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萍
摘要:音樂教育與其他教育有共性的東西,更有其優(yōu)勢和獨特之處,它可以從情感上感染人。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感情培養(yǎng),讓學生體驗情感并宣泄情感。讓音樂博大的情感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情感體驗;情感共鳴;情感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6-0238-01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情感性是音樂藝術中最大的特點?,F(xiàn)如今的音樂課堂教學,已不僅僅是唱唱跳跳,更重要的是把思想情感寓于音樂作品之中,使學生接受更好的藝術教育。
那么,音樂教師該如何引領學生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該用什么樣的手段與方法讓學生對音樂動情,用心去體驗音樂所表達的那種平凡而又特殊的情感呢?下面,我就關于“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更好地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如何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等問題,結合自己平時的音樂教學實踐談幾點個人粗淺的看法。
1.朗誦歌詞,從歌詞中受到情感啟發(fā)
學習歌詞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熟悉歌曲的內(nèi)容、情感和總的表現(xiàn)要求,從而為練唱歌曲奠定思想和情感的基礎。在教學歌詞時,聯(lián)系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內(nèi)容,運用生動、簡潔的語言進行啟發(fā),喚起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根據(jù)歌詞所反映的內(nèi)容,把握情感基調(diào),大膽設想,談出自己對歌曲的認識、理解,歸納出歌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歌曲《中學時代》時,我讓學生配樂朗誦歌詞,自己體會歌詞中所表達的情感和內(nèi)涵:中學時代是美好的、求知的、難以忘懷的……系著紅領巾邁進校門,戴上團徽走向未來……
另外,讓學生依歌曲的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誦歌詞。情感體驗的同時,還可初步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為下一步學唱歌曲奠定基礎。
2.培養(yǎng)良好的聆聽習慣,在欣賞音樂中體驗情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情緒與情感是密切相關又相互區(qū)別的二種心理形式。但從關聯(lián)范圍來說,情緒比情感要更廣泛。雖然當我們體驗到某中情感時,總會感到具有一定的情緒色彩,但這種情緒色彩遠不如情感那樣穩(wěn)定和持久。情感有強度和深度之分,有高、低層次之分。情緒與情感是審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對音樂教學來說,不僅尤為突出,而且,還有特殊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從音樂美的本質(zhì)來說,音樂進行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情感的展示與變化過程,同時也是音樂要素發(fā)展變化的過程。音樂作為情感的載體,雖無語義,但卻是最生動的心靈語言,我們常說:“語言的盡頭是音樂的開始?!?/p>
在欣賞民族管弦樂合奏《春江花月夜》時,聽到它那優(yōu)美的旋律時,就仿佛有一幅氣韻生動、筆觸秀麗的山水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把學生的思緒帶到一個依山傍水、風景秀美的迷人意境中,使學生從聽覺上甚至視覺上產(chǎn)生美感,在這如詩如畫如夢的情景中獲得美的陶冶,而且詩、詞、畫、音樂在這里完美地融為一體。動靜結合視聽相輔,綜合的美感,與我們的情感產(chǎn)生了共鳴。
3.運用多媒體教學,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確實為我們的音樂教學擴大了容量和空間,極大地豐富了音樂教學手段。這種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它具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diào)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比如,在學習歌曲《青春舞曲》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優(yōu)秀合唱團體的演唱視頻,學生很快很直接地受到啟發(fā),不用過多的講解,他們就明白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和表現(xiàn)歌曲。
多媒體教學,可以把聆聽、觀察與實踐密切聯(lián)系起來,把學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情境氛圍中,幫助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利于揭示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使學生從中尋求美、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從而提高審美能力,獲得前所未有的情感體驗。
4.教師要身體力行,從而引起情感共鳴
學生的言行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與他們朝夕相處的老師自然地成為了他們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一個對音樂、對音樂教育、對學生毫無熱情的老師是不可能教出充滿愛心的學生的。相反,如果一個音樂教師總是以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愛去感動學生,以優(yōu)雅的儀態(tài)、充滿激情的語言、聲情并茂的表演去感染學生,相信一定會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于潛移默化中打開學生的心扉,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
比如,在歌劇《白毛女》選段的欣賞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講述歌劇劇情,和學生一起表演,引領學生感受喜兒的天真可愛,以及楊白勞對女兒深切的愛,并且體會作品“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深刻含義。進而讓學生理解歌劇這種綜合性藝術。
總之,情感教學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激發(fā)、調(diào)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化的過程。情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學生學好音樂的催化劑,不容忽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感情培養(yǎng),讓學生體驗情感并宣泄情感。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師生間的情感互動,讓音樂博大的情感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美化學生的行為,從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