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利,薛崢,林芳,楊玉潔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可引起視力障礙和失明[1]。研究[2]表明,炎性過程參與DR 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而炎癥作用的靶細胞為人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human retinal endothelial cells,HRECs),炎癥與微血管病變導致HRECs 功能障礙。此外,除無菌炎癥外,高糖誘導的視網膜氧化應激反應在DR 的發(fā)病機理中也起著關鍵作用[3]。天麻素是中草藥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在多種疾病中發(fā)揮抗炎和抗凋亡作用[4]。最近的一項研究[5]表明,天麻素能刺激M2 巨噬細胞極化,并從氧化應激誘導的細胞凋亡和死亡中拯救巨噬細胞。沉默信號調控因子(SIRT1)可以去除賴氨酸殘基,發(fā)揮調節(jié)糖脂代謝、調節(jié)新陳代謝的作用。近年來,SIRT1 在腎臟疾病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受到人們的關注[6]。SIRT1 能夠減少腎細胞凋亡,減緩腎功能衰退,抑制腎間質纖維化等,在糖尿病腎損傷患者體內發(fā)揮著巨大作用[7]。Toll 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 與DR 形成的過程密切相關。TLR4可以由巨噬細胞等細胞表達,進而參與DR 的發(fā)展[8]。因此,本研究通過CCK-8 法、TUNEL 法、細胞劃痕法、Western blot 法、qRT-PCR 法等方法分析檢測各組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增殖情況、遷移能力、凋亡情況,SIRT1/TLR4 的蛋白含量及其mRNA 的表達含量的差異性,來探究天麻素對高糖誘導的恒河猴脈絡膜-視網膜內皮細胞(rhesus choroido-retinal endothelial cell,RF/6A)生物學行為的影響及對SIRT1/TLR4 表達水平的影響。
RF/6A 細胞購自于ATCC 細胞庫。
10%胎牛血清 (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CCK-8 試劑盒(大連美侖生物公司);恒溫搖床(TS-200B,成都蘇凈器材公司);DMEM 培育液(上海語純生物科技公司);胰蛋白酶(深圳樂芙生物科技公司);天麻素(武漢遠啟醫(yī)藥化工公司);PBS 緩沖液(廣州濟恒醫(yī)藥科技公司);PVDF 膜(山東捷林環(huán)保科技公司);TBST 緩沖液(南京億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氯仿(上海易恩化學技術有限公司);細胞培養(yǎng)箱(濟南歐萊博電子商務公司);移液槍頭(濟南千司生物技術公司);異丙醇(山東檉碩化工有限公司);乙醇(天帆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
1.3.1 細胞培養(yǎng) 將RF/6A 細胞株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 培育液中培養(yǎng)。放置在37℃、5%CO2飽和濕度的細胞培養(yǎng)箱中,1~2 d 更換1 次培養(yǎng)基,2~3 d 傳代1 次。當細胞貼壁生長數(shù)量達到80%~90%時,20%胰蛋白酶消化RF/6A 細胞,消化后,1600 r/min離心,時間為5 min,以每孔105 個細胞密度接種于6孔板中,每孔加3 ml 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 h 后更換為含2%PBS 緩沖液的完全培養(yǎng)基重懸并培養(yǎng)細胞。
1.3.2 細胞分組及處理將細胞隨機分為5 組。正常對照組(NC 組):正常培養(yǎng)RF/6A 細胞,不做任何處理;高糖對照組(HG 組):將RF/6A 細胞在高糖環(huán)境(葡萄糖濃度為25 mmol/L)下誘導、培養(yǎng);低濃度組(LC 組):在高糖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RF/6A 細胞,并用5 μmol/L 天麻素預處理;中濃度組(MC 組):在高糖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RF/6A 細胞,并用10 μmol/L 天麻素預處理;高濃度組(HC 組):在高糖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RF/6A細胞,并用20 μmol/L 天麻素預處理。
取出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稀釋為1×105/ml,培養(yǎng)12 h;取培養(yǎng)好的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平鋪到16孔板中再培養(yǎng);每組設3 個復孔,培養(yǎng)到一定數(shù)量后,加入10 μl CCK-8 試劑,常溫放置30 min,利用讀板器檢測450 nm 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實驗重復3 次。
將潔凈并處理后的蓋玻片置于6 孔板內,每組設3 個復孔,種入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培養(yǎng)過夜,使細胞貼壁生長數(shù)量達70%~80%。隨后嚴格按照廠家說明書進行TUNEL 染色。封固涂片樣本,標記反應,觀察視野,于顯微鏡下觀察染色結果并拍照,實驗重復3 次。
將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按照每孔5×105個接種于6 孔板中進行培養(yǎng),每組設3 個復孔,當細胞均勻鋪滿底部后,用100 μl 的移液槍頭垂直于定位線劃痕。PBS 緩沖液漂洗3 次,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培養(yǎng)基。用倒置顯微鏡拍照記錄,記為0 h;將細胞繼續(xù)培養(yǎng)24 h 后再進行拍照,2 個時間點進行比較,實驗重復3 次。
0.25 %胰蛋白酶消化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離心棄上清,加細胞裂解液,4℃、14000 rpm 離心30 min,取上清液。隨后95℃熱浴10 min,對蛋白進行變性。-80℃儲存?zhèn)溆?。定量,電泳,轉膜。轉膜完畢后,將PVDF 膜浸入含有5%脫脂奶粉的TBST 緩沖液,緩慢搖床1 h,封閉。后用5%脫脂奶粉稀釋抗體,孵育一抗。后用TBST 緩沖液漂洗3 次,每次10 min。室溫下孵育二抗2 h,TBST 緩沖液漂洗2 遍,每次10 min。在暗室進行曝光,GAPDH 做內參,使用Image-Pro Plus v6 軟件檢測蛋白表達。
在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株培養(yǎng)液中加入氯仿,搖蕩,離心,使溶液呈乳白狀,4℃1200 r/min 離心,加異丙醇,離心,加75%乙醇離心,干燥,-80℃保存??俁NA 提取反轉錄成cDNA,按照說明書進行實驗,內參采用GAPDH,60°C,10 min;95℃、72°C 各30 s;95℃,5 min。循環(huán)次數(shù)以40 為準,實驗次數(shù)2次,用相對定量2-ΔΔCT 計算SIRT1/TLR4 mRNA表達。
表1 qRT-PCR 引物序列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組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 或bonferonni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RF/6A 細胞在細胞鏡下呈卵圓形狀,生長良好(圖1)。
圖1 顯微鏡下RF/6A 細胞形態(tài)圖。1A 低倍鏡下(×100);1B 高倍鏡下(×200)
與NC 組比較,HG 組細胞OD 值降低(t=5.394,P=0.000);與HG 組比較,LC 組、MC 組、HC 組細胞OD 值增高(tLC=4.638,tMC=4.938,tHC=8.389,均P=0.000);與LC 組比較,HC 組細胞OD 值增高(t=4.875,P=0.000);與MC 組比較,HC 組細胞OD 值增高(t=3.445,P=0.00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LC 組與MC 組細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與NC 組比較,HG 組細胞凋亡數(shù)量升高(t=12.690,P=0.000);與HG 組比較,LC 組、MC 組、HC 組細胞凋亡數(shù)量降低(tLC=4.713,tMC=7.588,tHC=10.050,均P=0.000);與LC 組比較,MC 組、HC 組細胞凋亡數(shù)量降低(tMC=3.436,P=0.003;tHC=6.734,P=0.000);與MC 組比較,HC 組細胞凋亡數(shù)量降低(t=3.822,P=0.00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圖2)。
與NC 組比較,HG 組細胞遷移數(shù)量降低(t=23.100,P=0.000);與HG 組比較,LC 組、MC 組、HC 組細胞遷移數(shù)量升高(tLC=5.040,tMC=11.280,tHC=15.550,均P=0.000);與LC 組比較,MC 組、HC 組細胞遷移數(shù)量升高(tMC=6.572,tHC=11.730,P=0.000);與MC 組比較,HC 組細胞遷移數(shù)量升高(t=6.021,P=0.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圖3)。
表2 各組細胞OD 值、凋亡率、遷移面積比較(,n=9)
表2 各組細胞OD 值、凋亡率、遷移面積比較(,n=9)
注:a 與NC 組比較,P<0.05;b 與HG 組比較,P<0.05;c 與LC組比較,P<0.05,d 與MC 組比較,P<0.05
SIRT1 蛋白含量: 與NC 組比較,HG 組細胞含量降低 (t=6.606,P=0.000);與HG 組比較,LC 組、MC 組、HC 組細胞含量增高(tLC=2.195,P=0.043;tMC=3.808,P=0.002;tHC=5.556,P=0.000);與LC 組比較,MC 組、HC 組細胞含量增高(tMC=2.160,P=0.046;tHC=4.189,P=0.000);與MC 組比較,HC 組細胞含量增高(t=2.150,P=0.047),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3、圖4)。
TLR4 蛋白含量:與NC 組比較,HG 組細胞含量升高(t=6.746,P=0.000);與HG 組比較,LC 組、MC 組、HC 組細胞含量降低(tLC=2.141,P=0.048;tMC=4.427,P=0.000;tHC=5.321,P=0.000);與LC 組比較,MC 組、HC 組細胞含量降低(tMC=2.212,P=0.042;tHC=2.961,P=0.009),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MC 組與HC 組細胞TLR4 蛋白含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圖4)。
各組細胞SIRT1/TLR4 mRNA 表達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圖2 TUNEL 法檢測各組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凋亡情況。2A 正常對照組;2B 高糖對照組;2C 低濃度組;2D 中濃度組;2E 高濃度組。凋亡細胞(黑色箭頭)
圖3 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遷移情況。3A 0 h 正常對照組;3B 24 h正常對照組;3C 0 h 高糖對照組;3D 24 h 高糖對照組;3E 0 h 低濃度組;3F 24 h 低濃度組;3G 0 h 中濃度組;3H 24 h中濃度組;3I 0 h 高濃度組;3J 24 h 高濃度組
表3 各組細胞SIRT1/TLR4 蛋白含量及mRNA 表達量比較(,n=9)
表3 各組細胞SIRT1/TLR4 蛋白含量及mRNA 表達量比較(,n=9)
注:a 與NC 組比較,P<0.05;b 與HG 組比較,P<0.05;c 與LC組比較,P<0.05;d 與MC 組比較,P<0.05。SIRT1 沉默信號調控因子;TLR4 Toll 樣受體4
圖4 各組細胞中SIRT1/TLR4 的蛋白含量。NC 組 正常對照組;HG組 高糖對照組;LC 組 低濃度組;MC 組 中濃度組;HC 組 高濃度組。SIRT1 沉默信號調控因子;TLR4 Toll 樣受體4
DR 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也是患者失明的主要誘發(fā)原因之一。大量證據(jù)表明,抑制HRECs 增殖可能具有預防DR 進展的作用。天麻素是名貴中藥材天麻的主要活性成份,具有許多藥理學作用,研究[9-10]發(fā)現(xiàn),天麻素不僅對眩暈、全身癱瘓、癲癇和破傷風有效,還對高糖誘導的HRECs 細胞增殖、遷移等細胞生物活性存在一定作用。
研究[11]表明,高糖條件下,眼部血管細胞的生長逐漸變慢,加速了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的凋亡,且細胞凋亡與高糖混合的時間有一定相關性,混合時間越長,凋亡越顯著。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正常組細胞的增殖數(shù)量最多,凋亡率最低;高糖組增殖數(shù)量最少,凋亡率最高。亦有實驗結果[12]顯示,高糖條件下,炎癥反應在DR 患者體內發(fā)揮效應顯著,其原理可能與高糖促進患者體內炎性因子的表達,加速視網膜血管內皮新生細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遷移能力有關。天麻素具有明顯的神經營養(yǎng)活性,研究[13]發(fā)現(xiàn),其對糖尿病早期給光/撤光中心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具有保護作用,能抑制高血糖介導的小膠質細胞炎性因子的表達,對神經保護作用主要歸功于它的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活性[14]。通過本實驗可猜測,天麻素能夠對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的生物活性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應用于相關臨床疾病的治療中。
TLR4 信號通路參與了多種免疫相關性疾病,能夠誘導TNF-α 和白細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的表達,促進炎癥反應[15]。研究[16]表明,在糖尿病大鼠的視網膜和高糖培養(yǎng)的HRECs 中檢測到TLR4 表達水平上調,且TLR4 具有調節(jié)內皮細胞活性的作用。高葡萄糖作用下,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中的TLR4 信號通路被激活,進而促進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凋亡。近期亦有研究[17]發(fā)現(xiàn),SIRT1 可能是高糖誘導的HRECs 中TLR4 途徑的調節(jié)劑,SIRT1 表達的升高可顯著抑制經多糖處理的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中TLR4 蛋白的表達。本研究結果顯示,低濃度天麻素組細胞的SIRT1 蛋白含量低于高濃度組,而TLR4 蛋白含量與之相反。動物實驗[18]發(fā)現(xiàn),天麻素作用于患病大鼠時,大鼠體內TLR4 信號通路的表達水平隨之下降,SIRT1 與之相反,同時抑制視網膜血管內皮新生細胞的生物學行為。表明SIRT1 信號通路能夠調控細胞內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應激損傷。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r-輔激活因子1α,是新發(fā)現(xiàn)的在抗氧化應激系統(tǒng)中起關鍵作用的轉錄調節(jié)因子,其能夠誘導細胞抗氧化酶的表達,提高組織抗氧化能力。天麻素能夠抑制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凋亡,其機制可能與SIRT1/TLR4 的表達水平有關,為DR 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方向[19-20]。本實驗的研究結果與上述結論均相同。
本實驗在研究的過程中有一定的不足,由于成本等問題,未對細胞內所有因子進行檢測,不能排除其他因子對實驗的影響;由于時間不足等問題,未對RF/6A 細胞增殖、遷移等生物活性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檢測,可能產生的結果有一定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加入更多的實驗方法對DR 的治療提供更有利的實驗依據(jù)。
綜上所述,高糖條件下可誘導RF/6A 細胞凋亡,天麻素能夠抑制高糖誘導的RF/6A 細胞凋亡,其機制可能與上調SIRT1 表達、抑制TLR4 信號通路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