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中國著名鼓手、打擊樂演奏家;Istanbul Agop镲片國際代言人;北京現(xiàn)代音樂學院爵士樂系以及迷笛音樂學校打擊樂教師;
2002年,進修于Ministerio de Cultura Instituto Superior de Arte Cuba(古巴高等藝術學院)音樂系打擊樂科現(xiàn)代打擊樂及古巴民族打擊樂專業(yè);
曾與獲過拉丁格萊美獎的著名古巴樂隊Los van van同臺,參加過古巴圣地亞哥城市國際音樂節(jié)等多項大型國際文化活動;
2006年后,多次參與上海國際打擊樂節(jié)、上海國際爵士音樂節(jié)、九門國際爵士音樂節(jié)等活動;多次擔任大型文藝活動打擊樂編曲及演奏;
2011年,和朋友一同組建中國第一支拉丁樂隊LOS AMIGOS;
2012年7月,受外交部邀請為習近平主席和古巴總統(tǒng)勞爾·卡斯特羅在釣魚臺演出;
合作藝人:崔健、韓紅、那英、李杰、李宇春、沙寶亮、羽泉等。
合作音樂總監(jiān):江建民、撈仔、梁翹柏、譚伊哲等。
如果你沒聽過純正的拉丁音樂,那么至少也聽過瑞奇·馬丁的巴西世界杯主題曲;或是沙寶亮邊舞邊唱的《Senorita》;亦或是周杰倫的最新熱門單曲《Mojito》。這些動感十足又帶有異域風情的流行歌曲中,都充斥著大量拉丁音樂元素。如果每次聽到它們,你都會不由自主地翩翩起舞,那么恭喜你已找到了拉丁音樂的興奮點,也就是最重要的——節(jié)奏!
談起拉丁音樂,就不得不提起品類繁多、色彩豐富的打擊樂器。在國內(nèi),有著眾多打擊樂演奏家為我國樂壇輸送著多彩的律動。在這些演奏家之中,高興老師算是極為重要的一員。
近期,筆者有幸采訪到高興老師,聊聊近況,談談音樂,還為大家?guī)砹吮姸啻驌魳返母韶浄窒?。能夠近距離與高興老師對話,我們很高興!
記者:作為鼓手,高興老師覺得打鼓的速度重不重要?
高興:速度對于一個鼓手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因為速度是鼓手在音樂里面的一項重要技能。在做音樂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慢的速度,但當你需要一個快速演奏的時候,如果你的手速達不到,那么你的演奏就會有很大的局限性。雖然好聽是音樂的第一要素,但是技術元素也是很重要的。我自己練鼓的時候也會追求一些速度上的練習。
記者:演奏打擊樂和演奏架子鼓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高興:在打擊樂(Percussion)方面,跟套鼓(架子鼓)很不一樣,大多是用手打直接演奏,會有很多不同的技巧。在套鼓上實現(xiàn)快速演奏,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單擊、雙擊、復合跳;但在小打上,它需要幾種手部音色的配合,從單手一個手指到四指的運用,有多種形式的組合。很多學生問我:老師你怎么打得這么快?我會告訴他,最重要的就是要放慢練!你要從最慢的速度開始練,用最放松的狀態(tài)。一切你看到快速的精準的演奏,都是從慢開始的。
記者:常用的打擊樂器都有哪些?
高興:打擊樂的體系都不太一樣。比如說有非洲的體系,基本都是以大臂、小臂到手掌、手指為主的演奏方式;我專業(yè)上所學的屬于拉丁體系,像康加鼓(Conga)、邦戈鼓(Bongo)、廷巴鼓(Timbales)、巴嗒鼓(Bata)、卡宏(箱鼓Cajón)等拉丁打擊樂。當然,還有太多諸如沙錘、小鈴、小镲等色彩類打擊樂器。對我而言,無論套鼓還是小打,一切一切都要跟音樂有關系。
記者:我們知道,您和中國搖滾教父崔健老師合作緊密,演出中使用小打的幾率多嗎?崔老師在音樂編配方面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嗎?
高興:在和崔老師的演出中,運用不同小打的部分特別多。崔老師對音樂的要求很高,特別是打擊樂方面的理解跟平常人不太一樣,他有著非常特殊的想法。很多跟崔老師合作過的樂手都知道,他是希望你不要打出鼓的聲音,聽起來別太像鼓(笑)。尤其近期,崔老師對電子音樂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音樂上又會有新的嘗試。
記者:您覺得架子鼓與小打的音色在把控上有什么區(qū)別嗎?
高興:我覺得都一樣。無非套鼓使用鼓槌打,小打更多涉及的是用手直接地去演奏。但對于每一個打擊樂器的標準音色,我覺得掌握起來并不容易。拿架子鼓來說,每一個樂手打出來的音色都不一樣,最簡單的一個“洞次大次”,每一個鼓手心里面的律動也都會不一樣。所以我覺得音樂才是第一位的。
記者:從哪些方面來識別一件打擊樂器的優(yōu)劣?
高興:首先,在材質(木料)方面,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好材料會給你提供好的聲音。其次就是工藝,很多樂器都是手工制作,比如它刻了多少刀,它的雕刻工藝等。還有一些設計是掏空或拼接式的。鼓皮方面更是多種多樣,目前很多采用合成皮了,為了環(huán)保。而以前大多都是用獸皮制作,譬如說山羊皮、蛇皮、蟒皮、豬皮、牛皮等。邦戈一般使用羊皮,非洲鼓用更薄的山羊皮。
記者:高興老師現(xiàn)在還堅持練鼓嗎?每次練多久?
高興:肯定要練啊,而且是每天都會練。因為打擊樂有太多東西需要練習,每樣樂器都要有相應的時間去練,要保持最佳狀態(tài)。目前我每天最少練習三件樂器,每件樂器練一個小時左右。有人曾說: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鄰居知道;三天不練所有人都知道了。
記者:高興老師講講當年去古巴留學的經(jīng)歷吧,什么讓您印象最深?
高興:當年去古巴留學的時候(2002年),我是第一批去那邊深造打擊樂的中國人。學習基本功有一年半的時間,學會了很多拉丁風格的演奏。因為自己是中國人,那邊的人多少都會以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你。
練鼓練到最慘的時候,老師不讓你停,你要一直保持一個演奏姿勢,保持同樣的音色。因為手打的力度比較大,手掌先起水泡,然后破皮,皮掉了再練就會出血,練得鼓皮上都會有很多血跡。而且一天也不能停,流血也要堅持。
留學的最大感悟就是,身為一名中國人,在大洋彼岸,絕對不能讓人看低。心里始終有一股要為國爭光的勁兒,中國人一定得行!經(jīng)過了三年半的學習,毫不夸張地說,在畢業(yè)的時候,老師和其他國家的同學都非常驚訝,說一個中國人居然能打得這么好!
記者:聽說您還曾受邀為習主席演出過?那是一次怎樣的經(jīng)歷?
高興:2012年,我和樂隊成員一起為國家領導人和外賓進行了一場演出,也是有幸,也是緣分。當時是古巴主席來華訪問,有一個接待活動,外交部與文化部聯(lián)系到我們,知道我們都在古巴留過學,也知道我們有這樣一支拉丁樂隊。于是我們的樂隊就在釣魚臺國賓館參與了這次榮幸之至的演出。
畫外音:高興老師參與的拉丁風格樂隊Los Amigos,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感受下純正的拉丁風潮。樂隊成立于2008年,是以拉丁音樂風格為主的樂隊,擅長包括:拉丁音樂(SALSA、Merenque、Cha cha cha、Bachata)、拉丁爵士、傳統(tǒng)爵士現(xiàn)代音樂等多種風格的表演,成員均為“現(xiàn)音”講師、教授以及樂團演奏家,常年活躍于各大音樂節(jié)及演唱會的舞臺上。
記者:拉丁音樂如此美妙,但比起其他演奏形式,似乎在我國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
高興:說實話,純正的拉丁音樂在很多人心里不是特別容易抓住節(jié)奏,它并不討喜,大眾更多接受的是那些和流行音樂融合的帶有拉丁元素的歌曲。純正的拉丁音樂節(jié)奏比較難,重音點不太一樣,它總是先顯或置后,它玩得就是這種興奮點。不要說咱們國人,就連歐美那邊的很多人也不能完全掌握拉丁的律動。
其實拉丁是一種特別爽的音樂形式,每次我們樂隊演出,只要音樂響起,臺下馬上就舞動起來。拉丁音樂主要玩的就是節(jié)奏,以打擊樂為主。只要能抓住它的節(jié)奏,一下子就能夠燃起來。
拉丁音樂在我國的推廣還需要一個過程,如同以前的爵士樂一樣。最開始流入中國的時候,也是有很多人比較排斥,他們總覺得不是咱們應該演奏的風格。但現(xiàn)在看來,爵士樂在中國也開始扎根兒,并在不斷提升,相信會有很好的發(fā)展。
記者:打擊樂所使用的镲片和套鼓是通用的嗎?
高興:大多數(shù)打擊樂使用的镲片和套鼓是通用的,但在演奏上是有一定差別的。因為演奏打擊樂時候的動態(tài)沒有套鼓那么大,有時候直接用手去拍镲,它的反映要更快速一些,音色上要更加輕快、明亮一些。
記者: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有些人用非洲鼓打“洞次大次”唱流行歌,高興老師怎么看這種現(xiàn)象?
高興:我覺得不失為一種好事吧,至少是在用這件樂器去表達(笑)。對于這些樂器的正確演奏形式,其普及和認知還需要一個過程。非洲鼓等打擊樂器有它們一個完整的體系,比較復雜,各自都有各自標準的演奏形式。目前某些短視頻平臺能看到的“云南鼓”以及“洞次大次”的打法,只是因為它方便,更多人容易用這種樂器去表達,說白了就是用非洲鼓當架子鼓打。其實它們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演奏體系。
記者:近期有什么職業(yè)規(guī)劃?
高興:我希望未來多做一些自己的作品,用不一樣的感覺呈現(xiàn)出更多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另外,我也會在教學領域做一些更大的規(guī)劃。目前我的打擊樂教材也在籌劃中,將會分為幾大板塊去分享一些不同打擊樂器的演奏,這其中結合了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希望用我的方式,讓更多打擊樂愛好者能夠更快更準確地理解這些音樂。
記者:在古巴,音樂的普及程度如何?
高興:古巴人的音樂素養(yǎng)非常之高。首先,音樂在當?shù)孛癖娭g的基礎普及就做得非常好。無論是在學校里學的古典音樂,還是他們的民族音樂,都有很大的推廣力度,在各種媒體里會24小時不停地播放。換句話說,想讓他們不會音樂都很難!在當?shù)卣乙粋€樂感不好的人是很難的。沒有人不會跳舞,聽到音樂馬上就動起來。所有人沒有任何拘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覺得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于學習藝術的人來說,別有太多不好意思。音樂就是用你的樂器去表達你的情緒、你的感受;用音樂來聊天、去分享、去表達。
后記
高興老師生活中是一位非常謙和含蓄的紳士,這與其在臺上演繹熱情奔放的拉丁律動時判若兩人。但平日的低調卻并不是刻意為之,從言談舉止間,筆者能夠體會到高興老師平和的外表下,亦然散發(fā)出的鐵骨錚錚、傲視群雄的英氣本質。在古巴留學期間,他獨自一人刻苦求學,恒心勵志,便可見一斑。他為中國人挺起脊梁,證明的不僅是自己,還有那顆為國爭光的當當作響的中國心!祝愿高興老師今后多出佳作,讓更多人在感受到拉丁音樂那熱情多彩節(jié)奏的同時,打開心扉,享受并融入那動感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