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晴
【內容摘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作為育人前沿陣地的中小學校,當前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只有找準切入點、著力點、支撐點、結合點和落腳點,才能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細落小落地落實。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 ?問題 ?分析 ?對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德樹人的時代內涵與核心要求,是新時期學校教育的一項政治性、歷史性、根本性任務,教育者們必須加快適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長期性和常態(tài)化。研究顯示,當前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整體情況向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引起重視和加以解決。
一、主要問題
當前中小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同度較高,教育工作整體情況向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課程內容待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內容在教材中相對零散,一些關鍵詞還需要深入闡釋和解讀。二是教學活動不到位。各學科教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用力不夠,部分學生對思政課程表示“興趣不大”“僅為應付考試”。三是理解把握有偏失。價值觀教育存在以偏概全、“舊瓶裝新酒”等問題,從目標、內容到實施、評價時代性、規(guī)律性、實效性亟待增強。四是方式方法須改進。措施陳舊單薄,缺少方式方法上的調整和適應,強調灌輸說教,與社會生活缺乏廣泛的聯(lián)系,使價值觀教育難以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五是內化踐行水平低。部分學生的價值觀在認知和踐行的取向上存在明顯的矛盾傾向。比如上學讀書、為他人提供幫助等方面的實用主義價值取向與學生的較高認知形成了矛盾。
二、對策建議
1.找準切入點,在課程發(fā)掘上下功夫。首先,要對師生價值觀基本樣態(tài)、差異特點進行調查,對學校已開展的價值觀教育行動、案例、經(jīng)驗等進行梳理提升,為更富針對性的系列化的價值觀教育校本化課程設計提供現(xiàn)實起點。其次,要找準日常教學的切入點,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對象、不同情境,明確價值觀教育課程的具體內容和實施路徑,建立縱向貫通、橫向覆蓋的價值觀教育體系。再次,要客觀認識不同學科的差異性,發(fā)揮各學科獨特的育人優(yōu)勢,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科世界中受到感染與熏陶。加強學科間的相互配合,打通學科育人壁壘,極力避免不同學科在價值觀教育上的重疊、空白現(xiàn)象。
2.找準著力點,在教師研訓上做文章。首先,要以專業(yè)知識武裝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級培訓網(wǎng)絡,設置專門的培訓模塊,切實提高教師對價值觀教育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其次,要以核心價值鍛造教育者。注重教師的自身價值觀建設,促進中小學教師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勇敢探索者、積極踐行者、有力傳播者。再次,要以日常教研砥礪教育者。通過學規(guī)律,剖案例,見行動,抓隊伍,不斷提升教師價值觀教育專業(yè)能力,激發(fā)他們開展價值觀教育的內在動機。
3.找準支撐點,在文化提升上創(chuàng)特色。首先要注重文化熏陶,將以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為基本內容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科學地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其次要激發(fā)學習興趣,注重對新媒體的正面引導,用喜聞樂見、活潑生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自覺學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主動性,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再次要提升活動品位。因地制宜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之中,賦予各項建設以豐厚內涵、現(xiàn)代氣息。
4.找準結合點,在實踐育人上見實效。一要抓好典型示范帶動。發(fā)揮“心有榜樣”的示范和引領作用,開展樹典型、學典型活動,弘揚和傳遞社會良好風尚。二要抓好體驗載體構建。引導中小學生積極參加研學旅行、社會調查、生產(chǎn)勞動、愛心公益和志愿服務等活動,在切身實踐中消化吸收和踐行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要抓好實踐靈活育人。運用多種活動載體,融入趣味性,增加互動性,依據(jù)學生生理、心理、思維發(fā)展特點進行有效指導,增強價值觀教育吸引力。四要抓好觀念落地鞏固。讓學生經(jīng)常換位認識、體驗和思考問題,指導學生形成維護價值觀的能力,不斷鞏固教育成效。
5.找準落腳點,在評價引領上建機制。首先,要落實到學生自律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我教育和自我調節(jié),推動價值觀持續(xù)發(fā)展和趨于完善。其次,要落實到教師指導上。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以理性的態(tài)度理解和對待具體情境。第三,要落實到學校評價上。探索建立指向學生發(fā)展的德育評價體系,通過過程性記錄,客觀呈現(xiàn)學生價值觀發(fā)展狀況。第四,要落實到家庭教育上。暢通與家庭、社區(qū)溝通渠道,注重家庭教育指導,鼓勵家長參與學校管理,通過傳承良好家風、力行言傳身教等,確保價值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和時空的連續(xù)性、貫通性。
總之,對中小學生而言,價值觀是比較抽象的,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絕非一日之功,絕不能搞一陣風,必須從內容的理解和表達著手,盡量結合學生身邊的問題和事物,使學生有切身的體驗和感受,做到深入淺出、情理交融,才能使學生真正認同、接受并轉化為自己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雷鳴. 中小學核心價值觀教育問題與改進[J]. 中國教育學刊,2014(12).
[2] 董蕓、錢彩秀、左志德. 十八大以來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成績回視與問題檢視[J]. 科教導刊(下旬),2018(03).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