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法制化不斷推進,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制度不斷完善,為我國社會安定以及經濟發(fā)展等提供了重要支持。我國人民在法制化社會不斷健全的背景下,其生產生活各項活動受到了較為安全的保障,并且時代的發(fā)展,人們思想水平逐漸提高,法律意識逐漸強烈,通過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權益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意識。本文通過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中夫妻財產“贈與”規(guī)定進行反思,通過總結規(guī)定和反思,需要將夫妻財產贈與中的規(guī)定合理性予以提高,減少法律糾紛出現的頻率,促進婚姻法的進步與發(fā)展。
關鍵詞: 婚姻法;司法解釋;夫妻財產;贈與
【中圖分類號】D923.9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9.223
隨著市場經濟的大力發(fā)展,我國各項法律制度逐漸健全,因此,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對婚姻法中夫妻財產贈與問題也有了新的看法,贈與規(guī)定在新的發(fā)展條件下,有了相應的改變。通過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中夫妻財產贈與規(guī)定的反思和總結,對婚姻法中的內容進行豐富,并且相關的理論成果能夠為之后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持。在新時代的發(fā)展下,法律中的相關內容需要予以深化,以此促進婚姻法的發(fā)展?jié)M足時代的要求。針對贈與規(guī)定的反思與總結,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律意義與現實意義,對我國法制化建設的加快具有積極作用。
1 關于婚姻法中“贈與”規(guī)定的基本內容分析
在婚姻法中對夫妻財產制的介紹以及提及是在1980年以及2001年,其中主要闡述了夫妻之間共同享有的財產權利以及相關的法律制度,之后伴隨著我國離婚率逐漸提高,法律也進行了相關的調整,通過對婚姻問題的總結,對婚姻法進行相關的修訂,之后進行一定程度的司法解釋,并且對“贈與”規(guī)定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
在婚姻法中的《解釋二》以及《解釋三》對夫妻財產中的贈與問題進行了分別化的規(guī)定,在《解釋二》中,具體規(guī)定在22條,其中詳細說明,當事人的婚否情況與父母付諸的房屋購買行為,其中的贈與性質存在較為關鍵 的影響,當事人在結婚之前,獲取親人贈與的房屋,這種情況下并不存在贈與現象,當事人在結婚之后獲得親人贈與的房屋,贈與關系就此成立?;橐龇ㄖ嗅槍@一贈與行為盡心再次解釋,親人在當事人婚后贈與不動產,并且不動產相關產權在子女的名下,贈與行為僅在當事人一方,這一財產不屬于當事人雙方的共同財產。在《解釋三》中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再次說明,并且通過了規(guī)定進行呈現,在婚姻法中具有法律效力,在房產進行贈與中,經歷了贈與、撤銷一系列過程,其中被贈與的對象主張進行贈與行為時,需要法院根據合同法進行這類婚姻問題的判決[1]。
2 關于婚姻法贈與規(guī)定的常見問題分析
在對贈與合同中的相關規(guī)定分析,在夫妻二人通過協議的形式進行相關的財產贈與,但是并沒有進行手續(xù)的登記,這種情況下,并沒有進行相關的此案產轉移活動,也就是說贈與者隨時可以撤銷贈與行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夫妻之間存在著身份關系以及相關的身份行為,與一般的贈與行為不同,因此,這一行為不能使用贈與合同進行處理。夫妻之間的贈與行為在特定的意義下具備一定的有償性,在夫妻之間產生贈與行為時,需要重視其中的財產性以及身份性,夫妻雙方對于家庭的貢獻方式存在差異性,因此,經濟貢獻與非經濟貢獻同樣需要重視。在夫妻雙方自己達成的財產協定,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贈與者不能隨意撤銷,但與這一觀點相對立的是,贈與者可以進行撤銷,這一觀點逐漸被采用。這一條款與婚姻法中的19條存在一定的適用性,并且后一種觀點存在定向限制的特性,這一條款在婚姻法19條中存在包含關系。通常情況下,贈與關系主要發(fā)生在存在血緣關系,或者是關系較近的雙方,通過合同法的使用,贈與方可以進行撤銷,并且這一規(guī)定并不違背婚姻法中的內容。在我國對相關法律案件進行處理時,存在較大的爭論,因此,在對夫妻財產之間的贈與進行規(guī)定時,應該以關系穩(wěn)定以及制度發(fā)展作為制定的基本目標。
3 關于改進建議的分析
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現階段,我國離婚案件逐年增多,因此,針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為保證夫妻雙方二人的財產分配具有合理性,將贈與制度與產權登記制度進行結合,之后對贈與的目的進行準確的分析。在家產法律的發(fā)展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為確保問題的解決,需要將法律法規(guī)與實際問題之間的矛盾進行降低,對其中的贈與規(guī)定予以適當改進,之后針對財產贈與規(guī)定中的內容進行具體化的說明,以此對財產規(guī)定中的單向發(fā)展傾向予以避免。
對贈與規(guī)定予以整合,通過民法思維的引導,站在客觀角度,對無償性的問題予以審視,在夫妻雙方出現贈與現象,對無償性進行具體分析,對夫妻雙方在家庭中做出的貢獻進行具體的考量,具備全面性,不僅僅局限于經濟貢獻。與此同時,對贈與規(guī)定的外向因素予以考慮,以此對撤銷贈與行為的實施進行考慮。在實際情況下,很多夫妻簽訂了贈與協議,主要目的是將財產歸屬進行明確,對夫妻雙方進行約束,以此來保證家庭和睦。通過這一形式建立的家庭契約,法律不需要對其進行調整,并且從另一角度來說,在《解釋三》中針對個別規(guī)定的頒布意義并不大,并且在實際的司法解釋中并沒有對父母的出資份額予以明確規(guī)定,這一現象對司法的適用性進行大大增強,并且降低了不公平現象的發(fā)生率。在父母從參與購房的環(huán)節(jié)中,并且父母提供了部分資金的情況下,需要按照《解釋二》對案件進行判決[2]。
總結: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受外界多種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婚姻在外界的影響下,以及婚姻本身的作用,會導致婚姻的改變,并且,針對人們婚姻的逐漸變化,婚姻法也在適當的調整,其中關于夫妻贈與的規(guī)定司法解釋進行相應的補充和完整,這些做法對現階段婚姻案件中的財產贈與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保證夫妻關系的穩(wěn)定,對離婚率降低也具有積極作用。通過對夫妻財產中的贈與規(guī)定進行反思和總結,對其進行調整,提高其適用性,促進我國婚姻法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嚴. 淺析婚姻法司法解釋中夫妻財產“贈與”規(guī)定之反思[J]. 贏未來, 2017, 000(004):0260-0260.
[2] 蔣曉磊. 婚姻法司法解釋中夫妻財產“贈與”規(guī)定的研究[J]. 法制與社會, 2017(3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