪放火烈”等詞語來形容安塞腰鼓,而且可以在他們營造的氣氛中,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這讓我非常吃驚。更讓我吃驚的是他們一下子就可以用文中的詞語來形容安塞腰鼓的特點。這在平時是很難做到的。課后, 我認真總結了這節(jié)課,認為學生之所以在讀了一遍課文就可以感受到課文的內容以及感情,引入的這個片段功不可沒。學生在看視頻的時候就已經(jīng)感受到表演的情景了,再讀課文,自然就脫離不了這樣的情景。
運用這些資源,就算是在講授最刻板的說明文,你都可以得心應手,學生也會學得興趣盎然。比如在對《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的教學上,我先讓學生觀看《故宮》全景錄像。有了直觀的影視作品,的確可以幫助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課文的魅力。
二、形成比較
影視作品有利于引導學生把影視資源和課文進行分析,讓學生對主題的理解深化。這一點在對一些名著的教學上效果更明顯。在新課改之后,很多名著都被選進了教材,但是選進的名著又不是全部,而是節(jié)選。這造成了什么問題呢?學生在讀節(jié)選的名著時,缺乏了整部名著原來的環(huán)境,理解內容上也有一定的困難。這樣一來,學生就只能是聽老師講,而沒有辦法對主題進行深化。這個時候如果引用相關的影視資源,往往可以彌補這個不足,讓學生可以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主題進行深化,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智取生辰綱》的教學中,我給學生講完這個故事后,讓學生回去看電視劇《水滸傳》的相關劇集,看完之后把楊志、林沖和魯智深這三個人物進行比較,分析他們在行事上有什么不同,再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出身不同。有比較才有鑒別,學生也就理解了作者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特點,從而對文章的主題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三、進行拓展
影視作品有利于讓學生不單單是對課文進行理解,還對相關的文章有所理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拿一節(jié)作文指導課來說,總是讓老師頗費腦筋,因為無論老師怎么努力去教學生寫作的方法,學生總也寫不出一篇好文章,原因何在?就在于學生的知識面太窄,沒有辦法把寫作的素材順手拈來。
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在對課文的講授中完成的。比如我們很想讓學生去讀《三國演義》,讓學生可以利用里面的人物事跡作為寫作的素材,但是大多學生總也提不起興趣去閱讀,這個時候影視的作用就異常突出了。我們可以在對《出師表》的教學完成之后組織學生看一看電影《赤壁之戰(zhàn)》,或者讓學生自己觀看電視劇《三國演義》??措娪?、看電視這樣的方式相信很多學生都愿意去做。這樣一來,學生一方面可以從看影視作品的過程中了解作品里面的人物故事;另一方面,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對某些人物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自然而然會對原著進行閱讀。做到這樣,不但教學的內容能得到拓展,連學生的語文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相信這是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樂于見到的。
四、增強審美
影視作品有利于讓學生在有畫面、有聲音的直觀形象中去感受文本的美。在我們的教學中,總會問學生感受到文本的美了沒有。學生總是一臉的茫然,他們無法直接從文本中感受到美。這怎么辦呢?這個難題影視可以幫我們解決。比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中,就算老師使出渾身解數(shù),自己范讀,聽錄音,但很多學生依然無法感受到其中的豪情壯志。這個時候如果播出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讓學生觀看它的片頭部分,效果絕對出乎意料。為什么可以有這樣的效果呢?因為在觀看片頭的時候就可以直觀地去看到那一段崢嶸歲月,直接地去感受到毛澤東年輕時那為革命而生的斗志,再加上那由交響樂隊演奏的恢弘樂曲。入情入景,學生怎么能不對文本產(chǎn)生興趣呢?學生怎么能感受不到作者的那種意氣風發(fā)呢?這樣,文本的美學生還能感受不到嗎?所以,影視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審美情景,讓學生可以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得到一定的共鳴。
我要重申的是,影視作品只是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資源,千萬不要把對文本的學習立足在影視作品上而忽略對文本的探討。影視作品不能取代文本,文本依然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但是不能忽視影視作品的作用,只要你能找到相應的影視資源,運用得當,相信對突破課堂教學的難題會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實,影視資源對教學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一些,更多的還有待我們大家一起去挖掘,讓影視資源和其他的教學資源一樣,一起進入課堂之中,讓它為我們的教學發(fā)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