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嶸
在1863年之前,圣誕老人一直是個臨時工。他就像橫店影視城的臨時演員,有什么角色就演什么。有時他演高大蒼白的人類,有時他演小巧可愛的精靈,有時甚至要演九個不同的角色,并且各有各的性格。他穿過主教的長袍,也穿過斯堪的納維亞獵人的獸皮,甚至還戴過一對兔子的耳朵,用來聆聽孩子們的愿望。
到了1863年,他終于拿到了鉆煙囪的專業(yè)技術(shù)職稱,有了一技之長的圣誕老人也有了固定的工作,就是鉆煙囪。幫助他考取職稱的是美國卡通畫家托馬斯·納斯特。1863年,納斯特在《哈潑斯》雜志上繪制了圣誕老人插圖,畫中的圣誕老人作為一個支持聯(lián)邦制的小精靈形象出現(xiàn),這個矮矮胖胖的小精靈正在往一根煙囪里鉆。納斯特繪制的這個圣誕老人形象持續(xù)了數(shù)十年。
1931年,圣誕老人遇到了他的命中貴人可口可樂公司。
這事說來有點巧合。在20世紀(jì)30年代之前,人們認(rèn)為可口可樂是種只適合在大熱天喝的飲料。而老板伍德魯夫則想把這個寶貝變成四季都來錢的印鈔機,于是公司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提醒人們?nèi)魏螘r候都可以喝可口可樂。在這場廣告宣傳中,除了廣告詞改成了“渴了就喝可口可樂”,公司還需要一個形象來象征冬天。這個時候,他們把眼光落在了那個矮胖的小老頭身上。
從這天起,圣誕老人有幸成了可口可樂公司的員工。他們給圣誕老人發(fā)了可樂紅加白色緄邊的公司制服,把他原來那件臟兮兮的藍(lán)綠色相間的衣服扔到了窗外。可口可樂的形象顧問讓圣誕老人有了體面的白胡子和燦爛的笑容,身材比原來更加肥碩,當(dāng)然,最要緊的是手上永遠(yuǎn)拿著一瓶可口可樂。
圣誕老人的形象顧問名字叫哈頓·桑布羅姆。他是個在美國密歇根州出生的插畫家。他翻閱了穆爾于1822年創(chuàng)作的《圣尼古拉斯的神秘到訪》,以圣尼古拉斯為原型把圣誕老人打造成一個溫暖友好胖乎乎的平民形象。精心包裝后的圣誕老人在1931年的《星期六晚報》上閃亮登場。
在此后的幾十年里,作為可口可樂旗下藝人,圣誕老人敬業(yè)愛崗,有一次他居然來不及駕馭馴鹿,而是開著火箭來上班。還有一次,他一時疏忽,忘了戴婚戒,讀者就開始八卦,圣誕太太怎么了?莫不是這個胖老頭有了錢就……(這都哪里跟哪里的事。)
不過有些事情還真難說,2011年,圣誕老人還真干了“劈腿”的事情。這次,他劈的是他的老東家——可口可樂公司。在老對手百事可樂“夏天是百事時間”的促銷活動上,圣誕老人意外反水了。在新老板的授意下,圣誕老人在沙灘跳舞渴了,沖到帳篷酒吧要了瓶百事可樂。這一舉動讓旁邊的酒保極為震驚,這個老財迷淡定地說:“我在度假,找點樂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