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發(fā)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4—0463(2020)16—0134—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辈φn外閱讀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課外閱讀是學生在課堂之外進行的閱讀活動,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和拓展,也是閱讀教學的必然要求和目標。農(nóng)村小學生由于學校、家庭、社會、經(jīng)濟等多方面的因素,課外閱讀狀況令人擔憂。本文分析了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并結(jié)合教學實踐,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
一、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
1. 課外閱讀興趣不高。在農(nóng)村小學生中,喜歡并能自覺堅持課外閱讀的人數(shù)比率很低,大部分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缺少閱讀的主動性,很多學生除課本以外,很少讀或根本不讀課外書。[1]課余時間學生談論最多的是電子游戲、電視節(jié)目,而不是課外書籍。在校園、家庭未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
2. 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不足。根據(jù)筆者所在學校問卷調(diào)查顯示,每天讀書40-60分鐘的學生僅占9%,30-40分鐘的占45%,其余學生少于30分鐘或由于課業(yè)負擔而沒有閱讀時間。有15%的學生每學期讀3-5本書,40%的學生讀1-2本書。閱讀量遠遠達不到《語文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
3. 課外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有待加強。主要表現(xiàn)在:(1)無計劃性。閱讀無明確的目標,要讀哪些書,每天讀多少,多久讀完,缺乏具體的計劃,閱讀全憑教師布置或?qū)W生一時的興趣,閱讀內(nèi)容和時間隨意性大,缺少持久性。(2)注意力不集中,眼在書上,心在書外,讀完不知所云。(3)點讀、指讀、唱讀嚴重,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妨礙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4)閱讀時坐姿不端正。
4. 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普遍較低。學生閱讀理解力低,不能準確理解文章內(nèi)容。不能合理運用默讀、泛讀、精讀等不同的閱讀方式,閱讀速度慢,效益低。
5. 課外閱讀內(nèi)容單一淺顯。農(nóng)村家庭藏書量非常有限,通過對本校學生的調(diào)查,學生課外讀物和學業(yè)直接有關(guān)的輔導資料占56%,作文書占了30%,童話和寓言故事書占10%,卡通漫畫占3%,科普類和文學作品類讀物所占比率少之又少。
二、原因分析
1. 對課外閱讀重要性認識不足。教師方面,由于教學時間等因素,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和督促不到位。同時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課業(yè)輔導上,擠占了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即使有課外閱讀時間,教師也習慣于把閱讀目的與學習成績聯(lián)系起來,功利化的閱讀消磨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挫傷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在家長方面,由于受自身條件限制,家長很少閱讀書籍,加之大部分學生父母外出務工,也很少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有的家長甚至把課外書看作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閑書”,不僅不鼓勵,反而禁止學生閱讀。
2. 家庭文化氛圍淡薄,課外閱讀環(huán)境欠缺。隨著農(nóng)村務工人員增多,大部分學生成為留守兒童,年邁的老人成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老人既不能輔導孩子讀書,也不能有效地監(jiān)管孩子。學生父母要求孩子讀書只停留在口頭說教上,很少有家長能以身作則,更別說對孩子的課外閱讀有效地指導。
3. 課外閱讀資源匱乏。首先,學校圖書室藏書數(shù)量少,內(nèi)容陳舊,圖書室管理員由任課教師兼職,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保障學生借閱。其次,農(nóng)村家庭經(jīng)濟條件差,家長對課外閱讀重視不夠,在孩子課外讀物方面投入較少。再次,農(nóng)村書店大多以銷售作文書、教輔資料為主,沒有足夠的閱讀資源供學生選擇。
4. 電視節(jié)目和電子游戲的影響。隨著電視、智能手機和網(wǎng)絡的普及,豐富多彩的電視節(jié)目和各種電子游戲?qū)W生充滿誘惑,小學生自制力差,很容易沉迷其中。比起枯燥辛苦的課外閱讀,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和新奇刺激的電子游戲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很多學生將課余時間浪費在電視、游戲和手機上,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
三、對策
1. 轉(zhuǎn)變教育觀念,重視課外閱讀?!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迸囵B(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教科書和課內(nèi)閱讀遠遠不夠,必須依靠課外閱讀。首先,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致力于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和智力發(fā)展,重視并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其次,教師自己要多讀書,參與到課外閱讀中來,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為學生遴選、推薦適合他們閱讀水平的好書,學習閱讀的技巧和方法,以更好地指導學生;再次,教師要多和家長溝通,讓家長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積極支持和鼓勵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
2. 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農(nóng)村小學生來說,培養(yǎng)閱讀興趣應當是首要目標。(1)閱讀難度循序漸進,低年級學生閱讀淺近的童話、故事,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民間故事、歷史故事、詩歌散文,并開始接觸長篇文學名著。(2)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充分發(fā)揮學校圖書室、閱覽室的功能,經(jīng)常向?qū)W生開放。班級可以建立“圖書角”,并安排時間,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教師要結(jié)合語文課本中“閱讀鏈接”“快樂讀書吧”“課外書屋”和綜合性學習等板塊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學校和班級要定期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會”、古典詩文誦讀、讀書競賽等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3)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自己到圖書室或書店選擇喜歡的書籍,教師、家長適時地提出建議,所選讀物要內(nèi)容健康,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類型要多樣,閱讀面要廣。
3. 減輕課業(yè)負擔,保證閱讀時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閱讀時間。(1)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課外閱讀不僅不會影響學生學習,反而能增長學生見識,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為學生學習課本知識提供豐富的經(jīng)驗。教師要科學布置作業(y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家長不應給學生額外布置作業(yè),要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2)幫助學生制訂閱讀計劃,督促學生堅持閱讀,養(yǎng)成每天讀書的習慣,進而逐步增加每天的讀書時間。
4. 強化閱讀指導,提高閱讀能力?!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币岣邔W生課外閱讀能力,走出低效閱讀,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至關(guān)重要。(1)教給速讀的方法。教師要糾正小學生點讀、指讀、唱讀等不正確的閱讀方式,指導學生學會默讀。教師應學習并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速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速度。(2)學會精讀和泛讀。精讀是精細深入地讀,泛讀是粗略地讀。對于有深度、有難度的優(yōu)秀著作和經(jīng)典名著要精讀,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應當泛讀。拿到一本書,應先泛讀,先看前言、序文、目錄、作者介紹,再看開頭、結(jié)尾,挑選其中一兩個章節(jié)快速瀏覽,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內(nèi)容、深淺程度和行文風格;然后確定進一步的閱讀策略:是否要讀完整本書?是要泛讀一遍,還是要精讀?精讀應在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進行,對全書全部章節(jié)或重點章節(jié)精細研讀、深入體悟。(3)教給做讀書筆記的方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讀書筆記,可以幫助理解和記憶,增強閱讀效果。小學生可用以下方法做筆記:a.摘錄式:把讀到的好詞佳句、名言警句摘抄下來,還可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體會。b.卡片式:讀書時,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寫物分門別類地摘記在自制的小卡片上,并注明書名、篇名、作者等信息。為便于使用時查找,還可以按類別編上號碼,寫上標題。c.提綱式:通過列提綱或畫思維導圖的方式,厘清脈絡,梳理重點,歸納主要觀點。d.體會式,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把體會、收獲、感想、疑問、評價寫下來,就是心得筆記。心得筆記最常用的就是寫讀后感,即寫讀后的感受和體會,要求學生處理好“讀”與“感”的關(guān)系,要做到有感而發(fā),突出重點[2]。
5. 持之以恒訓練,培養(yǎng)閱讀習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認為“教育就是養(yǎng)成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高閱讀效率,并使學生終身受益。小學生應養(yǎng)成哪些閱讀習慣呢?(1)愛護圖書的習慣。從小要教育學生愛護圖書,不在圖書上亂涂亂畫,不撕壞折損圖書,讀完后要整理好圖書。(2)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讀書時要圈點批注,并做好簡要的讀書筆記。(3)查工具書的習慣。遇到不認識的字要及時查字典,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要查閱資料或請教教師、同學。(4)邊讀邊想的習慣?!皩W而不思則罔”,讀書要集中注意力,邊讀邊想,不能眼睛在書上,腦子開小差。(5)做計劃的習慣。拿到一本書,要先看看前言和目錄,了解全書的內(nèi)容,確定閱讀的計劃,并定期檢查閱讀的進度。
6. 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建立評價體系。《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味、方法和能力”。由于對課外閱讀的重視不夠,學校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機制不健全,評價方式簡單死板。要準確客觀評價學生閱讀素養(yǎng),激勵學生堅持閱讀,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評價課外閱讀,應“根據(jù)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進行”,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jié)性評價相結(jié)合,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加強學生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重視過程性評價。評價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反對以考試代替評價的方式,以免給學生造成負擔,打擊學生閱讀積極性。
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教育任重而道遠,教師應以高度的責任感,為每位學生插上閱讀的翅膀,讓他們翱翔于書籍的世界,去盡情地閱讀,快樂地閱讀,去追尋智慧的陽光。
參考文獻
[1] 袁雯.低效走向高效:語文課外閱讀的必然轉(zhuǎn)向[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
[2] 劉天玉.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朗讀訓練[J].世界教育,2006(08).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