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可智 張建祥
摘 要:當下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新課改的進行而不斷向前推進。尤其是新課程理念的提出,讓教育行業(yè)的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我國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致使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并未完全開展成功。本篇文章主要是在新課改改革的背景之下,針對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教學問題展開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對策
前言
由于新課改的實行,高中物理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水平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水平也較以往來說有了顯著的提升。盡管如此,高中物理教學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并未得到解決,如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仍然存在、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不夠突出、課堂學習氛圍營造不良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通過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保障在新課改背景之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水平[1]。本篇文章主要結合了實際性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實際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措施。
1.高中物理教學在新課改下的不足之處
在新課改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物理的教學水平和整體質量有了顯著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仍然存在
在過去我國的教育主要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應試教育以考試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學模式單一且枯燥,而在物理教學方面,應試教育主要是以制定物理訓練題“題海戰(zhàn)術”為主,這種模式下的物理教學,不僅大大的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并且也讓學生承受著以考試為主要目的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所以對于高中物理教學這種只看重成績,而不看重學生能力和努力過程的教學方式,急需得到轉變,高中物理教學應該既看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要注重學生的情感以及價值觀態(tài)度的養(yǎng)成。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傳統(tǒng)教學轉變不夠及時,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斷的進行摸索,并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適應新課改的教學改革。
1.2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仍然不夠突出
新課改逐漸得到了施行,但是部分教師卻對新課改的理念認識不夠到位,忽略了新課改理念中的“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關鍵信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教學內容也只是照本宣科,缺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角色定位模糊的狀況。新課改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差異性,需要教師通過教學過程當中的情境化教學、多元化教學等方式去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構建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關系,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整體質量。但是就目前而言高中物理教學仍存在著學生教學主體地位不明確、角色定位不清晰以及師生缺乏交流溝通等問題。
1.3學生存在物理學習上的困難
目前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上存在著諸多學習問題,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教師并未站在學生的視角進行教學而導致的。目前學生在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缺乏學習物理的興趣,整體學習比較吃力;高中物理單一的考核手法使學生只能機械學習,如背誦物理公式、概念等,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不夠緊密;大部分學生物理基礎較為薄弱,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從而缺乏學習物理的信心[2]。這些原因都是導致學生學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
1.4課堂學習氛圍不強
一部分教師由于受到了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缺乏對新課改理念的深入認識,從而忽略了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這就間接導致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教學,使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教學方式和手段也有待改進。
2.改進措施
2.1更新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性、鍛煉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為主,讓學生能夠在物理探究的學習過程當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的解答,通過輔助教學的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3]。如在教授“自由落體運動”這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實驗”的手段幫助學生理解,主要為:讓兩個不同的物體從同一高度落下,并讓學生猜測哪一個物體落得更快,從而驗證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另外還可以借助電腦讓學生自己探究重力加速度的數(shù)值、自由落體運動的具體性質等,通過有效的互動形式和實驗形式,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2.2尊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
一味的采用“題海戰(zhàn)術”會增加學生生理與心理的雙重壓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手段讓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能夠直觀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如在測定重力加速度g時,教師可先將測量的原理進行具體說明,在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對實驗過程當中的步驟,并開展競賽。這樣一來,不僅鍛煉了學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還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就感和參與感,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3利用有效教學手段突破學生學習問題
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優(yōu)化高中物理課程教學,讓學生突破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找到屬于學生自己的學習方式。例如在教授“磁感應強度”這一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明白這一知識點的重要性,教師可在開展學生探究性活動之前,讓學生掌握具體的探究方法,再通過學生自我摸索探究的過程掌握這一知識點,并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學習的習慣。
2.3有效利用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教學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教學的內容不夠全面,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所以物理教學應該與實驗相結合,不僅要配備實驗所需的器材以及設備,還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實驗氛圍[4]。如在教授“力的相互作用”知識時,可以通過一些實驗方法例如學生之間的掰手腕比賽、物品的相互撞擊實驗等手段加深學生的理解。以這種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小結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應該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營造教學氛圍以及多樣化教學等手段,解決當下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從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克旺.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16)230-230.
[2]榮金枝.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學的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讀天下(綜合),2019(22):141-141.
[3]陳紹春.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問題分析與對策思考[J].當代人,2018,(12):87-87.
[4]陳瑩.高中物理教學適應新課程改革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及改進對策[J].海峽科學,2019,147(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