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
【摘 要】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更多關注,健康體檢成為了人們自身健康管理的主要途徑。中醫(yī)治未病思想與現代健康管理模式有相似之處,均以預防為先的健康觀為核心,以防控疾病、提高人們生存質量為目的,針對個體或群體生活方式相關健康危險因素進行檢測、評估、干預的全方位醫(yī)學服務過程。本文利用文獻復習法,分析當前體檢中心服務中存有的問題,并就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理念在體檢中心服務中的應用進行探討,提出具體措施,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檢中心;健康管理理念;治未病
Abstract There ar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idea of treating diseases before they occur and the modern health management mode.They are all the comprehensive medical service with prevention as the core,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s the purpose,and detection,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individual or group lifestyle related health risk factors.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ervice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in the service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Health management concept;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中圖分類號】R19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近年,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管理理念逐漸深入到人們生活理念中。在中醫(yī)學中,“治未病”理念是指導一切醫(yī)療行為的指南,主要是以維持人們健康為初衷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疾病。臨床實踐也證實,“治未病”理念能夠彌補現代健康管理手段的不足。體檢是健康管理的基礎,故如何將“治未病”與現代健康管理理念相結合應用于體檢服務工作中,進一步提高體檢質量,保障公眾健康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理念
健康管理主要是指對個人或人群中存有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管理的過程,一般分為3個步驟,第一步是了解機體健康狀態(tài),第二步是評估健康狀況及其患病風險,第三步是實施健康干預[1]。治未病為中醫(yī)防治疾病發(fā)生的核心理論,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等內容[2]。由此可見,健康管理的“預防疾病、促進健康”與“治未病”思想不謀而合。故將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理念相結合,中西醫(yī)手段并用,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促進人群健康。
2 當前體檢中心服務中存有的問題
健康體檢為人們健康管理及預防疾病發(fā)生的主要途徑管理主要是通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驗、影像學檢查方法等對體檢者的組織臟器功能進行檢查,了解其整體健康狀況,及早發(fā)現潛在的健康隱患和疾病線索,然后根據檢查結果予以健康評估指導[3]。然而,在實際臨床中體檢中心的醫(yī)療服務尚存有不足之處,影響體檢服務質量,具體表現如下:(1)單純篩查性體檢:當前大部分體檢中心的主要業(yè)務是進行篩查性的體檢,例如:婚前檢查、事業(yè)單位常規(guī)體檢、升學或入職體檢等,主要目的是篩查疾病,并未充分顯示出健康體檢的優(yōu)勢。(2)體檢項目選擇缺乏指導:體檢中心的體檢套餐設置主要是根據體檢者自身狀況、職業(yè)、經濟水平等選擇項目,大多缺乏專業(yè)的選擇,導致某些體檢者不能準確篩查出潛在的致病危險因素。(3)體檢后缺乏后續(xù)健康指導或隨訪服務:部分體檢者體檢后由于無專業(yè)人員的健康指導,不能及早發(fā)現自身潛在的健康隱患,使其體檢失去意義。(4)體檢中心環(huán)境布局、人員配置不合理:當前大部分醫(yī)院的體檢中心的體檢者與臨床科室的患者共有檢查設備,有可能會引起交叉感染事件。此外,近年體檢人數逐年增加,若體檢中心服務流程未得到妥善的優(yōu)化,或導檢人員不足,有可能會導致部分體檢窗口排隊人數較多,影響體檢效率和服務質量。
3 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理念在體檢中心服務中的探討
根據當前體檢中心服務中存有的問題,遵循“預防為主、中西醫(yī)并用”的原則,筆者提出將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理念應用于體檢中心服務中。
3.1 開展“防勝于治”健康維護服務
治未病的核心是預防為主、防勝于治,體檢中心的醫(yī)療服務可借鑒“防勝于治”的思想,使體檢者更好地達到促健康的目的,例如:體檢者在體檢過程中篩查出自身存有的潛在健康隱患時,為避免病情惡化,體檢中心應盡早提供健康指導服務,為體檢者提出針對性的、科學合理的健康維護計劃,必要時予以疾病診療轉介服務,且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定期進行追蹤隨訪,幫助其早期控制病情。
3.2 增設個性化體檢項目,減少不必要檢查
體檢前,體檢中心可為體檢者進行健康狀況自評,并詢問既往疾病史、體檢史等,然后根據體檢者當前的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狀態(tài)制定個性化的、指向更為明確的體檢計劃,以更好地滿足體檢者的體檢要求,準確了解其健康狀況。
3.3 配備專業(yè)人員為體檢者解讀體檢報告
體檢中心應安排中級職稱以上的臨床醫(yī)師為體檢者解讀體檢結果,保障體檢者能夠正確、有效完成健康檢查。同時,對于有??浦委焼栴}的體檢者可為其提供綠色便捷服務通道,使其能夠早診斷、早治療疾病危險因素。
3.4 開展中醫(yī)治未病服務
體檢中心在對體檢者的體檢結果進行解讀后,可為其提供健康干預方法,利用可中醫(yī)資源開展藥物、非藥物、生活方式干預等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務,如采用拔管、針灸、刮痧、穴位貼敷、中藥等治未病技術,并開展心理干預、運動、飲食等適宜技術,實現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發(fā)生的目的[4]。
綜上所述,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理念高度契合,而體檢在健康管理服務體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將“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理念應用于體檢服務中,以預防為主,中西醫(yī)并重,為體檢者建立全面、持續(xù)、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盡早消除潛在疾病危險因素,切實保障公眾健康。
參考文獻
[1] 胡麗顏.個人健康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對健康體檢人群的作用及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4):130-132.
[2] 楊菊香,林海,羅毅,等.中醫(yī)治未病應用在體檢中對亞健康人群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4):3330-3332.
[3] 張祚建,董燕,畢連枝,等.體檢中個體化健康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評價[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6,33(10):913-915.
[4] 許藝惠,黃守清,尹蓮花.中醫(yī)“治未病”服務模式的建設[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6,24(6):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