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航
考證項目的需求依據來源于《維修電工國家職業(yè)技能標準》(2011年修訂),面向維修技能等級考證,分初、中,高級,三個級別,要求各有側重點,上一級工作內容涵蓋下一級的工作內容,如表1 所示。
表1
可見,能力要求是隨職業(yè)等級的提升而升高,遵循以下主線與規(guī)律:圖1,能力要求;圖2,對電路能力的要求。
圖1 能力要求
圖2 對電路能力的要求
表2
從上述能力要求可看出:如電子元件從只是簡單識別到能夠選用,能力已上升了一個檔次,因此我們的題庫也要有相應的調整,如可以在領用元件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元件庫所有元件里選出自己需要的元件,通過這個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元件識別和選用能力。又如在電路環(huán)節(jié),學生從僅僅依據電路圖進行焊接,提升到對電路的調試、維修,甚至對電路的測繪、分析原理。這個能力的提升是質的提升。
通過對工作要求的梭理,我們得到了對不同職業(yè)等級的技能要求,如表2。
由于高級技能要求涵蓋了中級和初級的技能要求,故認為考生已掌握除高級外的初、中級技能,開發(fā)方向就明確了——以高級技能要求作為開發(fā)方向。以上技能要求,在開發(fā)技能等級題庫與實操設備時,涉及知識要求的內容在考題中集中體現(xiàn),每個課題體現(xiàn)一到兩個知識點;但操作要求基本涉及多個題目,或者是每個題目的基本要求,因此計劃將知識點分散體現(xiàn)在各個題目中。
環(huán)境需求包括場地,設備和安全需求,表3 列出。
表3
以上環(huán)境配備需求,大部分的實操鑒定機構已經具備,可以在不增加鑒定機構負擔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滿足鑒定的需要。
表4
本項目建議采用資料收集法、綜合分析法和實物制作法進行研究,通過查找國內外相關的文獻資料,在分析、綜合驗證的基礎上提出系統(tǒng)解決方案,然后對方案進行驗證、分析并持續(xù)改進,以求達到整個設計、生產、應用過程的順利。
從技術路線來看,本項目建議采用仿真軟件進行設計開發(fā),能減少開發(fā)時間,提高開發(fā)效率,其開發(fā)流程結構如圖3。
圖3 開發(fā)流程結構圖
本課題技能等級考證包括理論題和實操題設計。理論題的設計采用資料收集和歸納法,以應知內容為主,將上一節(jié)分析的涉及“共性”的知識點分散納入作為理論的考點,重點考查考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筆試題型可延續(xù)考生考試的一向習慣,采用填空、問答為主;而實操題目,建議采用實物制作法,考查的是考生的應會內容和動手能力,包含識別、安裝和焊接元件,使用工具、儀器儀表,調試,測繪和繪制波形等。考慮到考試時間,題量要控制在合適的范圍之內。以下為開發(fā)思路:
圖4 開發(fā)思路
如上所述,理論題的設計是將上一節(jié)分析的知識點分散納入各考題作為考試內容;理論題庫需依附于實操題目進行設置。經上節(jié)分析,技能知識點大約有29 個,除去初級和中級的技能知識點,大概有17 個在高級階段必須掌握的技能知識點,為了考生在考試培訓時更加有效率,建議開發(fā)題目時采取一題對應多個知識點的方式,17 個知識點列表如表4。
由表4 可以看出,歸納出的17 個技能知識點,建議可開發(fā)17 套題目與之對應,部分題目對應多個技能點;重點的技能點也應有多個題目相對應,以便多次重復練習。
由表4,確定計劃開發(fā)的題目,建議參考維修技能國家題庫進行設計,先確定各題目的核心元件,進而開發(fā)出相應的電路原理圖,然后根據原理圖,并依據實操要求,進行實操設備的開發(fā)。