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炳文
摘要:數學來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而小學階段正是學習數學知識的黃金階段,所以教師要重視這一階段的數學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多數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采取的教學手段基本上都是“滿堂灌”、“機械式”,這種教學手段會讓學生覺得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從而使其在學習上喪失挑戰(zhàn)性,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為防止這種教學現象出現,教師必須先改善自身的教育手段,才能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策略
小學高年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將會形成一種屬于自身系統(tǒng)性學習方式和知識體系。與此同時,他們正處于學習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但每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皆不相同,這也會給教師的統(tǒng)一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必須思考,如何把握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差異性和統(tǒng)一性,并在此基礎上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新思想帶來的新教學模式不斷深入,新舊教學思想產生的教學方法錯綜復雜。單一形式的教育課堂仍然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甚至有一部分教師難以接受新思潮,依舊覺得自己才是課堂的中心地位,無視學生的參與性,使得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不利于促進學生自我學習的目的;其次,教師個人素質水平不足,課堂效率低下,講課內容簡單,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學到實際有用的知識;最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屬于心智不成熟、自制力薄弱的時期,若是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會很容易導致小學數學教學效率達不到預期的成效。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性
想要提高學生的成績,便需要提高教學的質量。上課效率高,學生課堂中所遺留的問題就少,遇到的問題可以在課堂上得到解決,節(jié)省下來的課堂時間就可以用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進度或鞏固知識點。良好的課堂效果率有助于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主動權和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欲望。小學數學中學生的課堂效率很重要,如果學生沒有較高的課堂效率,那數學成績也不會很好。因此,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至關重要。教師要為此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這同樣也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有效的教學質量也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學習要求,對學生的終身學習也有著重大意義。
三、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3.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感知能力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因此,他們便會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學習,換句話說,就是小學生對哪方面,哪一門學科感興趣自己會變得非常主動,認真。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了解學生的想法,尊重學生的課堂中心地位,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只有學生自己想學,才能認真學,好好學。所以,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需要抓住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數學教學,才能有效的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例如:《倍數與因數》這課時,教師可以先對倍數與因數做一個比較趣味的簡單講解,讓學生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之后,再讓學生將倍數看成團隊中的“司令”,把因數看成“小兵”,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倍數與因數之間的關系有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然后再進行課堂提問,如:“同學們,你們知道在3,5,9,10,11,13這幾個數字中,有哪些數字是27倍數司令的小兵呢?”通過這樣比較富有趣味性的提問方式,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提高數學的效率。
3.2創(chuàng)建情境教學,提高教學的質量
教學方式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如今的小學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需要重視學生的數學體驗,讓學生真正的愛上數學這門學科,讓學生能夠成為數學課堂中的伯樂。所以便需要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創(chuàng)建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運用情境教學融人數學知識,為學生營造舒適,舒緩的學習環(huán)境,以創(chuàng)設數學知識為背景,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獨特魅力,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經驗融合在一起,學以致用。
例如:《雞兔同籠》這課時,首先教師便可在課前準備一些雞和兔的道具,然后在準備一個透明的箱子,再將雞和兔都放在這個箱子中,之后再用黑布把箱子的上方遮蓋住,并向學生說出已知的條件,讓學生根據已知條件思考問題并解決。當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并確定不變后,教師便可拉開黑布,公布答案。通過這種真實的場景,讓學生可以很直觀的體會到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公布答案這些過程,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2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的質量
師生友好關系的建立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許多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小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一直都非常的嚴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即使有錯誤,學生們也不敢議論反駁或是直接指正。這種過于嚴肅的師生關系反映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不平等的地位,暴露出教師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的問題。教學過程中構建友好的師生關系成為現代小學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學會互相尊重,才能更快、更準確地解決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問題,師生關系的和諧氛圍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F代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扭正“我是教師,我是控制者”這個錯誤的概念,重新思考師生平等的新教學觀。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將問題交給學生,通過和小學生討論和引導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多聽學生們的內心想法。在教室外,除了討論數學問題還應該多關注學生在生活上的問題,多方面幫助小學生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相信教師,才能更加喜歡數學。只有讓教師得到學生的尊重,才能讓學生親近數學,只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真正的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質量。
3.4制定教學的反思工作,提高教學的質量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要正視自身的教學行為,并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善于發(fā)現自身在教學中的問題并給予解決。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中也會產生很多的遺憾,所以為了減少遺憾的產生,便需要多反思,多分析,多思考,盡量做到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最好的[4]。在進行教學前,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規(guī)劃,但在許多時候,課堂中的活動并沒有教師想象中的那么順利。
例如:《復式折現統(tǒng)計圖》這課時,教師的原本計劃是借助學生已學的知識加以闡述概念即可,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一部分學生根本不理解復式折現統(tǒng)計圖的相關概念,便無法取得有效的信息,進而導致課堂進度停滯不前。所以,教師在課后,需要將教學進度,環(huán)節(jié)等各個方面進行反思,找出存在的問題,循序漸進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可行性。只有教師愿意反思,才能帶動學生認真學習,主動學習。
四、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育至關重要,教育質量的提高取決于教師是否愿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采用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學習的思想,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茹,淺談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J].中華少年,2019(27):73-73.
[2]鄭艷飛,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4):103-103.
[3]陳艷榮,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9):30-30.
[4]毛發(fā)蘭,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的提高策略[J].甘肅教育,2019(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