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紅色資源作為一種革命精神及載體,對它的積極開發(fā)和利用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優(yōu)勢。該文通過了解當前紅色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現(xiàn)狀,從而積極探索高校依托紅色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紅色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 2018年度寧夏醫(yī)科大學科學研究資助項目“依托紅色資源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徑——以寧夏高校為例”(XM2018016);2019年度寧夏醫(yī)科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實踐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NYJY1944)
[作者簡介] 米春明(1987—),男(回族),寧夏銀川人,碩士,寧夏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38-0073-02? ? [收稿日期] 2020-03-26
紅色資源作為一種歷史文化遺存,承載了我們黨波瀾壯闊的奮斗史,蘊含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愛國主義等豐富內(nèi)容,對于青年大學生來說,具有超越時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非常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
一、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分析
紅色資源內(nèi)涵豐富、形式多樣,是培養(yǎng)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鮮活教材,可以確保大學生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成長。本文認為,紅色資源對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價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紅色資源的理想信念價值。紅色資源是承載紅色文化的物質(zhì)載體,作為黨和國家在歷史進程中留下的寶貴財富,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的生動素材。寧夏是一塊紅色的熱土,也是革命資源比較集中的地區(qū)。紅軍長征西征轉(zhuǎn)戰(zhàn)寧夏期間,黨的許多領袖人物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都曾在這里留下過光輝的足跡。毛澤東在翻越紅軍長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盤山時,留下了氣壯山河的《清平樂·六盤山》這一膾炙人口、享譽中外的著名詩篇。數(shù)萬紅軍戰(zhàn)士曾在這里浴血奮戰(zhàn),幫助當?shù)厝嗣窠⒄?,在今寧夏同心縣建立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縣級回族自治政權——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中國共產(chǎn)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感召下,寧夏社會各界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因此,寧夏擁有豐富且特色鮮明的紅色資源,如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紅軍西征紀念園、單家集革命遺址等。這些紅色資源歷史悠久、內(nèi)涵豐富,凝聚著后人永遠敬仰的革命理想和革命情懷,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的重要精神來源。對于寧夏紅色資源的深入挖掘和廣泛宣傳,利用這一獨特的資源稟賦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傳統(tǒng)教育有著非?,F(xiàn)實的意義。
2.紅色資源的資政育人價值。理想信念的確立是—個發(fā)展的過程。要培養(yǎng)大學生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信念,必須認真分析當前理想信念教育的時代要求和大學生的特殊性,針對發(fā)展規(guī)律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當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針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一些弱化的趨勢,主要是因為忽視了對教育方法和途徑的研究,而導致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缺乏。理想信念的形成與發(fā)展應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應該在實踐中實現(xiàn)。而紅色資源是某種意義上的一種歷史資源,能夠在這方面發(fā)揮作用,它具有形式多樣、直觀等特點,是幫助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鮮活教材。同時依托紅色資源能有效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改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把理想信念實踐活動的思想內(nèi)涵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結合起來,寓教于樂,使大學生自覺參與其中,大大增強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二、當前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
許多高校在紅色資源開發(fā)利用上已經(jīng)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是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缺乏對紅色資源開發(fā)與運用的有效整合。一是地方政府和紅色資源基地在對紅色資源進行管理和保護的同時,往往更注重它所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或社會效益,而在依托紅色資源進行德育教育方面的意識還很欠缺,與高校之間的有效整合、交流與合作也不夠。以寧夏為例,一些大學對寧夏本地的紅色資源開發(fā)部門的智力支持思路不夠明晰,這勢必阻礙了紅色資源與大學思政教育的融合;二是對大學生來說,最熟悉的莫過于位于寧夏固原市的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而位于同心縣的紅軍西征紀念園、西吉縣的單家集革命遺址等革命遺存熟識度則小得多,對這方面的革命歷史也不夠了解。這就說明高校、政府以及紅色資源基地對于本地的紅色資源開發(fā)、整合、宣傳力度遠遠不夠。有的高校與紅色資源基地盡管建立了聯(lián)系,但實際運用不夠,從而影響了高校在實踐中利用紅色資源開展教育的整體性效果。
2.缺乏對紅色資源運用的創(chuàng)新形式。寧夏針對區(qū)內(nèi)大學生開展的有特色的“紅色教育產(chǎn)品”較少,目前僅有組織參觀、介紹紅色經(jīng)典等有限的幾種方式,有特色的教育形式如情景模擬“重走長征路”針對的主要是干部培訓教育,針對大學生的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紅色教育產(chǎn)品”很少,對多樣的紅色資源形式運用還缺乏全面性。并且紅色資源在大學德育運用中還較多局限于課堂教學的視野,還沒有切實融入大學校園文化精神的建設和日常生活的實踐中,學生了解、接受紅色資源教育的形式有待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完善。
3.缺乏對紅色資源精神內(nèi)涵的提煉升華。高校在對大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時,往往局限于利用紅色資源的物態(tài)形態(tài)開展活動,忽視了對紅色資源的內(nèi)在思想和精神主題及其時代精神價值的提煉升華。如紅軍長征、西征在寧夏的歷史,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的重要精神來源,然而在現(xiàn)實教學中缺乏對這方面精神的提煉和升華,導致紅色資源教育難免流于形式,勢必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性、準確性和實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紅色資源的融入途徑
理想信念的形成與發(fā)展應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應該在實踐中實現(xiàn)。因此,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需要將紅色資源進一步轉(zhuǎn)化為教育資源。
1.紅色資源與高校思政課相結合,積極推進紅色資源進課堂。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明確提出了要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大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開設的大學生必修課,而紅色資源是思政課的生動素材。高校在開好思政課的同時,應積極推進“紅色資源進課”工程,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比如把紅軍長征、西征在寧夏、參觀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等作為專題,列入思政課的教學計劃,可以根據(jù)寧夏的實際情況開設紅色資源教學的選修課,并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大力深化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2.加強高校黨團建設和文化建設,營造“紅色氛圍”。寧夏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本地區(qū)紅色資源,憑借自身高校人才方面的優(yōu)勢,開展相關的課題研究,進一步優(yōu)化本地區(qū)紅色資源的資政育人價值,將寧夏優(yōu)秀的革命文化內(nèi)化為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此外,結合紅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高校黨團組織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通過舉辦紅色黨課、舉行紅色文化展覽、組織學生在紅色資源地開展實踐等,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利用重大革命歷史紀念日,包括“五四”青年節(jié)、“七一”建黨節(jié)等節(jié)日,走出校園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體驗紅色生活、重溫紅色歷史,積極引導大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
3.高校、紅色資源基地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相互協(xié)調(diào)、整體推進。政府相關部門應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整體推進依托紅色資源開展高校思政工作的相關事宜。只有三方通力配合,各司其職,才能最大化和最優(yōu)化地發(fā)揮紅色資源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一是通過高校、紅色資源基地、政府相關部門三方協(xié)商,明確三方在依托紅色資源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其中政府相關部門在當前應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謳歌和弘揚革命精神,力爭在社會上形成崇尚和學習革命精神的良好風尚。紅色資源基地要積極做好紅色資源推介,利用寧夏地區(qū)發(fā)生的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紀念日,組織大型的革命歷史紀念活動,發(fā)揮作為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二是各高校應高度重視,加強頂層設計。建立由黨委統(tǒng)一領導,校團委、學生會、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部門共同參與,校團委具體落實的領導機構和運行機制,真正把紅色精神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起來,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6-12-09.
[2]張?zhí)┏?論紅色文化資源[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5(1).
[3]李康平.論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理論課運用的價值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4).
The Practice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ingxia Based on Red Resources
MI Chun-ming
(College of Marxism,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 750000,China)
Abstract:Red resources serve as a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carrier,hence the a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m is the unique advanta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resources,this paper actively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red resources.
Key words:red resourc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