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不僅需要班主任懷有一顆“童心”,還需要有“同心”,既經常深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盡可能多地與學生接觸,放下班主任的架子融入學生,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同時又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對孩子們的童心給予理解和關懷,適時地給與他們緩和的臺階,換得孩子與我們心與心的交流。
關鍵詞:同心;童心;兒童思維
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說過:“樂于保持一顆童心,善于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一個兒童,這不但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之一,更是班主任對學生產生真摯情感的心理基礎?!北3忠活w童心需要作為班主任的我們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站在孩子的立場,用孩子的視覺看待周圍的事物。而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不僅要班主任懷有一顆“童心”,還需要有“同心”。所謂“同心”即同心協(xié)力,即班主任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利用業(yè)余時間經常學會深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盡可能多地與學生接觸,放下班主任的架子融入學生,以誠相待、疏而不遠、親而不膩,保持適當?shù)男睦砭嚯x,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這樣,班主任的教育教學效果和管理水平將會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在教學效益上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泰是我們班的一個聰明外向的男孩,但是有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自我約束的能力不強,比較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當我發(fā)現(xiàn)他和其他同學說話的時候,無論我是眼神示意他,還是語言提醒他,他總是不能很好的收聲,只有當他真的把自己的話說完了,他才能夠停下來,為此我和這個孩子私底下溝通了很多次,他每次都很誠懇地對我說:“劉老師,其實你管我的時候我知道,我就是想把我的話說完,不說完我真的很難受……”為此我和他的家長也溝通過很多次,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也很頭疼,因為在家中的表現(xiàn)時而也是很叛逆,但在家里也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媽媽在背后總是嘮叨,孩子也已經進入聽覺疲勞了……其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真的需要通過典型事例,他們的成長才能獲得經驗值,我也一直在等待教育的契機,機會終于來了……
在本學期期末復習階段的早自習,我來到教室發(fā)現(xiàn)班里有好幾個孩子圍著小泰說笑,我湊過去一看原來他們正在研究魔方,玩得不亦樂乎,竟然都沒有發(fā)現(xiàn)我的出現(xiàn)。昨天放學的時候我剛對班里的魔方進行“明令禁止”,他們居然挺而走險,觸犯我的底線。但當我看見今天的教育對象是小泰的時候顯然冷靜了很多,只是淡淡地說了一聲“把魔方交到我的手里來”,一聽到這話,他開始對我是置之不理,選擇把魔方放在一個小袋子里珍藏在書包里,顯然對我的“判決”不服從……我的眼光在他的身上迅速打量著,發(fā)現(xiàn)他表現(xiàn)得很不自然,也知道自己錯了,但是就是不想交出魔方,我心想:盡管現(xiàn)在班里已經至少有10名同學在場,此時我一定要選擇退一步,安靜地看了他足足一分鐘左右,才把目光移開。到了第三節(jié)語文課,我發(fā)現(xiàn)此時的小泰同學顯得比平時乖巧了很多……很端正地坐在座位上,我很清楚地記得當時這節(jié)課我講了一篇關于“愛”的課外閱讀,主要是通過和孩子們思想的碰撞讓孩子們理解母親對“我”的愛,孩子們熱烈地討論著,每當提起關于愛的話題大家都很有話說,此時小泰也積極地參與其中。討論完畢后我遍開始總結:愛是理解,愛是寬容,愛是陪伴,愛是一生的牽掛……
說到這里,我對小泰同學的教育開始趁勝追擊了。“同學們,今天早晨在我們班發(fā)生了一件令我心酸的事……”這時候我看了一眼他,這孩子的臉已經漲得通紅。我故意玩笑似的說:“誰來講講?”小泰的同桌不由分說地站起來開始為我打抱不平,把他早晨的罪狀一一列舉了出來,教室一片嘩然,現(xiàn)在輿論已經指向小泰,看到他那么無助,我決定向他伸出橄欖枝:“孩子們,剛剛我們討論了這篇文章,我們對愛與寬容有了更好地詮釋,小泰同學,今天早晨,我再三讓你把魔方交給我,你都選擇置之不理,而我心里知道此時的你是非常無助的,所有我對你選擇了理解和包容,不再繼續(xù)和你僵持下去,這就是我對你的愛,而你是怎么做的呢?”這時候的他抬起漲紅的小臉,站起來鞠躬道歉,看到這里,我知道這次對他的教育已經事半功倍了,毫不猶豫地原諒了他,此后這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也有所起色……很多時候,我真的覺得班主任的工作真的非常重要,同時也很接地氣,因為我們對孩子們童心的理解和關懷,適時地給與他們緩和的臺階,就能換得孩子與我們心與心的交流!
我們常說要多理解學生,但是有時學生的言行站在教師的角度上來看,確實是很難。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我們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這當然不是說要把我們老師的思想降低到學生的水平,而是說如果我們學會了兒童思維將更有助于我們真正理解學生,從而更有效地引導并教育學生,我們便具備了兒童般的思維。雖然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不可能避免地會在年齡上與孩子拉開距離,但我們應努力地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甚至在某種意義上盡可能讓自己具有兒童般的情感、兒童般的興趣、兒童般的思維、兒童般的純真,因為這份純真能夠帶給我們太多的美好!
其實,孩子們總是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贊揚尋求心里滿足,但是他們的心理發(fā)育還不成熟,考慮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壞事,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們把孩子們做的那些動機好效果壞的蠢事,稱之為可愛的缺點,只有同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學會兒童思維,教師才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智慧之處,這是我們教師應該具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