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z Ullah,Ali S. Alqahtani,Omar M.A. Noman
(沙特國王大學 藥用芳香和有毒植物研究中心,沙特 利雅得)
藥用植物在維護人類健康上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19世紀以前,人類使用的80%以上的治療藥物都是來自植物,科技革命之后,合成藥才開始大顯身手。近年來,發(fā)達國家對藥用植物的使用也呈上升趨勢,對藥用植物的現代藥理學研究越來越深入,并從中提取了多種活性成分,藥用植物成為研發(fā)新型藥物的巨大寶庫。
沙特阿拉伯對傳統(tǒng)醫(yī)學的使用起步較晚,1940年才開始有少量使用,1990年使用量開始增加,當地居民認為藥用植物有效、低毒、廉價。一項調查表明,當地有80%以上的居民有藥用植物使用史,有20%的居民長期使用藥用植物控制慢性病,有70%的居民使用過藥用植物治療急癥,其中分別有55%、80%、42.3%、90%的居民采用藥用植物治療癌癥、哮喘、神經系統(tǒng)疾病和肝病,64%的糖尿病患者表示更青睞藥用植物控制疾病進展。
本研究通過廣泛查閱文獻、書籍、網站和藥典,對沙特阿拉伯居民常用的藥用植物的規(guī)范命名、藥用部位及功效進行總結,為當地傳統(tǒng)醫(yī)學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參考。
沙特阿拉伯是亞洲第三大國家,位于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也門等國接壤。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也是草藥的進口大戶。對記載有沙特阿拉伯居民常用藥用植物的文獻、書籍、網站、民間信息進行搜集整理,提取用藥信息。
沙特阿拉伯常用的藥用植物來自47科,共96種,其中莧科植物最多,其余依次為菊科、夾竹桃科和豆科;草本、亞灌木、灌木、木本植物分別占43%、30%、6%、21%;最常見的用藥方式為湯劑、灌腸劑、冷浸劑、蜂蜜-牛奶-油與藥材粉末的混合劑,以上幾種均為內服制劑,還有直接將藥材涂敷于病變部位的外用制劑;使用最多的藥用部位為全草、葉、種子、地上部分,分別占29%、28%、7%和5%,其余依次為根、莖、樹膠、球莖、果實和樹皮。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藥用植物列舉于表1、圖1-圖6。
表1 沙特阿拉伯常用藥用植物基本信息[1-6]
續(xù)表1
圖1 草本植物土牛膝
圖2 草本植物軟毛白花莧
圖3 草本植物毒堇
圖4 亞灌木植物球花角
圖5 木本植物番荔枝
圖6 亞灌木植物白草蒿
從傳統(tǒng)醫(yī)學體系的角度劃分,世界草藥可以分為印度草藥、西方草藥和中草藥三大區(qū)域。在全球草藥市場蓬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以中國、印度為主的亞太地區(qū)傳統(tǒng)醫(yī)學文化歷史悠久,使用草藥的時間和經驗均處于領先地位,也是最重視傳統(tǒng)醫(yī)藥的地區(qū);其次是以法國和德國為引領的歐洲市場,而中東和非洲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以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為代表的海灣國家,這些國家經濟發(fā)達,人們對養(yǎng)生保健的需求很高,對傳統(tǒng)醫(yī)藥也有著十分高的信任度,是草藥的重要進口國家。目前許多藥用植物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而瀕臨滅絕,據統(tǒng)計,每兩年就有一種有潛在藥理作用的植物消失,不僅是地球物種的損失,也可能使人類喪失了一種治療疾病的有效藥物。對藥用植物進行研究,對其中的瀕危物種進行人工栽培,增加產量,降低用藥成本,是一項有利于全人類的重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