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姝
摘要: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因避太子允礽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康熙十五年進士。
為武英殿大學(xué)士明珠長子。他淡泊名利,善騎射,好讀書,納蘭性德以詞聞名,他的詞全以一個“真”字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寫景逼真?zhèn)魃?,哀感頑艷,有南唐后主遺風(fēng),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故有近代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之評:“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fēng)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保?)況周頤在《蕙風(fēng)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2)。
關(guān)鍵詞:納蘭詞;月意象
“月”是中國歷代文人鐘愛的意象之一,在古詩詞中,月不再是單純的物體,人們賦予了它更多的感情,暫滿還虧、暫圓還缺的冷月像極了那繁華盡失、悲涼盡是的苦樂人生,所以它的陰晴圓缺象征著人們的悲歡離合?!霸隆弊鳛橐粋€獨特的意象,文人們更側(cè)重她的詩意、哲理。但也搖脫不了“殘缺”的苦痛。
納蘭與月有著不解的情結(jié)。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物色》中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保?)四季交替,陰陽變換,景物變化了,文辭因人的感情而生發(fā)?!都{蘭詞》現(xiàn)存340多首,內(nèi)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其中直接用月抒情與襯托的達百三十篇,“月”的意象是傳統(tǒng)的審美意趣的蘊含,更是觸發(fā)他情思的直接物象。
一、兩地相思
納蘭心中的明月,沒有團圓的喜悅,甚至連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4)的那一點期盼和疑問都沒有,充滿離愁與傷感?!半x魂何處,一片月明千里。兩地凄涼多少恨,分付藥爐煙細?!保ā稇浱以绰罚熬Ш熞黄瑐陌?,云鬟香霧成遠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保ā镀兴_蠻》)月,凄冷、孤獨、落寞、迷離,那一份與妻子分別的凄涼與無奈,凄婉綿長,回響悠遠。夜靜寂,月冷峻,慘白的亮光寫進愁人的臉?!嗨己翁幷f,空有當(dāng)時月。月也異當(dāng)時,團園照鬢絲。”(《菩薩蠻》)月夜懷人,凄惋纏綿,傷痛徹骨,此情此怨何處訴說?明月當(dāng)頭孤獨殘照,不與舊時二人相同,堪嘆月圓人孤單。而浪漫的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边@千古絕唱是否也和容若一樣有著相同的思念呢?他到底思念故鄉(xiāng)的誰呢,是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更是故鄉(xiāng)的親人?!耙咽巧钋锛妾氁?,凄涼,月到西南更斷腸。”(《南鄉(xiāng)子》)冰冷的夜霜,撒滿思念的臉龐,依舊攬著一懷無眠的傷感,孤獨于這樣的凄涼夜晚,連夢鄉(xiāng)都走不進,怎能不讓人肝腸寸斷?此情堪比李白的《長相思》:“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保?)
二、離愁別恨
月明,明月,在他人的筆下,是團圓美好的象征,在納蘭筆下卻另有一番離恨別愁。“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dāng)時,人似當(dāng)時否?”(《鬢云松令》)三杯兩盞淡酒,夜色清涼,月光照灑盛開的紅豆蔻,讓人觸景傷情。再次勾起無限回憶,今晚的月色如共度時一樣美好,共植的紅豆蔻月光下更顯繁盛,柔情似水的玉人吹簫何處?紅豆最相思,肝腸寸斷時?!捌鄾鰟e后兩應(yīng)同,最是不勝清怨明月中?!保ā队菝廊恕罚┘{蘭獨立花徑,傷心外流。心田蒼白,清冷如雪。生命里最想抓住那留不住的美好,空對明月訴說衷情。共同感受分別后的凄涼,明月當(dāng)空難忍如此凄怨。哪里有李義山的“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保ā兑褂昙谋薄罚?)來得溫馨。
三、悼亡哀思
“夢來雙倚,醒時獨擁,窗外一眉新月。尋思常自悔分明,無奈卻、照人清切?!保ā儿o橋仙》)昔日月色分明時,兩人共度,如今又逢這照人清切的明月,?;诋?dāng)時未能珍惜。“辛勞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輕易盡,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rèn)取雙棲蝶?!保ā兜麘倩ā罚o盡的悲哀與思念寄托于月,凄冷、冰涼的夜,時時想為她送去溫暖,在相聚的喜悅中共享那份溫馨。直追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保?)明月夜,憶起妻子,那溫馨的一幕一幕只能讓自己心碎,只能在這栽著松樹的小山崗上,寄托無限相思,淚從腮邊落?;蛟S,只有清代詩人陳衡恪的“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題春綺遺像》)情思癡絕,字字血淚,堪比容若、子瞻。歐陽修對此自是有先見性的論斷“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玉樓春》)(8)。“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釘。(《青衫濕遍》)妻子已逝,而銀燈旁抱病裁剪之聲仍歷歷在耳,燈火不滅,物是人非,陡增些許滄桑。白居易對素不相識的長安歌女尚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琵琶引》)(9)之情,何況是朝夕相處的妻子呢?往事不堪回首,孤獨的思念蠶食著殘缺的心。
四、感嘆興亡
“風(fēng)聲雷動鳴金鐵,陰森潭底蛟龍窟。蛟龍窟,興亡滿眼,舊時明月?!保ā稇浨囟稹?zhí)犊凇罚┥n涼慷慨,寄思遙深,興亡之嘆,無限悵惘,深致綿緲,感人之至?!肮γ麘?yīng)看鏡,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間,與君高臥閑。”(《菩薩蠻·過張見陽山居,賦贈》)當(dāng)納蘭把功名利祿之事看做鏡中之月、河中之影時,始知他對政治生涯的厭倦。猶如優(yōu)國優(yōu)民的杜甫在《江上》的慨嘆:“勛業(yè)頻看鏡,行藏獨倚樓?!薄绊毑涣w、承明班列,馬跡車塵忙未了,任西風(fēng),吹冷長安月?!保ā督鹂|曲·慰西溟》)諸公忙于仕途上的得意奔走,不得際遇也應(yīng)以達觀處之。“金殿寒鴉,玉階春草,就中冷暖和誰道?小樓明月鎮(zhèn)長閑,人生何事緇塵老?!保ā短ど小罚┖f、春草不知冷暖,仕途生活心自知。賞一次小樓明月,人生易老何不享一次人生清閑?!爸唤裎骱D昴暝?,尤為蕭家照斷腸?!保ā耳p鴣天·詠史》)這不僅僅是為蕭觀音撒同情之淚,更是揭示耶律洪基不接受忠言最終使遼國走向衰落之路。南唐后主李煜說:“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違命侯一朝斷送江山繁華如過眼云煙,悲哀至極,哪能比得上納蘭將塵世看破?!洞笕战?jīng)》曰:“心無畏故,能究竟凈菩提心?!薄镀刑嵝恼摗啡眨骸罢找姳拘模咳磺鍍?,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不管天下如何興亡,明月永遠澄明皎潔;不管人事如何變幻,月亮始終圓圓缺缺。當(dāng)清冷的月光再一次酒落,納蘭心中之月已經(jīng)飄離塵俗成為智慧化身。
李贄在《焚書》中云:“故性格清徹者音調(diào)自然宣暢,性格舒徐者音調(diào)自然舒緩,曠達者自然浩蕩,雄邁者自然壯烈,濃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絕。有是格,便有是調(diào),皆情勝自然之謂也?!奔{蘭應(yīng)該是千百年來少有的悲酸之濃郁者。
托爾斯泰說:“一個人只有在他蘸墨水時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才應(yīng)該寫作?!?1歲而卒的納蘭是不是在硯臺中留下的血肉太多了呢?
月,依然陰晴圓缺;人,仍舊悲歡離合。李白說:“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作為納蘭摯友的曹寅揮毫而出:“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不知今天的月亮,當(dāng)時怎樣浸潤著納蘭的心。
注釋:
王國維著,周錫山編校:《人間詞話》192頁,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1。
(清)況周頤著,孫克強導(dǎo)讀:《蕙風(fēng)詞話》143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
(梁)劉勰著,姜書閣述:《文心雕龍繹旨》177頁,濟南:齊魯書社,1984.3。
曾棗莊主編:《蘇東坡詞全編》第二卷25頁,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7.4。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171,北京:中華書局,2011.3。
李商隱著,聶石樵,王汝弼箋注:《玉谿生詩醇》153頁,北京:中華書局,2008。
曾棗莊主編:《蘇東坡詞全編》第二卷140頁,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7.4。
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167頁,北京:中華書局,1999.1。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4832頁,北京:中華書局,1999.1。
韓成武,孫微,周金標(biāo),韓夢譯,張嵐點校:《杜工部詩集輯注》548頁,保定: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9.3。
參考文獻:
[1]趙秀亭,馮統(tǒng)一:《飲水詞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
[2](清)納蘭性德著;鈕君怡注《納蘭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清)納蘭性德著;黃曙輝印曉峰點?!锻ㄖ咎眉?,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