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山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行動,有積極的思想才有積極的行動,有統(tǒng)一的思想才有統(tǒng)一的行動。對于領導干部而言,科學的思想方法是領導才能的靈魂,是領導能力結(jié)構(gòu)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因此,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對每一名領導干部都是十分重要的。
古人說:“做官都是苦事,為官原是苦人。官職高一步,責任便大一步,憂勤便增一步?!睘楣偈秦熑问侵赝?,也是一種負擔。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新時代,群眾期盼更高、從政標準更嚴、肩上擔子更重,要努力成為一名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確不是也不應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職務就是責任。領導干部的職務是一種責任,職務越高,責任就越大,要求也越高,本事也要越大。首先要知責。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職責,對領導干部的能力素質(zhì)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領導干部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深化對自己所處崗位職責的認知。其次要擔責。要敢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做到不避事、不誤事、不出事,還要能干成事。最后還要攬責。既要有敢闖敢干的勇氣,也要有直面失誤的胸懷,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
為官從政必須適應全面從嚴治黨環(huán)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爆F(xiàn)在,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持續(xù)深化,“為官亂為”受到一定遏制,但一些干部卻有了“為官不易”的感慨,不想為、不敢為、不會為,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為官不為”“當官不易”的借口。嚴管就是厚愛。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沒有束縛領導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手腳,反而為領導干部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從政環(huán)境。所以要端正態(tài)度,提高對自我的要求,審慎用權(quán),增強規(guī)矩意識,適應全面從嚴治黨下新的從政環(huán)境。
誠實,就是要忠于事物的本來面貌。領導干部唯有堅持誠實守信,才能無懈可擊、不出破綻。
要做老實人,不當“兩面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些干部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臺上臺下兩個形象,人前人后兩種表現(xiàn)?!边@樣的干部不僅給組織臉上抹黑,損害人民群眾利益,更會挫傷那些踏實干事的干部的積極性,敗壞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洋洋千言不如躬行一事,遮遮掩掩不如坦誠相待。領導干部要把“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作為底線來堅守、作為黨性來錘煉、作為境界來追求,做一個誠實守信、襟懷坦白的人。
最大的誠實是對黨絕對忠誠。對黨絕對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zhì)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哪天在我們眼前發(fā)生‘顏色革命’那樣的復雜局面,我們的干部是不是都能毅然決然站出來捍衛(wèi)黨的領導、捍衛(wèi)社會主義制度?”總書記的提問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警醒、反思。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要倍加珍惜組織的信任和培養(yǎng),對黨絕對忠誠老實,做人、做官、做事上不欺騙組織,下不欺騙群眾,在真中見境界、實中顯作風、干中出成果。
人對學習的追求應當是無止境的,領導干部更應如此,只有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在學習上不斷攀登更高的山峰,才能真正做到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學習力是干部的核心競爭力。當今時代,知識爆炸、信息核變,如果我們不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就會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領導干部必須一刻不停地加強學習,讓學習成為習慣,在學習中增強自信、贏得主動,做一個有競爭力的人。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宋代學者朱熹曾說:“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茍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鳖I導干部加強學習,根本目的是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堅持學而思、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把學習成果體現(xiàn)到素質(zhì)能力的提高上,體現(xiàn)到對主觀世界的改造上,體現(xiàn)到工作能力和水平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系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實踐是提高領導干部能力的根本途徑,是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的有效辦法。
干部是干出來的。實踐就是實干,當干部就得“干”字當頭。當前有的領導干部不思干、不愿干、不會干、不敢干,然而無功就是過,平庸就是錯。領導干部要切實做到“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做到人在崗上、身在事上、心在責上,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把選人用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層、投向一線,及時把成熟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讓干部不僅在實踐鍛煉中長見識、增才干,而且在實踐鍛煉中受關注、有平臺,真正使“一線出干部”成為一種導向。
總結(jié)反思是進步的階梯。大總結(jié)有大收獲,小總結(jié)有小收獲,不總結(jié)就沒有收獲。這是一條重要的工作規(guī)律,也是干部提升能力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有效途徑。一方面,領導干部要自覺地汲取經(jīng)驗教訓,在總結(jié)反思中既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也要看到自己的問題,要有刀刃向內(nèi)的勇氣,主動地克服自身錯誤;另一方面,要防止見子打子,在繁忙的事務中靜下心來踱方步、想問題,確保工作年年有發(fā)展、不斷上臺階。
公正、廉潔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公正是核心,廉潔是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quán),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領導干部要堅守正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有天下為公的寬闊胸襟,摒棄任何私心雜念,為黨的事業(yè)和人民利益鞠躬盡瘁。這也是對全體黨員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公道正派是履職之要、正氣之源,領導干部要把公道正派作為立身之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謹慎用權(quán)、秉公用權(quán)、科學用權(quán)、按制度辦事,保持崇高的理想追求,心系萬家憂樂、民生冷暖。
自己不打倒自己,誰也打不倒你。僥幸是不幸的開始,當官就不能想著發(fā)財。組織上培養(yǎng)一個干部十分不容易,如果過不了廉潔這一關,本事越大,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危害越大。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zhàn)勝的敵人也是自己。管住自己、戰(zhàn)勝自己,關鍵是筑牢思想防線,做到自警自律、慎獨慎微慎初,不慕虛榮、不謀私利,一塵不染、一身正氣。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善于以最大公約數(shù)的思想方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聚合眾力、融合眾智”。這就告訴領導干部,思想認識不統(tǒng)一時要找最大公約數(shù),善于求大同、存小異。
維護全局求大同,尊重包容存小異。領導干部要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觀念,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事。同時要堅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對于工作生活中不妨礙大同的個性,要懂得尊重和欣賞,允許差異的存在,允許有不同意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眾認可才是真正的政績?!罢d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边@就要求領導干部,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群眾公認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最大公約數(shù)。
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quán),既是一種掌控能力,又是一種工作方法。俗話說,自己愛挑的擔子不嫌重;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主動的人,能保持一種積極的工作狀態(tài),往往能贏得比別人多的機會,快速找準工作的切入點,有效破解問題難題。
要善于把握大局大勢,活在當下才能放眼長遠。領導干部必須要善于把握形勢?!靶巍奔匆呀?jīng)呈現(xiàn)的狀況,“勢”即還沒有出現(xiàn)、將要出現(xiàn)的形狀及趨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干部要堅持歷史觀點,做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tǒng)籌兼顧?!绷⒆惝斍?,是要做好現(xiàn)在的事情;著眼長遠,是要學會提升兩三個層次看問題,立足全國、放眼世界,縣里的工作放在全市、全省來看,市里、省里的工作放在全國來看。
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但須力避主觀主義。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能僅憑感覺、經(jīng)驗、意識、觀念等個人主觀意志去認識、判斷,無視客觀規(guī)律和條件,陷入唯心主義錯誤;也不能片面強調(diào)客觀規(guī)律和條件的制約,陷入機械唯物主義。領導干部發(fā)揮正確的主觀能動性,一方面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切實學深悟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及其世界觀和方法論;另一方面則要善于開展深入細致的調(diào)查研究,摸清底數(shù)掌握實情,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規(guī)律。
統(tǒng)籌兼顧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我們黨在長期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重要歷史經(jīng)驗。所謂統(tǒng)籌兼顧,就是要協(xié)調(diào)好各方面關系、平衡好各方面利益,使得各項事業(yè)能夠健康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
要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毛澤東同志強調(diào)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要動,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就是講看問題要注重系統(tǒng)性、全局性。領導干部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樹立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理念,防止畸輕畸重、顧此失彼,把“千條線”擰成一股“繩”,才能有效避免“長短腿”“缺漏項”問題。
辯證法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毛澤東同志說過:“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边@就告訴我們,處理問題時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把握關鍵少數(shù),掌控關鍵環(huán)節(jié)。面對改革發(fā)展的繁重任務,領導干部要學會區(qū)分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重點、有層次地抓住本地區(qū)、本部門工作的主線,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牽動全局的重點工作和事關整個大局的重大問題上,放在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